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yè)奇,張 旭
(1.天津大學(xué) 國際教育學(xué)院,天津 300072;2.天津師范大學(xué) 國際教育交流學(xué)院,天津 300387)
?
河南柘城方言的“個小舅子”
王業(yè)奇1,張旭2
(1.天津大學(xué) 國際教育學(xué)院,天津 300072;2.天津師范大學(xué) 國際教育交流學(xué)院,天津 300387)
摘要:河南柘城方言有“個小舅子”這種語法形式,用法分為兩種情形:一種用于指人,用在名詞性詞語后面,表調(diào)侃或戲弄;一種用于指事,用在謂詞性詞語后面,表輕蔑或詛咒。此外,還有自由形式的“小舅子”,這兩種用法互濟,很多時候表達(dá)相同的語法意義,可以認(rèn)為這是柘城方言的一種地域性的創(chuàng)新。
關(guān)鍵詞:柘城方言;個小舅子;詈詞
網(wǎng)絡(luò)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405.1125.042.html
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6-04-05 11:25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小舅子”為“妻子的弟弟”[1]698。但在河南省柘城縣的方言里,除本義之外,隨著稱別人“小舅子”而感覺心理上占人便宜的戲謔用法的出現(xiàn),還進(jìn)一步產(chǎn)生了“個小舅子”這種語法形式。從句法分布看,“個小舅子”大致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指人,用在名詞性詞語后面;一種指事,用在謂詞性詞語后面。
柘城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市,方言屬于中原官話鄭曹片兒。該文對兩種情形的“個小舅子”作了考察,例句中涉及的方言詞,讀音特殊的寫同音字,本字未能確定的用符號“□”表示,并按照方言讀音采用國際音標(biāo)標(biāo)注。例句多為調(diào)查中記錄所得,少數(shù)自擬。
一、名詞性詞語后面的“個小舅子”
用在指人的名詞性詞語后面的“小舅子”,是以戲稱對方為自己妻弟的方式表示說話人對對方的調(diào)侃或戲謔。而“小舅子”隨在量詞“個”的后面出現(xiàn),使“個小舅子”成為一個固定的語法實體。為了與后面將要討論的另一種用法的“個小舅子”相區(qū)分,該文將用在名詞性詞語后面的“個小舅子”記作“個小舅子1”。有一點需要特別加以說明:“小舅子”用于指人時,說話方不分性別男女皆有可能。當(dāng)然,實際情況是以男性用者為多。而被指稱的對象也并不僅限于男性,女性亦可。如:
1.你個女嘞不干女嘞的事兒,我打你個小舅子。(你女人不做女人的事,我打你這個臭娘們兒。)
2.飯都做好了,鐵蛋兒個小舅子也不知道上哪去了。(飯都做好了,鐵蛋兒這小子不知道去哪兒了。)
3.都啥時候了,你個小舅子還去不去欸?(都啥時候了,你這小子還去不去呀?)
4.是誰個小舅子先罵嘞?(是哪個不是人的先罵的呀?)
5.□[niɑ24]!你個小舅子凈笑話我。(娘的!你這東西凈笑話我。)
6.這是誰個小舅子嘞羊?叫俺嘞麥吃完了!(這是哪個雜種家的羊?把俺家的麥子吃光了!)
