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芳,司希梅,牛業(yè)來(.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濱州職業(yè)學院,山東 濱州 56600;3.濱州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惠民 5700)
人文關懷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徐志芳1,司希梅2,牛業(yè)來3*
(1.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2.濱州職業(yè)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3.濱州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惠民 251700)
人文關懷是護理學的本質(zhì)。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良好人文關懷品質(zhì)的護理人員日益成為護理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通過研究護理人文關懷教育教學相關文獻,對近年護理人文關懷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綜述,旨在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進一步優(yōu)化人文關懷教學方案。
人文關懷;護理;教學方法
護理學是研究并最終服務于人的科學,關愛生命始終是現(xiàn)代護理專業(yè)的顯著特征之一。美國護理聯(lián)盟(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NLN)于1986年提出將護理人文關懷教育確定為護理教育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1990年,再度提出在護理教育改革中,護理課程必須體現(xiàn)人文關懷這一核心價值[1]。然而,受多年功能制護理模式的影響,我國護理仍然存在“重技術、輕人文”現(xiàn)象,護理人員人文精神缺失[2],護患溝通“短路”。因此,培養(yǎng)具有較高人文關懷素養(yǎng)的護理人員,滿足人民群眾對人性化醫(y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已成為21世紀醫(yī)學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3]。本文就護理人文關懷教學策略和方法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1.1護理人文關懷
美國護理學家Madeleine Leininger最早從人類文化學角度提出跨文化關懷理論,指出關懷是人類的普遍需求,是“尊重、支持、幫助他人或組織,滿足其需要,以提高其生存狀況或從容面對死亡的有證據(jù)支持的行為或活動”[4]。Jean Watson是第一個將護理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美國護理學家,1979年,她創(chuàng)立人性關懷理論,在《護理:關懷的哲學和科學》中首次應用了人文關懷這一概念,她認為護理人文關懷的實質(zhì)是一種充滿愛心的人際互動,其目的是幫助他人達到生理、精神、靈性及社會文化的健康,并指出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中需以人性利他主義價值體系作為行動的指導,十大關懷要素是護理的核心[5]。根據(jù)以上理論,我們將護理人文關懷的概念定義為:護士照護、支持、幫助護理對象獲得身心整體健康與生命整體和諧,實現(xiàn)自我生命價值的關愛情感和專業(yè)行為活動[6]。因護理人文關懷概念較抽象,難以準確運用,國內(nèi)學者將其分解為5個要素,即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表達護士的關愛情感,協(xié)調(diào)患者的人際關系,滿足患者的個性需要,它們相互作用共同呈現(xiàn)護理人文關懷的本質(zhì)屬性[6]。
1.2護理人文關懷品質(zhì)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zhì)是指護士經(jīng)過特定文化教育形成的帶有穩(wěn)定傾向的,能夠通過護理人文關懷行動體現(xiàn)出來的內(nèi)在專業(yè)稟性或特征,包括護士的關愛情感、社會責任、人道主義思想、價值觀念、意識、意志、知識、能力等專業(yè)特征的組合;包括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知識、人文關懷能力和人文關懷感知4個維度以及8個次級維度和22個要素[3,6,7]。
1.3護理人文關懷教育
護理人文關懷教育源于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即以人為中心的教育[8]。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至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心理學重要派別。敬畏生命、尊重人性,它所提倡的學習理論,不是從驗證性研究中得到原則后再形成推論,而多半是根據(jù)經(jīng)驗原則提出觀點與建議;不限于對片面行為的解釋,而是擴大至對學習者整個成長歷程的解釋[9]。其核心內(nèi)容是培養(yǎng)護士以人為中心,學會同理他人感受,滿足他人健康需要的品質(zhì)。
2.1課堂內(nèi)外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方法
