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日格樂
(內(nèi)蒙古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內(nèi)蒙古赤峰024005)
對建筑施工中抗震技術的思考
特日格樂
(內(nèi)蒙古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內(nèi)蒙古赤峰024005)
近年來,人們不僅關注居住環(huán)境的舒適度,而且更加關心居住環(huán)境的安全性??拐鸺夹g就是房屋安全性的一個重要標志。從房屋建筑抗震技術所面臨的問題、影響抗震性能的因素出發(fā),總結建筑施工過程中考慮抗震技術的幾點措施,希望能在抗震性能上為以后的房屋建筑提供一定的參考。
建筑施工;抗震技術;措施
自從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房屋的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越來越受到建筑施工單位、居民的關注。房屋建筑抗震技術是指在地震波引起的橫向、縱向力的作用下,房屋可以忍受地震搖晃作用的能力。施工者將GFS材料包裹在框架柱的外表面,并且限制框架柱在豎直方向的運動,減少其在豎直方面的約束。這樣的好處就是提高了建筑的延展性,是我國目前采用的主要減震技術。減震技術的原理就是在建筑物的內(nèi)部,設置一系列的耗能裝置,當建筑物出現(xiàn)橫向、縱向位移時,利用這些耗能裝置來吸收建筑框架主體受到的地震波,從而緩解房屋建筑的晃動。可以分為主動減震與被動減震兩種方式。
2.1選擇、設計建筑區(qū)位
房屋施工之前,選擇、設計建筑的施工地基是至關重要的。不同類型的地基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及建筑穩(wěn)固性的最根本要求??紤]到底層的因素,首先在滿足條件的地方開展勘察、調(diào)研等工作,滿足條件后方可實施作業(yè)。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施工單位都存在著不勘察、不調(diào)研,直接進行施工的問題。如果沒有認真細致的勘察、分析地基的牢固程度,那么在地震等地質(zhì)災害發(fā)生時,房屋建筑極其容易坍塌,人們很難做好相應的應急措施。所以,房屋建筑地基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關資料顯示,地震帶來的嚴重地質(zhì)災害往往都是房屋建筑地基選擇不當造成的嚴重后果。
2.2房屋建筑的結構
建筑的整體布局與主要框架對房屋的抗震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顯而易見,規(guī)則對稱的建筑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相反的,零散的房屋建筑結構則極其容易受到地震的危害。尤其是在我國的農(nóng)村,絕大部分房屋都屬于磚瓦結構,不附加復雜的桁架結構。這種房屋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嚴重缺乏抗震性。
2.3房屋的施工質(zhì)量
房屋的施工質(zhì)量是僅次于地基布局的第二重要因素。在現(xiàn)實的施工過程中,肯定會有建筑施工單位處于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嚴重影響房屋的建筑質(zhì)量,這也是造成房屋容易坍塌的重要因素。另外,對施工技術的把關、房屋施工質(zhì)量的監(jiān)督管理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房屋的建筑質(zhì)量。
2.4房屋的使用時間
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后期建造的房屋建筑質(zhì)量遠遠高于前期的房屋質(zhì)量。所以,相應的房屋抗震標準也會隨著調(diào)整。因此,房屋的抗震標準是逐步提高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使用年代越久遠房屋的抗震性能越差。
3.1合理規(guī)劃建筑區(qū)塊
選擇建筑區(qū)塊一般選擇位于硬度較高的平坦、開闊的場地或者勻稱密實的場地。在規(guī)劃建筑物的階段,要盡力避開建筑的不利地段,不要在危險地段建造居民房屋等建筑。這是因為在此類地質(zhì)條件下,開展建筑施工極其容易發(fā)生地基塌陷、失效導致房屋的坍塌,造成人民財產(chǎn)的損失。合理規(guī)劃建筑區(qū)塊從根本上減輕了地震對建筑基礎牢固性、穩(wěn)定性的影響。
3.2選擇合理的建筑結構
在抗震設計的考慮因素中,抗震結構體是關鍵因素之一。從結構形式出發(fā),常見的結構有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結構、簡體結構等三種類型。從結構的材料出發(fā),主要的結構體包括了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磚砌結構等。所以在選擇結構類型時,要根據(jù)不同的地段、區(qū)塊、地質(zhì)條件,選擇合適的結構形式。在考慮多層磚砌房屋的結構體系中,應當優(yōu)先考慮橫墻的承重。而在縱墻方面,則由于支撐數(shù)量不足,極其容易出現(xiàn)彎曲損傷。所以,不適合在這種場合下應用這種方法。要根據(jù)建筑的功能、要求、抗震性,合理地選擇建筑結構。
