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紅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口腔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
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
蘇曉紅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口腔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討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3年10月—2014年9月100例需行口腔手術的患者歸為對照組,2014年10月—2015年9月100例患者歸為實驗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者加施四手操作技術,比較2組患者實施前后醫(yī)生、護士、患者滿意度,護理不良事件與感染情況等。結果實驗組患者實施后醫(yī)生、護士與患者滿意度顯著上升且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銳器傷害與交叉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器械消毒不合格與手消毒不合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對護理質量滿意度與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效果顯著,可提高滿意度,具有借鑒性。
關鍵詞:四手操作技術; 口腔門診; 護理滿意度; 醫(yī)院感染
四手操作技術是指在牙科手術中,醫(yī)師與護師坐位操作且雙手均處于工作狀態(tài)的操作技術[1]。研究[2]表明,四手操作技術可充分提高口腔門診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員之間配合度,并減少院內(nèi)感染情況。為了探討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對護理質量滿意度與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效果,將本院200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門診收治的100例需行口腔手術的患者歸為對照組,2013年10月—2015年9月門診收治的100例患者歸為實驗組。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診斷需行口腔手術,排除[3]:病原菌攜帶患者;手術禁忌癥患者;精神病既往者等。其中,實驗組男59例,女41例,年齡18~66歲,平均年齡(37.8±5.3)歲,智齒拔除術41例,根尖切除術39例,囊腫切除術20例;對照組男60例,女40例,年齡15~67歲,平均年齡(37.5±5.1)歲,智齒拔除術44例,根尖切除術38例,囊腫切除術18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與術式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入院指導、術前準備、操作配合與健康教育等基礎護理,實驗組患者則加施四手操作技術,具體內(nèi)容為: ① 技能授課與培訓:由受過該項技能專業(yè)性訓練的護理骨干擔任授課與培訓教師,以講座與小組討論形式傳授四手操作原則與理念,普及相關基礎知識,并講解具體規(guī)范性操作,手把手教會科室每名醫(yī)生與護理人員并承擔臨床實踐帶教任務,技能考核通過的護理人員方可實行本干預研究。②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是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見到的首要醫(yī)療人員,故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講述手術必要性并講解科室器械先進性與醫(yī)師技術精湛性,使患者足夠信任科室人員,提高其依從性;由于口腔手術存在一定的疼痛,故而患者治療主動性不強,護理人員應給予相應的引導,給予適當安慰,使患者聯(lián)想術畢后的健康生活,并針對不同患者心境制定不同護理方案,使患者克服不良情緒,以最佳心態(tài)迎接治療等。③ 設備升級:科室重新配備臥式雙側可調(diào)手術椅、醫(yī)師與護士椅與活動器械柜等,可通過控制鍵隨時調(diào)節(jié)高度、距離、角度,充分支撐患者軀體,提高舒適性,并可按需旋轉,利于拍照或特異性治療;可滑動的器械柜可跟隨醫(yī)生移動,以方便取出必要設備等。④ 醫(yī)護正確體位設定:醫(yī)師雙足平放,保證大腿、雙肩與前臂平行于地面,雙手與心臟持平,背部可與倚靠椅背,頭部微前傾,保證醫(yī)師眼部與患者口腔距離約40cm;護理人員采取平衡操作位,保持身體長軸平,操作高度為胸骨中分;患者椅位于7~12點,靜態(tài)區(qū)位于1~2點,護理人員保持3點左右,傳遞區(qū)在4~7點。⑤ 傳遞操作:于患者頦下于上胸之間肘部平行傳遞器械,護理人員左手拇指、食指與中指傳遞新器械,無名指與小指接受舊器械,右手吸引器吸取痰液或碎屑等,嚴禁頭部上部傳遞等。⑥ 術士配合:針對智齒拔除術、根尖切除術、囊腫切除術等術式行常規(guī)配合操作,積極配合醫(yī)師麻醉、施藥、沖洗與抽吸等操作,減少醫(yī)生工作量等,術后保證器械與雙手消毒,嚴禁無消毒處理的器械或人員進行下一次手術[4-5]。
1.3檢測方法[6]
2組患者醫(yī)生、護士與患者滿意度評定: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醫(yī)生、護士與患者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分別進行測定,3種問卷滿分皆為100分,醫(yī)生滿意度由主治醫(yī)生對該名患者負責的護理人員進行評定,包括配合度、協(xié)作態(tài)度、操作水平與熟練度等內(nèi)容;護士滿意度由科室護士長對該名患者負責的護理人員進行評定,包括技能規(guī)范程度、業(yè)務嫻熟程度、操作速度、自我護理修養(yǎng)等內(nèi)容;患者滿意度由即將出院的患者對所負責的護理人員進行評定,包括服務態(tài)度、護理質量、護理時間、操作水準等內(nèi)容,分數(shù)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2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與感染情況:由實驗人員全程跟蹤,記錄銳器傷害、器械消毒不合格、手消毒不合格、交叉感染、投訴與醫(yī)療糾紛發(fā)生人數(shù),計算發(fā)生率[7-8]。
1.4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果
2.12組滿意度變化比較
2組患者實施前醫(yī)生滿意度組間比較不存在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實施后醫(yī)生、護士、患者滿意度均顯著上升且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實施前后醫(yī)生滿意度變化情況±s)
與實施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與感染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銳器傷害與交叉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器械消毒不合格與手消毒不合格率低于對照組(P<0.05); 2組患者投訴與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不存在差異(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與感染情況[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臥位椅、高速渦輪機與強力吸引器的發(fā)明給臨床牙科手術帶來設備上的重大改革[9-10], 也正因為牙科器械的飛速革新,導致患者對牙科治療與護理的要求也愈加嚴格,口腔醫(yī)師與護理人員對保護自身勞動力的意識也隨之提升,與之相適應的四手操作技術作為高效率的醫(yī)護配合技術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11-13]。
