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俊連(湖北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2)
特性、價值與改革路徑:高校形體舞蹈課程研究
□覃俊連(湖北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2)
筆者以高校形體舞蹈的內涵作為切入點,在解析了高校形體舞蹈課程的造型性、針對性、動態(tài)性后,闡述了高校形體舞蹈課程的價值,進而為了優(yōu)化高校形體舞蹈課程質量,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策略,以期推動高校形體舞蹈課程更好的在高校培養(yǎng)人才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形體舞蹈 高校 課程 教學
1.1、造型性
“造型性”的特點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有序,二者皆美。它能充分展現(xiàn)人體線條和動作的美,集中反映內在的神情,在舞蹈的造型性中可以顯現(xiàn)出濃郁的感情色彩和性格特征。一個個柔美清晰的舞姿,給人以高雅、幽靜之感;一個個粗獷健壯的動作造型,給人以剛強英武的印象。凡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它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舞蹈組合,以及動作和動作、組合與組合之間,都十分干凈、明確,有起有伏,有動有靜。如果舞蹈動作缺乏造型性,勢必形成一連串模糊的,令人不易看清的動態(tài),這就破壞了美感,更談不上抒情性和節(jié)奏感了。我國的古典和民間舞蹈都十分重視“造型性”,無論是舞動長綢、手絹、扇子,還是表現(xiàn)抽象的思想情緒,都在動作的連續(xù)流動之中體現(xiàn)出“造型性”的特點,在片刻停頓靜止之時發(fā)揮“造型性”的藝術表現(xiàn)力。外國的芭蕾舞也同樣重視和體現(xiàn)舞蹈的“造型性”無論是緩慢!快速動作的組合,還是大跳、旋轉,無不造型清晰,在流動和靜止時呈現(xiàn)出豐富的感情色彩,舞蹈的“造型性”能更好地表達出它的內在節(jié)奏和韻律,增強舞蹈動作的美感。
1.2、形體教學應簡單但針對性強
形體訓練,是根據(jù)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和專業(yè)理論與運動實踐相結合,根據(jù)訓練對象的身體條件、年齡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練習的一種途徑。她是舞蹈訓練的基礎,也是普通人塑造體型的良方。其訓練手段有深有淺,形式多種多樣。由于大學生入校時年齡一般在18-20歲左右不等,骨骼的發(fā)育基本定型,身體的可塑性較差,在短期內要他們在身體的開度和軟度上有很大改變是有難度的,也會大大降低學生們接受舞蹈教育的積極性。形體舞蹈課程要做到既降低教學難度,又能讓學生們興致勃勃的加入形體舞蹈訓練的行列中。
2.1、順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形體舞蹈在培養(yǎng)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各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用。它不僅可以美化形體,同時舞蹈藝術的美學也是一種提高人類思想品質、陶冶道德情操、凈化人類靈魂的教育方式。作為情感的、視覺的、造型的藝術,在提高審美能力方面形體舞蹈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學生通過體育鍛煉能促進體質與體能增強,但體育課主要是通過動覺的訓練增強人的體質;而形體舞蹈則通過有韻律的節(jié)奏(強弱、長短、緩急),進行肢體運動,以音樂的動感鍛煉人的體能,以優(yōu)美的律動訓練和優(yōu)雅的身體姿態(tài)訓練,賦予每一個人挺拔、優(yōu)美的肢體與高雅的氣質。通過形體舞蹈課的“動手動腳”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利用形體舞蹈的自由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等等,這些都是社會人的基本素質的必須要素。
2.2、形體舞蹈可以塑造良好的體形
形體舞蹈室一種肢體語言的訓練,同時也是美的訓練。我國普通高校的大部分學生在以前都沒有了解和接觸過形體舞蹈,對動作和音樂配合的敏感度、動作的柔韌度和協(xié)調度以及身體條件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性,而形體舞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體的體形,并且對靈活性、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都存在一定的作用。另外,學生的生活習俗、生活背景和遺傳基因不同,生活姿態(tài)也不會相同,甚至因為氣質類型不同,有可能會導致產(chǎn)生一些頑疾,形體舞蹈的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柔韌度和基本站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調整和改變學生的原始姿態(tài),糾正摳胸和駝背等不良姿態(tài),有利于塑造良好的體形和正確的體態(tài).根據(jù)科學的形體舞蹈訓練的教學方法,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運用合理和優(yōu)美的形體語言,最終幫助學生形成外部和內部的優(yōu)雅氣質和完整美感。
2.3、提高學生各方面整體的素質
通過形體舞蹈教學理論的學習和訓練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和整體素質,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形體舞蹈的學習,建立學生長期鍛煉的意識,并能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和美感的理解。
2.4、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社會交際能力
