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偉
摘 要 以奧運會、亞運會和同時期的全國游泳錦標賽為例,基于對世界游泳運動基本格局的把握,對我國游泳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國游泳運動水平有水平滑坡的現(xiàn)象,與世界游泳運動水平有較大的差距,且發(fā)展不平衡。為提高我國游泳運動技術水平提出參考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成績 我國 游泳運動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861.711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25-29屆北京奧運會游泳比賽成績、多哈亞運會游泳比賽成績和2008年全國游泳錦標賽成績?yōu)檠芯繉ο蟆?/p>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獲得本研究相關的奧運成績,為本文提供真實的資料來源和論據(jù)。
(2)對比分析法。通過奧運會和亞運會以及同時期的全國游泳錦標賽,拿我國的成績和國外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以便準確把握我國游泳運動的現(xiàn)狀。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通過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多哈亞運會、2008年全國游泳錦標賽的成績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來得出我國游泳運動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對策與建議。
2結果與分析
2.1世界游泳運動基本態(tài)勢
2.1.1世界泳壇格局
從25屆奧運會起這種局面開始發(fā)生動搖。26屆奧運會美國與澳大利亞、俄羅斯差距已拉大,到27屆奧運會上,形成了一花獨放的局面,在32項金牌爭奪戰(zhàn)中,美國共奪得13枚,在歷屆奧運會上可以與之爭霸的俄羅斯隊竟得不到一枚金牌,而過去三強之一的澳大利亞,卻獲得5枚金牌,排在2名。在28屆雅典奧運會上,美國獲12枚金牌,與上屆奧運會相比雖然金牌數(shù)減少了1枚,但仍雄踞榜首。澳大利亞則迅速崛起,以7枚金牌緊跟美國之后名列第二位。在29屆北京奧運會上,美國多次打破游泳世界記錄,依然以12枚金牌排行第一,而澳大利亞以6枚金牌緊跟美國排行第二。俄羅斯游泳水平快速下降,他們在泳壇上的優(yōu)勢已經蕩然無存。
2.1.2運動成績不斷提升,競爭越來越激烈
如果將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的成績與雅典奧運會加以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項目冠軍的水平有所提高。在北京奧運會游泳比賽以美國游泳員菲爾普斯為例,就個人五項項目中四項項目打破了世界記錄,而其參加的團體項目都打破了世界記錄,震動了整個國際泳壇。
2.2我國游泳運動的現(xiàn)狀分析
2.2.1自身發(fā)展不平衡,總體上與世界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為了從總體了解我國游泳運動競技水平與亞洲和世界游泳競技水平的差距,我們收集了北京奧運會、多哈亞運會、2008年全國游泳錦標賽成績,并計算其平均成績以便比較。
2.2.2我國游泳后備力量不足,運動員壽命短暫
日本擁有3000多個游泳俱樂部,每個俱樂部均有一批少年運動員,他們不論在形態(tài)、素質、體能、水感、技術等方面都強于我國的同齡隊員。在運動員人數(shù)方面,我國注冊運動員人數(shù)約3萬人,日本為10萬人,日本游泳教練員就有3萬人,有400萬少年兒童參加游泳比賽,各有100多萬運動員。這些都反映出我國游泳后備力量與他們之間的差距。
運動員過早退役,無疑是對本來就很寶貴的人才資源的極大浪費。例如莊泳、楊文意退役時年僅21歲,而林莉1997年退出泳壇時雖然已經28歲,但她在1994年廣島亞運會之后,風光不再,即使在國內比賽中也難獲金牌。
3我國游泳運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基層訓練水平不高
我國游泳運動訓練有著較為完備的縱向體制,但不同訓練階段,不同訓練水平之間的銜接機制尚不完善,彼此脫節(jié)的問題比較突出。尤其是游泳運動的基層訓練在運動競賽制度、運動訓練管理、教練員評價等方面存在著諸多不利于運動員保持系統(tǒng)多年訓練的負面影響因素。如不及時排除這些負面影響因素,我國游泳運動的整體水平將很難提高。
3.2 科訓結合機制尚未完全建立
科研與訓練相結合在游泳運動訓練的各階段都很重要,尤其在高水平訓練階段更離不開科研的支撐。但從目前我國的情況看,除個別重點項目、優(yōu)勢項目科訓結合較好外,大多數(shù)項目在訓練和競賽的過程中都缺乏科研支撐和必要的醫(yī)務監(jiān)督。
4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我國游泳運動在亞洲具有較明顯優(yōu)勢,但與世界游泳運動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2)世界游泳運動的實力分布與基本格局已發(fā)生明顯變化,競爭日益激烈,但同時也為我國游泳運動發(fā)展帶來了契機。
(3)我國游泳運動部分項目有一定潛力,但發(fā)展仍不平衡,女子項目的總體水平略高于男子。
4.2 建議
(1)提高基層運動訓練選材的科學性和訓練水平,為較高層次的運動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建立國家和地方兩級奧運會游泳項目備戰(zhàn)體系,同時應加強不同訓練層次之間在選材,運動員輸送等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充分發(fā)揮我國一條龍訓練體制的優(yōu)勢。
(2)高密度、高強度的運動競賽是現(xiàn)代競技體育發(fā)展的一個基本趨勢,因此應加強競賽制度創(chuàng)新的理論研究,創(chuàng)新運動競賽制度,充分發(fā)揮競賽對對運動訓練的杠桿作用。
(3)提高運動訓練的科學化水平,對有一定潛力的項目應組織力量實行聯(lián)合攻關,重點解決高強度運動訓練后的恢復與營養(yǎng)問題;強化訓練內容、方法、手段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劉晰,等.我國競技游泳運動發(fā)展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9(2).
[2] 劉明輝.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國競技游泳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對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4).
[3] 劉明輝,等.影響我國競技游泳水平滑坡及后備力量不足的主要因素[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3).
[4] 楊洋.從第28屆雅典奧運會試析我國競技游泳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
[5] 劉強.我國高校高水平游泳隊現(xiàn)狀與對策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