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東
(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qū)分局,重慶 400039)
山區(qū)道路夜間行車特點與安全駕駛分析
吳紹東
(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qū)分局,重慶 400039)
文章在分析山區(qū)道路夜間行駛的特點及事故多發(fā)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山區(qū)道路夜間安全駕駛的對策與方法。同時,指出山區(qū)道路夜間行車,應嚴格控制車速,正確使用燈光,注意保持和增大跟車距離,要謹慎會車、倒車、調頭,且須克服駕駛疲勞。
山區(qū)道路;夜間行車;特點;安全駕駛
夜間行車由于視線較差,行車之間存在一定的燈光干擾以及夜間疲勞駕駛等因素,會導致夜間行車安全事故頻發(fā)。特別是在山區(qū)道路夜間行駛,由于道路狀況相對更差,而且坡、彎道較多,更容易導致行駛車輛之間產生燈光干擾,所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破壞性、傷害性和死亡率好高。目前夜間道路交通事故,特別是山區(qū)夜間道路交通事故呈上升態(tài)勢。據(jù)統(tǒng)計夜間行車在整個道路交通事故中雖然僅占四分之一,但死亡率卻占整個交通事故死亡率的60%以上,且山區(qū)道路事故死亡率超過80%。夜間視線不良所造成的事故占70%,行駛操作不當和缺乏應急經驗約占20%[1-2]。夜間行車安全已成為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熱點,文章針對重慶和西南地區(qū)山區(qū)道路的特點,分析引發(fā)夜間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預防夜間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已成為當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
1.1夜間行駛視線差,觀察困難
交通專家的研究認為,駕駛員開車時的視覺因素影響占80%以上,而其他感覺器官如聽覺、嗅覺等的影響只占20%左右。從醫(yī)學的角度講,視覺是指視力、視野、明適應、暗適應等,且視力和視野是主要因素。夜間行駛時,即使是開啟汽車遠光大燈,駕駛員也只能看見和判斷出1km以內的車輛行駛狀況,相當于白天視力的1/5[3-4]。夜間的視線較差,環(huán)境對駕駛員的興奮刺激較小,溫差變化較大,容易導致駕駛員對行車環(huán)境的判斷出現(xiàn)一定的誤判或差異判斷。
夜間行車駕駛員的視覺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從人的眼睛生理角度看,盡管人的視覺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但其視覺在明、暗交替變化時會導致視覺產生炫目,需要有一個視覺的適應過程,會有一個較短時間看不清楚路況和事物,即視覺的短時盲區(qū)或弱視區(qū),此時容易發(fā)生事故[5-7]。另外,會車時交替適應遠、近光燈,也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勞,產生對環(huán)境的感知失誤,對道路寬度、來車寬度和車輛速度感知方面的判斷失誤,從而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
1.2參照物模糊,判斷和辨別時間減少
夜間道路周邊的參照物比較模糊,可視性很差,行車燈光可為駕駛員提供一定的幫助。當對方行車的遠光燈光線突然消失不再出現(xiàn)時,可判斷前方出現(xiàn)路口或急彎;如遠光燈光線左右大幅度擺動時,可判斷前方出現(xiàn)彎曲道路;如遠光燈光線上下浮動時,可判斷車距交叉路口較遠;如遠光燈光線有光束或在路口拐角處樹梢上,有明亮的光線或電線桿、影壁時,可判斷一般會進入T字型路口,務必注意做好讓行的措施。當前車燈