2.1.1國外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方法研究 21世紀初,NLN提出傳統(tǒng)的行為主義教育范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護理教育的發(fā)展,迫切需要發(fā)展以研究為基礎的,體現(xiàn)護理專業(yè)特色的教學策略和方法[10]。故事、電影、戲劇和藝術已經(jīng)被用于醫(yī)學教育,以加強學生的同理心,促進換位思考和開放“差異性”,并刺激其對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反思[11]。2001年,有學者將基于人的故事經(jīng)歷的教學方法——敘事教育方法引入護理教育。Brown等[12]對講故事、看電影、記日志等多種形式的敘事教育進行了回顧,并指出敘事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關懷品質(zhì)。Kempner[13]通過情景劇表演的方法來體驗和表達人文關懷的內(nèi)涵。Arveklev等[14]認為護生很難做到將人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開展情景劇形式的實踐經(jīng)驗學習可使護生的學習得以加強。Branch等[15]則運用為期18個月的多機構能力發(fā)展項目提高教師的人文關懷教學水平、關懷角色榜樣作用以及專業(yè)價值觀,并讓實習生匿名填寫10個條目的人文教學實踐效果(HTPE)問卷對其臨床教師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項目參與者總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另外,有文獻報道成立關懷小組、對話討論法、反思、陪伴和冥想以及模擬教學等方法,也有利于學生移情,產(chǎn)生同理心,從而表現(xiàn)人文關懷行為。Sadier[16]用關懷效度量表測量193名本科護生的關懷能力,結果顯示關懷教育和人文關懷能力呈正相關,實施關懷教育有利于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提高。
2.1.2國內(nèi)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方法研究 國內(nèi)學者在護理關懷課程中運用的教學方法有角色榜樣作用、對話、反饋、學習日志、參加照護小組活動、師生互動、教學反饋信息、閱讀護理期刊等[17]。臧瑞瑞等[18]在基礎護理教學中樹立“以護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用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教學方法,并向護生推薦一些醫(yī)學文學作品或者醫(yī)教類電影、音樂、講座等,逐步提高其人文素養(yǎng)。劉霖等[19]利用每次課的課前5分鐘,師生共同分享關懷故事,成立關懷小組,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課內(nèi)外關懷實踐活動,并就每次活動撰寫關懷日志;教師通過不定期推薦人文關懷讀物、影視作品等方法培養(yǎng)護生人文關懷品質(zhì),使護生人文關懷品質(zhì)4個維度的平均得分顯著提升。郭瑜潔等[3]在理論研究基礎上,設計出以“設境—激情—踐行—導悟”為程序框架,以情境教學、敘事教育等為教學策略的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并采用自編護士人文關懷品質(zhì)調(diào)查問卷、投射測驗,結合關愛能力評價表評價教學效果。結果顯示,各評價指標后測得分均高于前測。孫曙青等[20]在內(nèi)科護理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運用體驗式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個性化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人文關懷,并在課程評價中增加對人文關懷能力的評價等,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2.2臨床教學中護生人文關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蘇婭麗等[21]采用入科培訓、教師示范、溝通培訓和參與社會心理干預活動等方式,對實習護生開展人文關懷理念培訓,并進行人文關懷實踐能力考核。陸秀兒等[22]對試驗組76名護理大專生進行崗前人文關懷理論知識培訓,帶教中主動滲透人文關懷理念,設置多種平臺讓實習生展示人文關懷能力,如通過組織實習生參加健康教育大賽,分享自己在實習中感受到人文關懷事例等方法,發(fā)現(xiàn)試驗組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王新等[23]結合行為轉變理論,對100名實習護生進行人文關懷教育和行為能力培訓,5個階段分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人文關懷理論知識與視頻教學方式,人文關懷理論知識考核與課后寫反思日記并集體討論等方法,在課堂角色教學中親身感受人文關懷行為,在臨床實習中主動實施人文關懷,帶教教師關注護生并隨時提供幫助與支持。將上述方法貫穿于整個實習過程,實習末護生關懷行為量表得分均較實習前期顯著提高。譚利等[24]對試驗組本科實習護生實施護理人文教育,組織護生開展“我是患者”就診經(jīng)歷活動和“名醫(yī)名師”講座,聘請醫(yī)學人文教師精講人文關懷課程60個學時,實施“本科護生導師制”等,在護理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護生人文關懷能力,試驗組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各維度得分及其總分明顯提高。
護理是一個基于普適性人文價值觀的職業(yè),表現(xiàn)為仁慈、同情、關心和對自我、他人的熱愛;護理工作者需將這些價值觀落實在對患者的照顧中[15]??v觀護理學形成和發(fā)展歷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nèi),護理學精于技術而荒于人文,導致學科人文底蘊不足,護理工作者人文關懷能力低下。這種人文缺陷與長期以來我國護理基礎教育忽視學生人文關懷品質(zhì)培養(yǎng)有關。因此,學校要積極采取針對性的人文關懷教學策略,加強專業(yè)情感教育和人文關懷教育研究,在課堂內(nèi)外及臨床實踐中對護生進行多途徑的人文關懷品質(zhì)培養(yǎng)和熏陶,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和氛圍,提高護生人文關懷水平。
[1]Appleton C.The Meaning of Human Care and the Experience of Caring in A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Is the Caring Imperative in Education [M].New York: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90.
