向國華
(懷化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南 懷化 418008)
?
論紅色文化資源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的價值
向國華
(懷化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南 懷化 418008)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離不開紅色文化資源的應用。紅色文化資源本身具有意識形態(tài)價值,可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素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利用其價值指引、誘發(fā)激勵、價值內化等功能,建立一個涵蓋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網(wǎng)絡文化等多領域、立體化的培育體系。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留下的寶貴財富。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盵1]33紅色文化資源孕育、承載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來源之一。在人民大眾中積極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紅色文化資源的導向指引。
一、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體現(xiàn)
文化資源客觀記載著人類社會歷史痕跡,凝結著人們的精神價值,浸透著他們的情感。紅色文化資源蘊含的就是革命先驅所代表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操。
首先,紅色文化資源本身具有意識形態(tài)價值。無論是紅色遺址、紅色文物還是紅色經(jīng)典故事、紅色歌謠,都是歷史的真實再現(xiàn),不僅折射了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高尚品質,反映了積極樂觀、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面貌和價值傾向,還表現(xiàn)了他們對未來理想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政治制度、意識形態(tài)的美好憧憬。這與今天我們大力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紅色文化資源的靈魂內在的包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是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
第二,紅色文化資源可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素材。紅色文化在長期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涌現(xiàn)了許多催人奮進、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代表性的有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新中國的成立,從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再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每一種精神都富含大量的物態(tài)、行為載體,是物質、信息和精神的統(tǒng)一載體。紅色文化資源作為一種歷史性文化遺產(chǎn),隨著時代的變遷,在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同時,又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刻有時代烙印。紅色文化資源的特征是時間跨度長,地域覆蓋廣,各民族都存在,老少皆宜,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天然媒介,可提供源源不斷的材料支撐。
第三,紅色文化資源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無論是精神文化中諸如長征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等精神財富,還是物態(tài)文化中的遺跡、文物、故居、陵園、紀念館等物質資源,都具有穿越時空的感染力、震撼力和說服力,其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將其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教育,不僅可以創(chuàng)新培育和踐行新形式,還可以增強直觀性、生動性、感染性,滿足大眾對紅色文化的情感追求和靈魂慰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要求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做到真正為不曾有類似經(jīng)歷的人們理解和接受,從而影響公眾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道德情操,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核心價值觀。
二、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新挑戰(zhàn)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社會結構劇烈變動,市場經(jīng)濟和經(jīng)濟全球化延伸到社會每一個角落。各種思潮此起彼伏,意識形態(tài)領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挑戰(zhàn)。
西方個人主義的滲透。我國正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原來的價值體系被打破,部分人轉而追求財富利潤和自我價值,個人主義思潮日益膨脹。首先表現(xiàn)在集體榮譽感缺失,沒有社會責任感,為他人、集體做貢獻的意識慢慢消退,個人利益逐漸凸顯,鼓吹個人至上。其次,享樂主義、奢靡主義抬頭。對物質欲望越來越?jīng)]有節(jié)制,在金錢的刺激下強調為消費而消費,加上就業(yè)形勢嚴峻,部分人選擇逃避現(xiàn)實而非艱苦奮斗來改變現(xiàn)狀。最后,功利主義盛行,越來越注重實用性,忽視人文主義的精神追求。過于強調自我,側重感官刺激,注重個人感受不顧他人。