1.3容易視覺疲勞,應急能力減弱
當后車使用遠光燈導致你后視鏡反射找到自己時,應適度調整后視鏡的角度,減小眩目感,避免反射光直射眼睛。當會車時對方的遠光燈會導致自己眩目,視覺瞬時下降,可見度降低,此時駕駛員應避開照射燈光的軸線方向或采用遮光板擋著,或著夜間佩戴防眩眼鏡。
夜間行車,駕駛員對前方道路的可視路距離短,如遇彎道、坡道及山區(qū)道路,可視路距離則更短。導致駕駛員操控距離縮短,如遇突然情況難以及時處理,容易導致事故的發(fā)生。
1.4人體機能降低,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
在人的晝夜節(jié)律未調節(jié)過來以前正是人體生理節(jié)律上的低潮期,所以人在夜間行駛時則易困倦,視力和聽力皆會降低,駕駛員的動作靈敏度、準確度和協(xié)調性也會變差,特別是午夜期間更差。一般情況下白天駕駛員要經過7~8小時才出現(xiàn)疲勞特征,而夜間只需要3~4小時就會出現(xiàn)疲勞的征兆,這主要是由于駕駛員的視覺疲勞所引起的。所以夜間行車相對于白天駕駛員容易分散注意力且容易產生疲勞,特別是午夜后行車更容易產生疲勞瞌睡。同時,夜間行車,由于可見參照物減少,見不到道路兩側的景觀,對駕駛員興奮性刺激物減少,對駕駛員的視覺沖擊力下降,從而更容易導致駕駛員疲勞。
2.1減少視覺障礙,仔細觀察路標和車輛行駛狀況
夜間在有道路標線的路上行駛,比較容易判斷道路的路形,但如果是行駛在無路標的道路上,需要減速行駛。特別是在山區(qū)道路夜間行駛時,更加仔細地觀察指示牌和路邊的路碑等。如遇到道路疑問,則需要減速甚至停車探明路況后再行駛。
在夜間視覺減弱的情況下,可充分利用耳的聽覺和駕駛員的感覺予以彌補。如果車輛行駛過程中感覺車速自動減慢、發(fā)動機發(fā)出沉悶的聲音時,說明車輛行駛的阻力增加,車輛可能正行駛在上坡道或松軟的路面上。如果感覺車速自動加快、發(fā)動機運行的聲音比較輕快時,則說明車輛的行駛阻力減小,汽車可能行駛在下坡路段,此時需要控制車速,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夜間行車盡可能選擇分道行駛的道路或在全封閉的高速公路,因為夜間行車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車輛行駛狀況,而是車外的路況。分道行駛的道路存在中間的隔離帶,能有效地阻止對面車輛的燈光干擾,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2.2充分掌握夜間行駛經驗和對道路路面的判斷
在山區(qū)道路夜間行車,輔助照明光源很少,一般需要充分借助和利用夜晚的月光。但是在沒有月光的情況下,路面一般呈灰黑色,而路面意外區(qū)域呈深黑色,正如我們所說的漆黑一片。在道路低洼處路面一般相對更黑,如果在雨天,低洼會變?yōu)樗?,道路路面會由于水的反射顯得明亮一點。因此,一般山區(qū)道路行駛老駕駛的經驗是“走灰不走黑”。
山區(qū)夜間行駛還可以根據(jù)前燈光光柱的變化情況來判斷地形和道路的變化。如前燈光光柱變短,則可能是遇到彎道或進入上坡路段;若光柱邊長則可能是下坡路段;光柱出現(xiàn)有缺口情況則可能是坑洼路面。
2.3以燈光正確判斷行車
在山區(qū)道路行車時,如果路口突然出現(xiàn)燈光,說明對方有車駛來;當前車尾燈由暗變明、由高變低時,說明你與前車的跟車距離正逐漸縮短;當能看清楚前車尾部車牌照號碼時,則說明你與前車跟車距離已經比較近,基本超過了警戒安全距離范圍,則需要減慢速度拉開與前車之間的距離,以保持安全。
2.4嚴格控制車速,正確使用燈光