從上邊的例句可以看出,“個小舅子”就是“這/那個+小舅子”的省略形式,而省略的究竟是“這”還是“那”,則是由說話人心理上所感覺的相對于被稱小舅子一方的位置關(guān)系而定[2]183。例6的“誰個”相當(dāng)于“哪個”,柘城方言兩種說法都用,而“誰個”更為常見,不煩另外舉例。
“小舅子”也有相應(yīng)復(fù)數(shù)形式的用法,如:
7.恁幾個小舅子種別呆在這瞎胡鬧了。(你們這幾個孬種別在這兒了胡鬧了。)
8.俺家那幾個小舅子種不爭氣,都沒考上學(xué)。(俺家那幾個混蛋孩子不爭氣,都沒考上學(xué)。)
“個小舅子”后面加“種”,無疑更多地用于指年輕人,特別是不很懂事的孩子。因此,適用于上對下或者一般的平輩之間。由于“小舅子”意義的進(jìn)一步泛化,有時甚至可以用來指自家的晚輩兒童,如例8。另外,復(fù)數(shù)用法由于“個”前面多了一個數(shù)詞,造成量詞“個”與后面“小舅子”的結(jié)合關(guān)系變得松弛。換言之,在復(fù)數(shù)用法的情形之下,“小舅子”差不多成為一種自由形式。
事實上,隨著“個小舅子”用法的流行,“小舅子”前面不加“個”字的用法也在生活中出現(xiàn)了。單就這兩種用法的使用情況而論,“小舅子”比“個小舅子”較少受到句法位置的限制,使用起來更自由。調(diào)查中還了解到,“小舅子”和“個小舅子”兩種用法其實都不僅限于柘城方言,在河南省和河北省很多地區(qū)乃至安徽省某些地方的方言中都有流行,且都是產(chǎn)生已久的語法現(xiàn)象[3]。譬如,描寫冀中平原抗日戰(zhàn)爭的小說里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9.打他個小舅子,于老壽也不是鐵頭羅漢,咱們有七條槍嘛!(李曉明,韓安慶《平原槍聲》)
10.老孟把手槍往他腦袋上一捅罵道:“你再叫喚,我崩了你個小舅子!”(同上)。
11.正牌隊伍我們看到不少,哪一個不糟害老百姓我算是小舅子!(同上)
12.我還給他記著一筆帳嘞,那一次打馬車叫小舅子追的好敗興!(同上)
普通話中沒有“個小舅子”這種用法形式,但是普通話有在“個”字后面加詈詞或是臨時被賦予貶義的普通名詞的用法形式。從情感表達(dá)功能來看,在“你個NP”這一形式中,NP往往是具有詈罵功能的貶義詞或者是定語成分具有貶義色彩的名詞性短語[4]。不難看出,普通話的這種用法跟柘城方言“個小舅子”所傳達(dá)的語法意義大致是相同的。如:
13.小心我揍你個王八蛋。
14.你個渾小子,還不快回家吃飯去!
二、謂詞性詞語后面的“個小舅子”
用在謂詞性詞語后面的“個小舅子”,表示對不如意事件的遺憾、輕蔑或詛咒,該文記為“個小舅子2”。
“小舅子”由指人演變?yōu)橹甘?,即“個小舅子1”變?yōu)椤皞€小舅子2”,意義出現(xiàn)了根本性質(zhì)的變化。從句法形式看,句子末尾總是帶著一個“了”字。這個“了”字一方面表示所陳述事件屬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一方面表示說話人的敘述口吻。由此可知,“了”字兼有動態(tài)助詞和語氣助詞雙重語法作用。此外,在有些情形下,謂詞與賓語“個小舅子”之間同時用了一個“了”字,這時候,句末“了”字兼有的兩個不同助詞的語法功能被分解,變成前面的“了”表示動態(tài),后面的“了”表示語氣。譬如:
15.這個車轱輪子壞了個小舅子了。(這個車輪子又他娘的壞了。)
16.都快熱死了個小舅子了,你還穿□[t□□n31]厚。(都快他娘的熱死了,你還穿得這么厚。)
17.今兒個都星期五了個小舅子了。(今天都他娘的星期五了。)
18.他家的房子塌了個小舅子了。(他家的房子他娘的塌了。)
跟“個小舅子1”的情況一樣,“個小舅子2”也有省“個”而單用“小舅子”的自由形式用法。如:
19.熱嘞跟小舅子一樣,還薅啥草欸。(熱得他娘的這樣了,還薅什么草?。?
20.不是我巴結(jié),你吃小舅子!(不是我賣命掙錢,你吃他娘個屁!)
“個小舅子1”和“個小舅子2”這兩種用法在現(xiàn)代柘城方言并存的事實,反映了“個小舅子”由原本只能指“實”演化為也可以指“虛”的語法變化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情形下,指人的“個小舅子1”和指事的“個小舅子2”可以進(jìn)行句式變換,變換前后所表達(dá)的意思大體一致,但是情感和語氣明顯不同。具體說來就是:“個小舅子”用于指事較之用于指人具有更加強烈的貶斥意味:
21.a.他個小舅子的房子塌了。(那小子的房子塌了。)(個小舅子1,同情)
b.他的房子塌了個小舅子了。(他的房子他娘的塌了。)(個小舅子2,不同情)
22.a.滿柱個小舅子又來了。(滿柱這小子又來了。)(個小舅子1,對滿柱這個人反感)
b.滿柱又來了個小舅子了。(滿柱又他娘的來了。)(個小舅子2,對滿柱又來這件事反感)
允許“個小舅子1”和“個小舅子2”作句法變換的多是某些表達(dá)極端消極意義的陳述句,而在感嘆句、祈使句及表達(dá)相對較為積極的意義的時候,則只能用“個小舅子1”,不能用“個小舅子2”,以下例句中帶*的為錯誤用法。
23.a.你個小舅子1真有錢。(你這小子真有錢。)
b.*他真有錢個小舅子2。
24.a.他個小舅子1還來不來?(他個雜種還來不來?)
