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溪
?
保溫護理在全身麻醉開腹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宋小溪
【摘要】目的探討保溫護理在全身麻醉開腹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大連市友誼醫(yī)院行擇期手術的13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5例。兩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開腹手術,同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保溫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肛溫、血壓、心率及術后尿量、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寒戰(zhàn)、躁動、引流量等指標。結果術中及術后1 h,觀察組患者的肛溫明顯高于對照組,血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尿量、引流量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寒戰(zhàn)、躁動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對全身麻醉開腹手術患者中采取適當?shù)谋刈o理,可提高患者術中體溫,有效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保溫護理;全麻開腹手術;低體溫;并發(fā)癥
大連市友誼醫(yī)院,遼寧大連116001
受手術室溫度、疾病消耗、藥物以及身體暴露影響,手術時患者易出現(xiàn)體溫低于36 ℃的低體溫現(xiàn)象,主要臨床癥狀為寒戰(zhàn)、低體溫、全身不舒適等[1]。相關研究顯示,術中體溫過低,可導致患者術后蘇醒時間延長、出現(xiàn)躁動等不良反應[2]。本研究就保溫護理在全身麻醉開腹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行擇期手術的13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7例,女38例,年齡25~54歲,平均(36.2±2.4)歲,胃癌24例,結腸癌20例,膀胱癌21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8例,女37例,年齡22~54歲,平均(35.5±2.1)歲,胃癌22例,結腸癌21例,膀胱癌2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開腹手術,同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括病情觀察、監(jiān)測生命體征、保持電解質(zhì)平衡;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保溫護理,具體如下:①加溫液體:使用電子液體加溫裝置對患者術中輸入液體及腹腔沖洗液進行加溫,保證溫度在37 ℃左右,避免因液體溫度過低消耗人體熱量。②強化保溫措施:術前鋪控溫毯溫度設定在37 ℃,除手術部位外使用手術巾覆蓋,隔絕手術室冷空氣。③保持干燥:在整個手術過程中盡量避免液體弄濕患者身上的手術巾,保持手術床干燥。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肛溫、血壓、心率及術后尿量、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寒戰(zhàn)、躁動、引流量等指標。
1.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手術前后肛溫、血壓、心率比較術前,兩組患者的肛溫、血壓、心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及術后1 h,觀察組患者的肛溫明顯高于對照組,血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術后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尿量、引流量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寒戰(zhàn)、躁動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肛溫、血壓、心率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肛溫、血壓、心率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術前 術中 術后1 h對照組 65肛溫(℃) 36.5±0.4 34.7±0.5 35.6±0.4血壓(kPa) 16.8±1.7/12.0±1.2 16.0±1.1/12.0±0.9 17.0±1.4/12.3±1.0心率(次/min) 85±6 89±8 91.6±2.1觀察組 65肛溫(℃) 36.5±0.4 36.0±0.8 36.3±0.5血壓(kPa) 15.9±1.5/11.6±1.0 15.0±1.1/11.2±0.9 16.0±1.2/11.4±0.9心率(次/min) 83±8 81±9 82.9±9.9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指標比較
目前,由于手術室均采取空調(diào)設備或空氣凈化系統(tǒng),在溫度低于21 ℃時,皮膚與環(huán)境溫度差值較大,低體溫現(xiàn)象就會發(fā)生[3]。手術中出現(xiàn)低體溫現(xiàn)象會影響患者的預后,因此其越來越受醫(yī)護人員的重視。通過術中對患者采取保暖措施,可明顯降低低體溫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颊咝g中出現(xiàn)低體溫有以下幾種原因:①麻醉劑可抑制機體體溫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其為體溫下降的主要原因,且不可避免[4]。②在手術過程中,患者被動大量輸入低于體溫的液體,在冷稀釋的作用下,體溫下降[5];并且在手術中使用大量室溫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液體可帶走人體大量熱量。如果沖洗時浸濕大量巾單,也會丟失一部分熱量,使體溫下降。③術前消毒及準備過程中患者也會丟失大量熱量。相關研究顯示,在低體溫環(huán)境下,組織器官的代謝率明顯降低,可抑制免疫功能,使凝血機制紊亂[6],嚴重者可導致外周循環(huán)血管阻力增加,出現(xiàn)心動過速、心臟傳導阻滯等并發(fā)癥[7]。因此,術中保暖非常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中及術后1 h,觀察組患者的肛溫明顯高于對照組,血壓、心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術后尿量、引流量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寒戰(zhàn)、躁動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對全身麻醉開腹手術患者手術中采取適當?shù)谋刈o理,可提高患者術中體溫,有效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李風玲,吳洪霞,潘慶華.護理干預對開腹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及其并發(fā)癥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26):3376-3377.
[2] 高秀娥.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及防治及術后飲食[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7):3007-3008.
[3] 樊柏.淺談婦科腹腔鏡手術的術前和術后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24):721-722.
[4] 梅玲,陳玲娣,卜桂梅.淺談低體溫預防護理對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3):126-127.
[5] 胡光俊,陳敏,黎筆熙,等.輸注預熱液體防治老年患者術中低溫的臨床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5):236-238.
[6] 張喜銳,王義勉,潘興波,等.病室溫度對手術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111-112.
[7] 張悅.外科手術中低體溫的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7):1556-1558.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