山區(qū)夜間應盡可能避免超車,如必須超車時,應選擇路況較好的路段進行。在山區(qū)夜間超車須首先使用遠、近燈光交替變光,信號告知前面車輛你需要超車,請對方注意且避讓。等待前車讓路后,方可超車,嚴禁強行超車。當夜間行車使用近光,車速在30km/h時,車燈光可以照射到前方道路30m以外的距離;當車速超過30km/h,則應該使用遠光車燈,以保證車燈光照射的距離在100m以外[8-9]。在會車時,應注意降低車速,當與對向車相距150m時,應將車燈變?yōu)榻鉄?,以保證會車的視覺清晰和會車安全。如果對方沒有將自己的遠光改變?yōu)榻?,則應通過連續(xù)使用遠、近光變換提醒對方并減速行駛。如果對方仍然不改變遠光,此時強烈的遠光會導致視覺困難甚至導致自己對路面或道路狀況的誤判,則應減速靠邊停車,不能賭氣以強遠光對射來車,以免引起交通事故發(fā)生。
山區(qū)道路彎多路窄,要正確把握彎道行駛要領,轉彎時應注意減速、鳴號、右行。當夜間轉彎視線不好時,特別是路窄或崖險路段,行駛速度一定減慢,且注意做到能隨時停車的程度。在彎道處于無法看見對方來車時,應及時鳴號提醒對方行車以及行人,且注意行人行走的情況,須注意隨時避讓。嚴禁在彎道路段超車、會車。
轉彎時應注意會車的彎道曲率大小,轉彎大的一方應照顧轉彎小的一方車輛轉彎時內外車輪輪跡差異較大,所占路面較寬,盡可能使自己靠邊行駛,以使轉彎小的車輛能順利通過會車[10-11]。
2.5保持充沛體力,嚴禁疲勞駕駛
夜間道路相對車流量較少,行人和其他的干擾少,容易讓駕駛員放松警惕,加上夜間駕駛員容易產生急于趕路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行車速度會加快。因此嚴格控制夜間行車速度,是保證夜間行車安全的根本保障和有效措施。由于眼睛的生理因素,夜間由明處駛向暗處時,眼睛有一個適應緩沖區(qū)。此時,駕駛員應該降低車速緩慢行駛,特別是在彎道、坡路、窄道、橋梁和隧道更應該減速慢行,并隨時做好制動或急停準備。如遇下雨、下雪、有霧等惡劣天氣則更須要降低速度,同時應使用防霧燈或防眩近光燈,且小心駕駛[12]。
夜間行車道路兩邊的景觀對駕駛員不容易產生興奮刺激點,容易產生駕駛疲勞,特別是午夜。因此,駕駛員特別應注意調節(jié)自己,盡可能消除疲勞。如果感覺疲勞時應停車休息,嚴禁強行夜間趕路疲勞駕駛。
夜間行車,應嚴格控制車速,要正確使用燈光。夜間行車要注意橫向情況,注意從左側橫過馬路的行人。注意保持車距,增加跟車距離,不要侵占對方行駛路線。要謹慎會車、倒車、調頭,盡量避免夜間超車,注意克服駕駛疲勞。
[1]張立平.夜間行車經驗談[J].駕駛園,2012,(3).
[2]劉國強.夜間汽車安全駕駛技術分析[J].焦作大學學報,2012,(4):93-94.
[3]徐向田.午夜車禍[J].道路交通管理,2012,(8).
[4]郭希利.夜間行車注意事項[J].汽車運用,2012,(2).
[5]江景舫.安全駕駛汽車經驗談(夜間駕駛之三)[J].安全與健康,2010,(2).
[6]謝偉俤,唐錦添,林軍.夜間交通事故案件的處理[J].安全與健康,2008,(16).
[7]趙豐田,楊國志,程衛(wèi)星.夜間行車技巧[J].汽車運用,2011,(10).
[8]歐英雷.光的偏振特性在機動車安全駕駛中的應用[J].物理與工程,2011,(6).
[9]卞志興.新款奧迪A8車夜視輔助系統(tǒng)(一)[J].汽車維修與修理,2011,(9).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培訓就業(yè)司.汽車駕駛員[M].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
[11]重慶市西南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汽車駕駛員職業(yè)培訓教材[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12]浙江省汽車駕駛人理科考試指南[M].杭州:浙江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2009.
U492.8+4
A
1671-3818(2016)09-0239-02
吳紹東(1980-),男,重慶九龍坡公安分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