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方超,吳向榮,張世民
?
海洋預警報工作探討
——以廈門海洋預報臺“杜鵑”臺風預警報工作為例
袁方超,吳向榮,張世民
(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預報臺廈門361008)
1512號超強臺風“杜鵑”侵襲福建期間,廈門海洋預報臺按照預案要求,開展精細化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文章首先介紹廈門海洋預報臺應對“杜鵑”臺風的工作情況;然后介紹在本次應對“杜鵑”臺風期間所取得的工作成績,重點介紹廈門市開展的精細化預警報及輔助決策服務在海洋防災減災工作中的成效;最后對這次應急工作取得的經(jīng)驗與體會進行探討,以期為今后更好開展海洋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經(jīng)驗與思路。
海洋預警報;臺風災害;應急預案;防災減災
2015年9月25—30日,福建南部沿海遭受第21號超強臺風“杜鵑”的侵襲,同時恰逢農(nóng)歷八月天文大潮期,臺風風暴潮與天文大潮疊加,使得福建中南部沿海各主要驗潮站普遍出現(xiàn)超過當?shù)爻壬涑蔽坏母叱蔽?,廈門地區(qū)甚至出現(xiàn)超過紅色警戒潮位且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第二的高潮位。
“杜鵑”臺風影響期間,廈門海洋預報臺(以下簡稱預報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和省、市領導的指示精神,嚴格執(zhí)行國家和廈門市應急預案[1-2],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人員值班,強化責任落實,全力開展臺風期間海洋觀測、預警報、災害調(diào)查、新聞宣傳等工作,提供及時、準確的海洋災害預警報信息和有針對性的輔助決策服務,為福建中南部當?shù)卣M織防抗臺風提供科學依據(jù)。
1521號超強臺風“杜鵑”于9月23日生成,至25日下午開始進入48 h預警圈中,中心位置在距離廈門市東南方向約1 300 km的洋面上,并向西北方向移動。根據(jù)各預報機構(gòu)預測結(jié)果,本次臺風極可能登陸福建,經(jīng)預報會商臺風發(fā)展趨勢及其可能對福建中南部沿海潮位和海浪的影響情況,預報臺立即啟動臺風預警,并按應急預案要求向福建中南部沿海政府部門發(fā)布風暴潮和海浪消息。
從9月26日起,廈門市啟動“杜鵑”臺風應急響應工作,廈門市主要領導先后主持召開5次全市防汛工作部署會議,明確要求預報臺全力做好風暴潮預警報工作,每小時通報實時潮位及風暴潮預測情況。在整個臺風預警過程中,預報臺加密觀測頻次,搜集大量觀測數(shù)據(jù),加強預報值班,密切關注臺風動態(tài)和風暴潮、臺風浪的變化趨勢,根據(jù)國家、省、市有關應急預案規(guī)定,及時發(fā)布福建中南部沿海、廈門沿海、泉州沿海、漳浦沿海等4個海區(qū)的海浪、風暴潮海洋災害預警信息、警報和實況通報,并精心準備每次的廈門市防汛會商匯報材料,為市領導部署防臺風工作提供決策支持。期間,預報臺奔赴廈門市沿海各低洼地帶和重點防災岸段開展災情調(diào)查,掌握風暴潮災害影響的第一手資料,并拍攝大量珍貴影像。
預報臺在臺風影響期間共參加國家海洋預報中心主持的預報會商6次、電話會商兩次,參加廈門市防汛會議4次,進行廈門市災害調(diào)查3次共計8組,累計向福建中南部沿海各設區(qū)市政府、防汛辦、海洋與漁業(yè)局及港口海事等相關單位發(fā)送傳真800余份、手機短信3 500余條,制作廈門市海洋災害形勢分析預測稿4份,為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提供風暴潮、海浪實時信息31次,并聯(lián)合30多家知名媒體向社會公眾提供災害預警信息10余次。
2.1創(chuàng)新開展精細化預報,服務海洋防災減災工作
9月26日下午,在為廈門市第一次防汛會商會議準備材料期間,預報臺針對“杜鵑”臺風風暴潮增水大、最大增水峰極有可能與高潮位相疊加等特點,認真分析以往相似臺風的風暴潮情況和此次精細化風暴潮數(shù)值預報結(jié)果,預測28日中午至29日中午廈門沿岸的最高潮位可能會達到紅色警戒潮位;同時,預報臺在“廈門沿海主要海洋災害風險調(diào)查評估及區(qū)劃”項目成果的基礎上,判定本次風暴潮將使廈門第一碼頭-鷺江道-沙坡尾-廈大醫(yī)院沿岸一帶、鼓浪嶼東側(cè)海岸、東渡港區(qū)、海滄港區(qū)和島外幾個行政區(qū)的低洼區(qū)域出現(xiàn)嚴重的海水淹沒、倒灌現(xiàn)象,并進一步梳理出廈門市沿海低洼地帶和重點影響岸段,劃定沿海重點保護區(qū)域目標。
預報臺的預測意見引起廈門市領導的高度重視。9月27日上午的市防汛會議決定,本次臺風廈門市將重點防范風暴潮及其可能造成的災害影響,并于中秋節(jié)當天下午啟動臺風應急三級響應;思明區(qū)作為風暴潮重點防范區(qū)域,要求將風暴潮預警信息及時通知到每家每戶,并做好防御海水淹沒和倒灌的各項應急準備工作,電視臺、電臺等新聞媒體滾動播送風暴潮預警信息。9月28日上午,林文生副市長帶領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到預報臺召開臺風防汛工作現(xiàn)場部署會,聽取預測意見及防御意見,為政府實施科學有效的防御措施提供技術支持。
事實證明,9月27日中午至29日上午,廈門的各項預報與實況基本一致。由于預報及時、信息發(fā)布渠道暢通,政府部門和公眾提早采取措施,大大減輕風暴潮災害帶來的影響。
2.2拓展信息發(fā)布渠道,提高海洋預報顯示度
“杜鵑”臺風影響期間恰逢中秋佳節(jié),外地游客紛紛赴廈旅游探親,而此時天文潮位較高,加之臺風引起的風暴潮增水進一步加推潮位,潮水淹沒低洼地帶并從下水管道倒灌淹沒街道,在市民和游客中造成不小影響。為此,預報臺除做好災害預警報工作外,還積極為社會公眾提供實時的風暴潮、海浪預警信息,先后接受電視臺、報社記者采訪10余次,通過廈門電視臺、廈門日報、廈門晚報、廈門廣電網(wǎng)、廈門網(wǎng)、人民網(wǎng)、騰訊網(wǎng)等37家知名媒體,在電視、電臺、報紙、網(wǎng)絡上向社會公眾發(fā)布海洋災害預警報信息及防御指南,普及風暴潮、海浪等海洋災害知識,提高公眾的海洋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2.3開展現(xiàn)場實地調(diào)查,獲取寶貴前沿資料
“杜鵑”影響期間,預報臺還積極按照相關規(guī)范要求做好海洋災害現(xiàn)場調(diào)查工作[3-5],多次奔赴廈門市沿海各低洼地帶和重點防災岸段開展災情調(diào)查,掌握風暴潮災害影響的第一手資料,并拍攝大量珍貴影像,不僅讓市領導及時了解現(xiàn)場受災情況,而且對預測結(jié)論起到檢驗修正作用,為今后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海洋預警報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杜鵑”臺風影響結(jié)束后,廈門市領導和防汛辦、海洋與漁業(yè)局等單位對預報臺本次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一致認為本次預警報工作及時準確、防御意見針對性強、信息發(fā)布渠道暢通、災情調(diào)查工作充分,這些都為政府部門提前部署有效的防御措施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輔助,大大減輕風暴潮帶來的災害損失。