價值觀呈現(xiàn)多元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國與西方、左與右等不同價值體系在社會上交流激蕩,傳統(tǒng)思想中的“等貴賤、均貧富”還留有很深烙印,西方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價值體系趁著改革開放向西方學習的時機不斷滲透,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形成的一些左的價值觀仍有市場。進入21世紀,大數(shù)據(jù)時代中信息化驟然加快,面對著撲面而來的海量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一些人容易受新鮮事物的影響,而不管其對錯,當然也很容易走上歧途,價值判斷出現(xiàn)混亂,轉向極端。
缺乏艱苦奮斗的品質。隨著生活條件和物質水平的提高,一些人沒有艱難困苦的生活閱歷,溫室中的成長使其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受挫能力低,依賴性強,心理脆弱。容易遇到一點小挫折就無所適從,心灰意冷,進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過激行為,對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不能很好地加以預見。
三、紅色文化資源的范導功能
針對意識形態(tài)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可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利用其范導功能,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始終指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目標和方向。
(一)價值指引
紅色文化資源反映著共產(chǎn)黨人的社會主義價值理念。價值指引是指有意識、有目的的組織、引導人們通過革命遺址參觀、革命文物展覽、紅色影視展播、紅色精神宣講等不同方式,吸取其中的價值理念精髓,從而自覺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靠攏。
事實上,紅色文化資源的核心價值導向就是始終如一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南湖一大,到建立井岡山,二萬五千里長征、八年抗戰(zhàn)、再到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近一個世紀里共產(chǎn)黨人對此始終如一,寧愿犧牲小我為大我。而這也是紅色文化能持之以恒吸引大眾前赴后繼之所在。當前思想文化多元并存,不同的人在不同環(huán)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價值觀,如何讓大家最終形成統(tǒng)一價值觀,需要有媒介的參與。紅色文化資源的這一特性,可指引人們正確處理現(xiàn)實中的困惑與挑戰(zhàn),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進行精確導航,使其在眾多價值觀念競爭中牢牢占據(jù)核心位置。
(二)誘發(fā)激勵
誘發(fā)激勵是指根據(jù)人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特征,行為主體通過一定激勵手段、方法誘導、激活客體的價值需求,促使主客體相互作用,進而使客體價值追求與行為主體預設目標相一致。因此,一種價值觀要想在社會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它的培育和踐行一方面要與社會客體即個人的道德認知、價值選擇有密切聯(lián)系,另一方面又與行為主體即國家、政府機構的誘導、激勵有關。
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面對西方價值觀的咄咄逼人,尤其是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功利主義的蔓延,如何激發(fā)社會個體的價值覺醒,培育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價值觀,需要紅色文化資源的激勵。不管是在流血犧牲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共產(chǎn)黨人總能在不利環(huán)境下,依靠“人定勝天、事在人為”的頑強精神,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先后塑造了黃繼光、焦裕祿、王進喜、孔繁森、袁隆平等系列代表人物。它體現(xiàn)的就是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其精神和典型人物是價值選擇的完美體現(xiàn)。社會可以它們?yōu)榘駱?,宣傳、踐行紅色精神,激發(fā)社會個體了解、學習行為榜樣的動機,由了解、崇拜到踐行,鍛造符合社會要求的價值觀。
(三)價值內化
一種價值觀真正成為社會主流,為社會個體自覺踐行,除受到社會主體、傳播媒體等有意識傳播的他律約束與控制外,最根本的是把外在的道德標準、行為規(guī)范化為社會個體的內在價值標準,上升為自律階段,成為潛意識中自覺捍衛(wèi)、遵循的日常行為準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終極目標就是把最初只是社會主體的硬性推行最終演化為社會客體即個人的自覺價值標準。
紅色文化資源集中反映了共產(chǎn)黨人在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對革命理想、道德規(guī)范、價值目標的選擇,追求個人、他人和集體三者利益的協(xié)調過程,如大家耳濡目染的毛主席語錄、雷鋒日記。革命前輩價值觀的選擇是一面最好的鏡子,能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促使人們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踐行,實現(xiàn)行為準則自警、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把先輩的價值標準內化為自身價值選擇。就像共產(chǎn)黨人謝覺哉老先生那樣,實現(xiàn)“跟自己打官司”的崇高境界。
四、融入紅色文化資源的路徑選擇
在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融入紅色文化資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為此需建立一個多領域、立體化的培育體系。
(一)建立標志性紅色基礎設施