3.3設計具有抗震性能的主體框架
在磚砌結構中,要密切關注砌筑墻體的抗震性能。因為墻體是主要的承重件,所以它對房屋的抗震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強度的角度來考慮,混凝土的性能要遠遠好于磚的性能,但是建筑材料的質(zhì)量、承重的結構、施工的質(zhì)量等多方面因素都會對房屋的抗震性能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以磚砌混凝土結構而言,增加圈梁的數(shù)量進而提升房屋的整體質(zhì)量。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墻體抗震性能與房屋的質(zhì)量是抗震設防的主要方面。要提高墻體的強度、整體質(zhì)量,必須保證泥漿質(zhì)量、磚砌方式等各方面的工作。磚砌的方式一定要滿足抗震的性能。另外,除了使用高標號的水泥外,還應當采用合理的砂漿比例滿足性能所需。在施工時,要考慮干、濕磚在泥漿中的不同強度。墻體中的水分容易被吸收、揮發(fā)。因此,所砌成的墻體具有不同的強度。
3.4夯實房屋建筑桁架的抗震性
從抗震技術的角度來看,建筑桁架對于一套房屋建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施工單位和個人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前期的勘察、設計、科學的施工都是為了提高桁架、圈梁的抗震性能,進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效果與建筑質(zhì)量。另外,在建筑房屋階段,一定要銜接好各構件,盡量采用已有的、獲得認可的施工技術來確保各構件的穩(wěn)定性。這些都是縱橫墻中,對桁架、圈梁起到有效銜接的作用。
3.5提高框架結點的牢固程度
建筑住宅的框架對于整套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從提高框架結點的牢固程度入手。在框架節(jié)點遭到損壞時,就可能直接導致房屋建筑結構出現(xiàn)位移甚至傾倒。在現(xiàn)場的實際抗震技術施工中,一般采用將混凝土澆筑到梁底的位置,再來進行澆筑梁板、框架節(jié)點處的混凝土。從施工者的角度來看,要增強抗震施工技術,嚴格遵守施工章程,確保房屋建筑的整體框架處于完好狀態(tài)。在框架節(jié)點與周邊區(qū)域,配置建筑梁、柱等主體框架時,要確??蚣芄?jié)點及附近區(qū)域的梁、柱的整體質(zhì)量。
房屋的抗震技術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在房屋施工階段,要嚴格根據(jù)房屋建筑的抗震標準施工,合理地選擇施工區(qū)塊、科學地設計抗震結構,并且還需要嚴把施工質(zhì)量關。這些技術的綜合運用才能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進而提高房屋的建筑質(zhì)量。
[1]徐光興.高層建筑梁式轉(zhuǎn)換層結構的抗震設計的研究[J].福建建材,2013,(05):183.
[2]戚躍遠.關于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的幾點認識[J].工程與建設,2008,(04):57-59.
[3]羅淑娥.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加固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0,(16):201.
Reflections on earthquake proofing technique i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TE-RI Ge-le
(Inner Mongolia Traffic and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Chifeng 024005,China)
In recent years,people have not only concerned about the comfor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but also concerned about its security.Earthquake proofing techniqu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housing security.From the issu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rthquake proofing technique,this paper summed several measures considered in construction process,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anti-seismic property.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Earthquake proofing technique;Measures
2016-05-19
TU352
B
1674-8646(2016)14-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