b.*他還來不來個小舅子2?
25.a.他個小舅子1別來了!(他王八蛋別來了!)
b.*他就別來了個小舅子2了。
26.a.他個小舅子1干活還真中!(他這小子干活還真行!)
b.*他干活還真行個小舅子2。
從句法形式看,“個小舅子2”與北方話相當(dāng)流行的“動作行為動詞+個屁”的用法十分接近,都是“個”字后面跟著一個貶義詞語。但事實上兩者在語用上存在明顯差異:“動作行為動詞+個屁”譬如“唱個屁”之類在語法上的主要作用是對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進(jìn)行價值否定。也就是說,在說話人看來,實施前面的動作行為毫無意義;而“動詞+個小舅子2”的句子,其語法意義不是對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進(jìn)行價值否定,而是從行為到結(jié)果予以情感上的強烈蔑視甚至詛咒。
27.歌詞兒都背不下來,還唱個屁?(歌詞兒都背不下來,還唱什么呀?別唱了。)
28.這種款式的衣服早就過時了,好個屁呀!(這種款式的衣服早就過時了,還好什么呀?不好啊!)
29.新買的鞋沒穿三天,他就扔他個小舅子了。(新買的鞋沒穿三天,他就他媽的扔了。)
30.這個溝跑水了個小舅子了,還不快打??!(這個溝都他媽跑水了,還不趕快堵上!)
本義為“妻弟”的“小舅子”被用于指人時的貶稱,其演化路線是由文化戲謔轉(zhuǎn)為俚俗詈言。而再進(jìn)一步的“小舅子”由指人向指物的變化,則是在語法的作用下逐漸產(chǎn)生的語義引申所導(dǎo)致的。很明顯,“個”字是推進(jìn)“小舅子”語義變化和催熟“個小舅子”句法變化的重要的語法要素。
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chǔ)方言,柘城方言屬于北方話里面的一個點方言。從該意義上說,柘城方言中“個小舅子”的用法被看作是受北方話影響而發(fā)生的語法類化所致,不能說全無道理,但筆者更傾向于認(rèn)為這是柘城方言自己的創(chuàng)新,因為很明顯,“小舅子”的語義變化是地域性的,“小舅子”的語法變化,特別是其中“個小舅子2”用法的產(chǎn)生,在北方話中不存在這樣的語法基礎(chǔ)[5]。
參考文獻(xiàn):
[1]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
[2]呂叔湘.近代漢語指代詞[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1985.
[3]王琴.安徽阜陽方言的“個妻子”[J].中國語文,2010,(2):184-186.
[4]張華杰,楊莉莉.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你個”結(jié)構(gòu)[J].修辭學(xué)習(xí),2009,(3):48-54.
[5]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1994,(4):17-24.
(責(zé)任編輯白晨)
The Syntactic Pattern ɡe xiɑojiuzi in Zhecheng Dialect
WANG Ye-qi1,ZHANG Xu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2.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xchang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The syntactic pattern ɡe xiɑojiuzi in Zhecheng dialect has two usages.The first usage is to be placed after a noun phrase to refer to a person,expressing the meaning of teasing or kidding;the second usage is to be placed after a verbal phrase to refer to a thing,having the meaning of contempt or curse.The free-form xiaojiuzi is also popular as ge xiaojiuzi.Usually the two forms are in parallel and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which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f Zhecheng dialect.
Key words:Zhecheng dialect;ɡe xiɑojiuzi;abusive words
收稿日期:2015-10-29
作者簡介:王業(yè)奇(1980-),男,河南柘城人,天津大學(xué)國際教育學(xué)院講師,天津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古文字專業(yè)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詞匯學(xué)、古文字學(xué)。
中圖分類號:H 034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62X(2016)02-00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