大學階段的學習和其它階段的學習有一定的差別,此階段課程與作業(yè)量相對較少,而且此時期又成為了學生邁人社會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各個高校要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各種人際交往,并且形體舞蹈課程完全能夠滿足人際交往的不同需求。因此,在形體舞蹈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學到一些合理的姿態(tài)與行為,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客服膽怯心理,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同時借助一些形體行為可以增進和他人之間的距離,不斷提升學生交際能力,進而為學生步人到社會打下牢固基礎。
3.1、完善和建立教學大綱和教材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形體舞蹈課程還沒有正規(guī)、統(tǒng)一的教材,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根據(jù)自身的教學背景和學習經(jīng)歷向學生講授關于形體舞蹈的一些教學內容。我國對形體舞蹈的專業(yè)教學課程主要是:一部分教師教學拉丁舞,一部分教師教學民間舞,還有的教師教學中國的古典舞,有的教芭蕾。其中,芭蕾的教學是我國形體舞蹈的主要內容,專業(yè)的芭蕾舞蹈訓練通常都是把具有高難度的動作簡約化,進行全面的跳躍訓練、脫把訓練、扶把訓練和素質訓練等一些基礎的訓練方式。但是,這樣的訓練方式與教學符合舞蹈基礎不同的學生,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完善、健全的教學方式,必須是系統(tǒng)的和科學的。所以,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體形舞蹈基礎,制定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材和教學大綱,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風度和氣質,它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只有制定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氣質,也才能使形體舞蹈課程真正的成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藝術課程。
3.2、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教學模式一般采用集體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模式可采用多種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可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運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開展教學,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競爭的意識,在比賽的過程中提髙學生的形體舞蹈能力,促進隊形、表情、心理素質的訓練有所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訓練中調動課堂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中,并有成效。
3.3、重視學生表現(xiàn)力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
注重基本姿態(tài)和協(xié)調性訓練教師要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勇于表現(xiàn)自己,從而逐漸增強自信。同時,對學生的動作要嚴格要求,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錯誤的動作,并指導其改正,長此以往,學生便可以形成優(yōu)美的體態(tài),動作也越來越協(xié)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讓學生進行頭、臂、腿等部位與全身動作協(xié)調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動作的協(xié)調性,教學中,教師要按照循序漸進、從易到難的原則,先教局部分解動作,再教全身整體動作,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4、在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基礎上增加實踐經(jīng)歷,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形體舞蹈課程教學不應該只局限于高校課堂,而應該是能將所學舞蹈運用到實踐中,比如學校舞臺。如此不但能讓形體舞蹈與音樂、聲音融為一體,凸顯出形體的美,更能在這種實踐過程中擴展學生舞蹈知識發(fā)展的可塑性。高校形體舞蹈教師要讓所帶學生擁有更多舞臺表現(xiàn)機會,就應該首先給予形體舞蹈足夠的重視,并在學?;蛘弋?shù)匾恍┕_晚會中爭取更多機會,使形體舞蹈課程學生在不斷的實踐磨礪中提高自信心,增強成就感,并在不斷創(chuàng)造和排演各種舞蹈過程中嘗試著感受自己領悟和體會到的舞蹈,最終在一次次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編排和組織能力。
讓形體舞蹈課程在高等學院更好的得到完善,讓大學生加強對形體舞蹈課程的訓練,讓形體舞蹈課程的教學模式得到加強,讓老師對大學生的授課內容得到豐富,是舞蹈老師要面對的問題。形體舞蹈課程一定會成為大學生以后發(fā)展道路上的基石。
[1]楊鳳婷.對高等院校形體舞蹈課程的思考與教學探究[J].哲學與人文科學期刊,2012,21.
[2]王迪.淺談芭蕾形體課程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與優(yōu)勢[J].藝術科技,2012,(04).
[3]劉獻群.我國高校形體舞蹈課程價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科技致富向導,2013,(02).
[4]石苗苗.普通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程教學方法探析[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36(7).
[5]徐慧文.高校形體舞蹈課程教學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