四手操作技術是采用平衡坐位的坐式操作,即可保證體位良好,又不損傷醫(yī)療人員健康,又可提高醫(yī)護人員協(xié)同作業(yè)能力,提高默契,從而提升治療與護理質量;其簡化的操作流程與多功能操作器械可充分減少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痛苦,又可減少不必要的傳遞動作,減少銳器傷害發(fā)生次數(shù)等[14-15]。學者[16-18]提出,四手操作技術可將醫(yī)生的工作效率提高一至兩倍,并可減去不必要的等待時間,醫(yī)生可自行提供與配置材料,可充分控制交叉感染等;此外由于手術的視覺震撼較大,對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四手操作技術作所提供的舒適體位可給予充分避免,對于口腔科來講,屬于操作上的質的飛躍。
為探討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對護理質量滿意度與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效果,將本院200例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結果可以看出,相比較傳統(tǒng)模式,四手操作技術可顯著提升醫(yī)生、護理與患者滿意度,減少銳氣傷害與感染發(fā)生情況,并縮小消毒不規(guī)范時間的發(fā)生,從而減輕交叉感染危險性。綜上所述,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對護理質量滿意度與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效果顯著,可提高滿意度,具有借鑒性。
參考文獻
[1]吳燕敏, 劉琴, 江俊英. 四手操作在口腔科的應用[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4, 23(6): 668.
[2]馬紅飛. 某市口腔??扑氖植僮骷夹g的應用現(xiàn)狀調(diào)查[J]. 重慶醫(yī)學, 2012, 41(35): 3739.
[3]劉暢, 曾麗, 郝曉鳴. 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科門診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8): 60.
[4]戴艷梅. 四手操作技術對于提高兒童口腔門診護理質量的效果觀察[J]. 天津護理, 2014, 22(3): 218.
[5]T Prasanth, VB Mandlik, S Kumar, AK Jha, M Kosala. Evaluation of aerosol and water contamination and control of cross infection in dental clinics[J]. Medical Journal Armed Forces India, 2010, 66(1): 37.
[6]劉雅芹. 淺談四手操作技術對預防口腔科交叉感染的作用[J].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2013, 32(8): 63.
[7]Weibo Zhang, Pamela C. Yelick. Vital Pulp Therapy—Current Progress of Dental Pulp Regeneration and Revascular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0, 20(10): 1.
[8]蔣靜, 梁珍, 樊鑫. 四手操作在口腔科門診預防感染的意義[J].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1, 23(6): 782.
[9]劉彩云, 賀維, 徐曉明, 等. 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5): 122.
[10]吳彥偉, 袁東輝, 李立國, 等. 六手操作技術在埋伏阻生牙牽引術附件粘結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5, 24(13): 71.
[11]徐仰龍, 鄒雪. 專業(yè)口腔護理培訓在根管治療過程中的作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 13(23): 217.
[12]廖瑩, 文學錦. 口腔??漆t(yī)院實習護生臨床實踐體驗的質性研究[J]. 全科護理, 2015, 13(24): 2384.
[13]劉海鳳, 李華, 李秀娥, 等. 口腔門診護理人員四手操作技能規(guī)范化培訓的探討與實踐[J]. 中國護理管理, 2015, 15(3): 361.
[14]陳秀珍. 口腔門診醫(yī)院感染的控制與管理[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5, 5(11): 177.
[15]楊勇, 牛連君, 劉玉玲, 等. 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科門診實施的研究[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 21(3): 178.
[16]鐘昌萍, 張蕓, 劉銳. 國內(nèi)口腔診療中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的應用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 2014, 49(11): 1405.
[17]陳佩珠, 林格, 古佩明, 等. 口腔門診護士醫(yī)院感染預防控制執(zhí)行力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1): 2708.
[18]劉彩云, 賀維, 徐曉明, 等. 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門診醫(y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5): 122.
Application of four hand techniques in nosocomical infection control of dental department
SU Xiaohong
(DepartmentofStomatology,ChengduSecondPeople′sHospital,Chengdu,Sichuan, 6100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ur-hand technique in dental clinic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care i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o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4 were included in control group, and another 100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includ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pplied four-hand technique.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nurses and patients, nursing adverse events and infe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 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octors had significant increased satisfaction of doctors,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Sharps injuries and cross infection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failure rate of instrument sterilization and hand disinf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Four hand techniques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KEYWORDS:four hand operating techniques; den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nosocomical infection
收稿日期:2015-10-20
中圖分類號:R 473.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4-137-03
DOI:10.7619/jcmp.2016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