預報臺嚴格按照預案和沿海地方政府要求,順利完成“杜鵑”臺風防災減災工作,總結(jié)如下。
進一步規(guī)范海洋觀測網(wǎng)的建設和管理,更好地服務海洋預報防災減災工作。臺風影響期間,狂風巨浪極易對海洋觀測設施造成損壞,導致海洋觀測工作中斷。因此,預報臺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在臺風來臨前加固觀測設施,及時檢修維護設施,保障通信通暢。今后還亟須加強海洋觀測網(wǎng)的建設和管理,保障應急工作期間觀測工作的正常有序進行,為海洋防災減災工作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支持。
進一步完善海洋防災減災相關制度、標準和規(guī)范,強化應急預案執(zhí)行力。近年來,國家重視海洋預報減災工作,海洋方面的應急預案也是不斷修改完善,容易出現(xiàn)新、舊預案標準不一問題,執(zhí)行起來容易產(chǎn)生混亂。而地方政府出于防汛工作要求,也出臺相應的防汛預案,兩套預案內(nèi)容在某些方面要求標準不一,因此,在預案完善過程中需加強與地方政府防汛預案的銜接,強化應急預案的執(zhí)行力。
開展精細化預報,提升預報準確率,擴大預報時效和預警信息覆蓋范圍,拓展預報發(fā)布途徑。在本次“杜鵑”臺風應急工作期間,預報臺積極聯(lián)系相關新聞媒體,通過這些媒體向社會公眾發(fā)布海洋災害預警報信息及防御指南,不僅普及風暴潮、海浪等海洋災害知識,提高公眾海洋災害應急處置能力,而且加深預報臺同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的聯(lián)系,大大彰顯預報臺的重要性和知名度。
進一步完善海洋災害調(diào)查和評價機制,規(guī)范海洋災害調(diào)查制度和流程,擴大和培訓海洋災情調(diào)查員隊伍,并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標準。本次“杜鵑”臺風影響期間,廈門地區(qū)潮位多次出現(xiàn)超過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預報臺積極組織海洋災害調(diào)查工作,分多批次開展災情實地調(diào)查,不僅獲取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而且為今后開展類似精細化預報和災害調(diào)查工作積累寶貴的經(jīng)驗。
進一步加大海洋防災減災宣傳力度,形成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加大走進社區(qū)和學校工作力度,同時積極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工具不斷向公眾普及海洋災害知識和開展科普教育,提高公眾海洋災害應急處置能力。
[1]國家海洋局.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Z]. 2015.
[2]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市防洪防臺風應急預案 [Z]. 2014.
[3]國家海洋局.GB/T 14914-2006 海濱觀測規(guī)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4]國家海洋局.GB/T 12763.2-2007 海洋調(diào)查規(guī)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觀測[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5]國家海洋局. 風暴潮災害風險評估和區(qū)劃技術導則 [Z]. 2011.
Marine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Work:Taken the Response to “Dujuan” Typhoon by Xiamen Marine Forecast Station as an Example
YUAN Fangchao, WU Xiangrong, ZHANG Shimin
(Xiamen Marine Forecast Station, SOA, Xiamen 361008, China)
During the invasion of No.1512 Super Typhoon “Dujuan” to Fujian province,Xiamen Marine Forecast Station (XMFS) carried out detailed marine disaster forecast serv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requirements.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forecast work responded to “Dujuan” of XMFS,focuse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Xiamen city to carry out fine warning and assistant decision-making services in this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action.The emergency response work experiences were also discussed to provide experiences and ideasc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work.
Marine forecasting and warning,Typhoon disaster,Emergency plan,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青年科技基金(201514).
袁方超,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海洋環(huán)境觀測預報,電子信箱: yuanfc2712@163.com
P7
A
1005-9857(2016)04-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