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詹金晶
?
淺析艦船電磁兼容中的接地設計方法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詹金晶
【摘要】接地是提高系統(tǒng)電磁兼容性能的重要方法。介紹了系統(tǒng)中電路接地、屏蔽層接地、濾波器接地及機殼地的設計方法,通過兩個案例的分析及整改,進一步說明了接地方式及方法的重要性。
【關鍵詞】電磁兼容;接地;干擾
隨著艦船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船用電子設備的種類、數(shù)量不斷增加,運行速度不斷提高,導致艦船電磁輻射及干擾問題越來越嚴重。一方面,電子設備自身產生電磁場輻射,并通過電纜耦合到外部,且設備艙空間狹小,使設備工作的電磁場環(huán)境更加惡劣。另一方面,電子設備在這樣復雜的電磁環(huán)境里必須能不受干擾,否則,會對艦船的安全航行和正常工作帶來影響。因此,電磁兼容性能已經成為艦船電子設備必須滿足的質量要求。
在電子設備中,電磁干擾是肯定存在的,要提高設備的電磁兼容性能,就需要對整個電路進行設計,使干擾被吸收或流過路徑最短。
系統(tǒng)中的“地”為電子設備提供統(tǒng)一的電位參考點,以保證信號的正確傳輸。理想的“地”是零電阻的導體,電流流過地線以形成回路,而不會產生壓降。在實際應用中,地線不可能沒有阻抗,作為電流路徑,也是外部干擾進入設備和內部干擾傳導出設備的路徑。選擇正確的接地方法,最小化接地阻抗,減小接地回路的壓降,是提高電磁兼容性能的有效方法。
系統(tǒng)包含各種類型的電路和電器件,地線相應地分為數(shù)字地、模擬地、交流地、直流地、機殼地等。針對不同的電路特性,對系統(tǒng)進行地線劃分,理清地電流的實際路徑,設計合理的接地點和接地方式,避免引起相互干擾。
2.1電路接地設計
一般情況下,高頻電路(>10MHz)應就近多點接地,使接地線的長度最短。因為在高頻時,地線上具有電感因而增加了地線阻抗,會產生較大的共模電壓,同時各地線之間又產生電感耦合。為了降低地線阻抗,應采用多點接地。
低頻電路(<1MHz)應單點接地。低頻電路中主要的干擾來自公共阻抗耦合和接地環(huán)路,布線和元件間的電感不是大問題,將每一個電路都直接接到同一個單點地,消除地回路。
對寬帶電路,可使用混合接地方式。低頻電路單點接地,高頻電路通過電容多點連接到地,電容可阻塞直流和低頻,以防止高頻與低頻電路之間的串擾。
電路應區(qū)分數(shù)字地、模擬地、電源地等不同的地線,劃分不同的地平面,各個地平面在適當?shù)奈恢猛ㄟ^一點短接起來。該點短接可通過磁珠或0歐姆電阻,以限制環(huán)路電流,抑制干擾。磁珠有固定的頻率特性,在某些頻段阻抗高,在使用時要考慮與電路頻率特性的匹配問題。0歐姆電阻作用于全頻段,使用范圍比磁珠廣。
電路中地線的布置應盡量減小信號環(huán)路面積,以降低差模輻射,提高抗干擾能力。
2.2屏蔽層接地設計
電纜屏蔽層采用金屬材料,其接地方式不同將直接影響對電磁場的屏蔽效果。低頻信號(如模擬信號)傳輸時采取屏蔽層單端接地,測量值的連續(xù)上下波動和永久偏差表示有低頻干擾。源端接地時,屏蔽層應于源端實行單點接地,源端未接地,則在信號接收端實行單點接地,這樣可以保證他們之間的電壓差最小,從而使屏蔽層到中心導線的容性耦合最小。
隨著信號頻率的增大,磁干擾變得嚴重,易采用雙端接地來屏蔽磁場。感應電流可以在屏蔽層上流動,以抵消在中心導體上感應的電流。
屏蔽層一般連接到連接器外殼,進而通過金屬機箱連接到大地,不進入機箱內部。屏蔽層與連接器金屬外殼之間采用360°全覆蓋連接,而不應將屏蔽層擰成一股線固定到連接器,這種“豬尾巴”連接安裝方便,但在連接處會產生電磁泄漏和阻抗不匹配。