標志性建筑或標志性基礎設施是一個城市、地區(qū)的象征和名片,能喚起生活于其中人們的自豪和認同感,也是社會價值觀的有效培育載體。依據(jù)當?shù)貙嶋H,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標志性紅色基礎設施,無形中可以予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撐。所以,在城市規(guī)劃時要有意識植入當?shù)丶t色文化要素,滲透于物質文化建設中。如用紅色雕像裝點城市景觀,把紅色人物、紅色典故融入城市道路命名,修建具有革命教育意義的紅色公園、紅色學校、紅色文化廣場,開發(fā)紅色旅游景點,還可發(fā)揮社區(qū)、街道、學校、廣場等公共場所,通過黑板報、宣傳欄、櫥窗等方式,讓紅色文化以喜聞樂見的形象和多樣的表現(xiàn)手法覆蓋城市不同角落,營造積極健康的人文環(huán)境。
(二)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
精神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要載體。把紅色文化資源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之中,利用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軟環(huán)境,不但對每個置身于其中的人們進行革命傳統(tǒng)精神教育,更是自我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隨著時代變遷,改革開放背景下成長的新一代,成長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宣傳紅色文化也要因時因地,與時俱進。鄧小平在提及我國思想政治工作時,一再強調:“時間不同了,條件不同了,對象不同了,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了”[2]119。為此,要不斷挖掘傳統(tǒng)紅色文化精神特質與21世紀時代精髓,找準兩者契合點,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表現(xiàn)形式。結合新時期公眾的文化需求,創(chuàng)造紅色文化精品,彰顯紅色文化的主流價值,讓人們的心靈得到啟迪。紅色文化表現(xiàn)形式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普通大眾,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感染力,從而對核心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三)構建健康向上的紅色網(wǎng)絡陣地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網(wǎng)絡早已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當前網(wǎng)絡環(huán)境良莠不齊,各種思潮五花八門,網(wǎng)絡對人們的價值判斷產(chǎn)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開放性,突破傳統(tǒng),擴大培育途徑的多樣化,有意識、有目的地扶持、引導包括紅色文化在內的主體社會思潮,擴大紅色文化在網(wǎng)絡媒體上的影響力,主動占領網(wǎng)絡文化陣地,使之成為培育的又一新渠道。
建設一批弘揚紅色文化、富有時代氣息的專題網(wǎng)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網(wǎng)絡的重要措施。當今時期,網(wǎng)絡文化作為一種信息文化,日益廣泛應用。網(wǎng)上聊天、網(wǎng)上學習、網(wǎng)上辦公已經(jīng)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功能,利用主流網(wǎng)站、微信、微博、APP等網(wǎng)絡媒介推廣大家喜聞樂見的、契合百姓心聲、震撼靈魂的紅色作品,增強藝術感染力和吸引力,進行價值觀的正面灌輸。
另外,還需要鍛造一支從事紅色網(wǎng)絡文化宣傳隊伍,打造多角度、多層次、無縫隙的紅色宣傳網(wǎng)絡。這支隊伍人員組成不光要求有精深的網(wǎng)絡技術,懂得網(wǎng)絡編程、計算機操作,還要有比較深厚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扎實的紅色文化知識功底,能敏銳把握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人們的心理需求、行為特征,了解輿情信息,掌握輿情動向。必要時能主動撰寫紅色文化相關文章,積極主動引導網(wǎng)上輿論,實現(xiàn)網(wǎng)絡技術和紅色文化宣傳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2016-03-13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紅色文化資源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應用研究”(14JD710028);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湘西紅色文化與文化產(chǎn)業(yè)開發(fā)研究”(12C0841);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模式研究與應用”(14C23)。
作者簡介:向國華,1976年生,男,湖南洪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43(2016)06-0042-03
On the Red Culture Resources in the Value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XIANG Guo-hua
(SchoolofMarxismStudies,HuaihuaUniversity,Huaihua,Hunan418008)
Abstract: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Red cultural resources have their own ideological values and can also provide a steady stream of high-quality materia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By making use of the red culture resources,we can use the orientation guidance,motivation,value internalization,and other functions to build a cultivation system which covers material culture,spiritual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in various fields.
Key words:red culture;socialist core values;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