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華
【摘要】目的:探討鹽酸氨溴索不同方式用藥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輔助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9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A(口服)組、B(靜脈滴注)組、C(霧化吸入)組。三組患兒均采用常規(guī)綜合治療,A組給予口服鹽酸氨溴索糖漿;B組采用靜脈滴注鹽酸氨溴索;C在采用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比較三組治療效果。結果:C組治愈率、總有效率顯著高于B組、A組,B組治愈率、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P<0.05)。結論: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效果好,使用方便,是小兒肺炎理想的用藥方式。
【關鍵詞】鹽酸氨溴索;給藥方式;小兒肺炎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1-0067-02
肺炎為小兒常見呼吸道疾病之一,多由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微生物感染引起[1],患兒主要有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給患兒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且由于小兒獨特的解剖生理特點,肺組織發(fā)育不完善,氣管細小、黏膜及纖毛功能較差,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堵塞氣管而造成呼吸障礙[2]。本研究選擇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小兒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采用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小兒肺炎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有發(fā)熱、氣喘、呼吸困難、咳嗽等臨床癥狀中的一種或幾種,實驗室輔助檢查肺X線片提示紋理增多及有片狀陰影。納入標準:年齡1~12歲;臨床診斷為肺炎;本次研究前未使用其他藥物治療。排除標準:排除有鹽酸氨溴索禁忌癥患兒,排除合并重要臟器器質(zhì)性病變患兒。隨機分為A、B、C三組,每組各30例。A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3±1.5)歲。B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5±1.4)歲。C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13歲,平均年齡(6.5±1.3)歲。三組患兒在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三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包括抗感染、吸氧、吸痰、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A組采用鹽酸氨溴索(山東羅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425,60ml:180mg)口服治療,每次1.5ml,每日3次。B組采用鹽酸氨溴索靜脈滴注(上海勃林格殷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58 規(guī)格: 15mg*5支)治療,每次取藥7.5mg+5%葡萄糖溶液100ml,每日3次。C組采用鹽酸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58 規(guī)格: 15mg*5支)霧化吸入治療,給予鹽酸氨溴索7.5mg+0.9%氯化鈉注射液10ml,超聲霧化吸入,每次10分鐘,每日3次。三組均連續(xù)治療7d后觀察治療效果。
1.3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3]:治療7d后,患兒體溫、呼吸恢復至正常水平,咳痰消失,查體肺部雜音消失,實驗室輔助檢查及肺部X線片恢復正常為治愈;治療7d后,患兒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呼吸變平緩,咳嗽顯著好轉(zhuǎn),痰量顯著減少,查體提示肺部濕羅音消失,實驗室輔助檢查及肺部X線片較入院前顯著好轉(zhuǎn)為有效;治療7d后,患兒上述臨床癥狀、體征未見明顯改善,實驗室輔助檢查及肺部X線片較入院前改善不足50%為無效。
1.4統(tǒng)計學處理 臨床治療效果等臨床數(shù)據(jù)錄入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7d后,A組治愈12例(40%),有效8例(26.7%),無效10例(33.3%),總有效率66.7%。B組治愈18例(60%),有效7例(23.3%),無效5例(16.7%),總有效率83.3%。C組治愈26例(86.7%),有效3例(10%),無效1例(3.3%),總有效率96.7%。C組治愈率、總有效率顯著高于B組、A組,B組治愈率、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P<0.05)。
3討論
小兒肺炎為兒科常見病,患兒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由于幼兒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發(fā)生肺炎時病理表現(xiàn)為:肺組織炎性細胞浸潤、炎性分泌物增多,堵塞支氣管、氣道,引起支氣管腔狹窄、通氣功能障礙等,嚴重者可導致呼吸功能及心功能衰竭而危及患兒生命。故臨床治療主張在抗炎治療的同時,給予藥物有效促進排痰,減輕或解除氣道阻塞,以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
鹽酸氨溴索為新型祛痰藥,可通過多種機制發(fā)揮祛痰、改善肺通氣功能的作用[4]:(1)溶解痰液,降低痰液黏性及痰液分泌,利于痰液排出,改善肺通氣。(2)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刺激肺泡Ⅱ型細胞合成,降低肺表面活性張力,改善肺通氣。(3)與抗生素合用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增加呼吸道局部抗生素濃度,有效抑制呼吸道感染。(4)減少炎性介質(zhì)釋放,減輕呼吸系統(tǒng)炎性反應。
本組研究中,分別比較了三種不同給藥方式在小兒肺炎中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霧化吸入給藥方式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靜脈滴注、口服各藥方式,分析原因可能為:霧化吸入藥液在氧氣流中形成氣霧狀微小液體顆粒,更易進入患兒呼吸道、肺部,發(fā)揮濕潤呼吸道黏膜、濕化痰液,促進痰液排出的作用,且霧化吸入不經(jīng)體內(nèi)循環(huán)而直達靶器官,具有較高的肺局部藥物濃度,從而利于發(fā)揮抗菌、排痰作用[5]。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肺炎,臨床效果顯著,使用方便,易于被患兒接受。
參考文獻:
[1]張亞琴.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佐治嬰幼兒肺炎療效對比[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0,39(12):1205-1206.
[2]王團結,唐成和,李樹軍.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治療新生兒肺炎68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0,31(5):603-604.
[3]朱艷平.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治療小兒肺炎的效果對比[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7):150-151.
[4]李素萍.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輔助治療新生兒肺炎的觀察[J].北方藥學,2012,9(2):16-17.
[5]包捷報.鹽酸氨溴索不同給藥方式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4,7(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