[2]王秋芬,潘麗萍,管燕平.《護士條例》背景下護理人文教育的思考[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9,30(7):73-74.
[3]郭瑜潔,姜安麗,葉旭春.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2):109-113.
[4]Leininger M M.Caring,an Essential Human Need[M].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1.
[5]Watson J.The philosophy and science of nursing[M].Colorado: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5.
[6]李秀萍.護理人文關懷概念的分析與研究現(xiàn)狀[J].工企醫(yī)刊,2011(4):13-16.
[7]張秀偉.護士人文關懷品質(zhì)結構理論模型的構建及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
[8]趙同森.解讀人本主義教育思想[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9]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10]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Position statement:Innov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A call to reform[M].New York:Autho,2003.
[11]Kumagai A K,Wear D.“Making strange”:a role for the humanities inmedical education[J].Acad Med,2014,89(7):973-977.
[12]Brown S T,Kirkpatrick M K,Mangum D,et al.A Review of Narrative Pedagogy Strategies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Nurs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8,47(6):283-286.
[13]Kempner B E.Caring From Our Bodies:Using Dance Performance to Give Voice to Silences in Nurs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uman Caring,2006,10(3):47-56.
[14]Arveklev S H,Wigert H,Berg L,et al.The use and application of drama in nursing educ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urse E-duc Today,2015,35(7):12-17.
[15]Branch W T Jr,Chou C L,F(xiàn)arber N J,et al.Faculty Development to Enhance Humanistic Teaching and Role Modeling:A Collaborative Study at Eight Institutions[J].J Gen Intern Med,2014,29(9):1250-1255.
[16]Sadier J.A pilot study to measure the caring efficacy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Nurs Educat Perspect,2003,24(6):294-299.
[17]王慶華,馮衛(wèi)紅,方秀新,等.護理本科教育中開設照護課程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3):28-30.
[18]臧瑞瑞,楊丹丹,賈彥彥.人文關懷教育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12):79-80.
[19]劉霖,沈潔.護生人文關懷品質(zhì)形成特點及培養(yǎng)對策分析[J].護理研究,2014,28(8A):2791-2792.
[20]孫曙青,朱碧華,曹梅娟.在內(nèi)科護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3):190-192.
[21]蘇婭麗,王丕琳,劉均娥.臨床帶教中培養(yǎng)護理實習生人文關懷理念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6):444-446.
[22]陸秀兒,邵悅萍,金旭華.對護理大專實習生進行人文關懷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6):438-440.
[23]王新,唐月紅,張秋芳.行為轉變理論在培養(yǎng)護生人文關懷能力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14,12(18):1719-1721.
[24]譚利,劉梅訓,龍海燕.護理人文教育對本科實習護生人文關懷能力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5,26(11):1707-1710.
(*通訊作者:牛業(yè)來)
G420
A
1671-1246(2016)01-0078-03
注:本文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育廳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桂教職成[2015]22號);右江民族醫(yī)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