2.3濾波器接地設計
電源濾波器濾除電源線傳入的干擾。電源濾波器必須接地,且在靠近輸入端安裝,濾波器外殼直接安裝在金屬底板上。在濾波器安裝的位置,金屬底板不要涂覆絕緣漆,若底板表面不平整,濾波器外殼與底板不能完全接觸,則在兩者之間墊金屬箔片。
2.4機殼地設計
一般設備的金屬外殼被當作機殼地,并通過一點接大地。機殼地到大地的連接采用短而寬的導體以提供低阻抗的電流路徑。機殼地將設備長期通電聚集的靜電電荷釋放到大地,避免造成靜電干擾。當外界干擾作用到系統(tǒng)設備時,金屬外殼將干擾引導到大地,保證設備內部電路不受外界干擾的影響。
機殼地與電路地不能直接連接,否則外部干擾可能通過機殼地被引入電路,引起信號的波動,對低電平信號,微小的波動都可能引起信號的錯誤傳輸。機殼地與電路地可采用低容值的電容連接。
機殼地與交流電源的地連接,而交流電源地一般與電源外殼接通,因此可使電源外殼與大地、人體等電位,提高操作安全性。
3.1濾波器接地
對某機箱的DC24V和AC220V電源線進行電磁兼容CE102項測試。DC24V電源線從300kHz開始至10MHz都有嚴重超標,多個頻點超標達20dB以上; AC220V電源線在2MHz以后上升,離標準線很近。
經分析測試,DC24V電源線干擾來源于機箱內部的DC-DC開關電源。DC-DC開關電源以脈寬調制方式工作,調制過程中由于較陡的斬波脈沖產生了干擾波頻譜,形成尖峰脈沖,其產生的電磁輻射耦合到機箱內電源線上,電源線通過連接器連接到機箱外部形成傳導發(fā)射干擾。在機箱內電源線與連接器間接入濾波器,對干擾信號進行抑制。但濾波器外殼未接地,因此仍然在2-3個頻點上超標。將濾波器外殼直接安裝在機箱外殼,測試,未超標。
機箱內AC220V電源線的走線順序是連接器-開關-保險絲-濾波器,電源線在機箱內繞了一大圈后才進入濾波器,且對線纜未采取屏蔽措施,電路板上產生的干擾直接耦合到電源輸入線上,傳導到機箱外部,造成電磁發(fā)射超標。改變電源線的走線順序為連接器-濾波器-開關-保險絲,同時電源輸入線改為屏蔽纜(一端連接到機殼),將機箱底部安裝濾波器位置的絕緣油漆刮掉,墊銅箔增加接觸可靠性。重新測試,效果很明顯,比標準線低約20dB。
3.2RE102測試
對機柜進行電磁兼容RE102項測試,機柜內安裝有百兆網(wǎng)絡交換機和無線數(shù)傳分機。測試在約187MHz超標準約5dB,每隔12.5MHz有一個波峰。
用近場探頭通過頻譜分析儀觀察,是機柜內網(wǎng)絡交換分機內部輻射所致。打開網(wǎng)絡交換分機,發(fā)現(xiàn)分機內信號地與AC220V電源線捆扎在一起平行走線。電路內部處理器的時鐘信號及其諧波在信號地上形成共模噪聲,并且耦合到電源線纜上,通過電源線纜進行傳導發(fā)射。
在分機內“信號地”線上加磁環(huán),抑制高頻干擾信號的通過,同時將信號地與電源線分開走線,降低到電源線的耦合。電源線上加磁環(huán),將網(wǎng)絡交換分機到柜頂?shù)碾娫淳€與信號線分開走線。采用近場探頭測試,輻射有明顯降低,但在187MHz仍超約1.5dB。
通過近場探頭發(fā)現(xiàn)機柜無線數(shù)傳分機的AC220V輸出輻射較大,打開無線數(shù)傳分機發(fā)現(xiàn)網(wǎng)線與AC220V輸出綁在一起走線,將AC220V輸出單獨走線,網(wǎng)線及其他電纜改為從光纖這端走線,柜頂端加磁環(huán)。重新測試,電場輻射在標準范圍內。
接地是電子設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連接,接地連接的好壞,將影響設備性能的穩(wěn)定性,更嚴重地將影響設備功能的實現(xiàn)。接地不僅僅是簡單的將地線連接在一起,接地設計需要遵循兩個原則:(1)使電流環(huán)路面積盡量小;(2)地線阻抗盡量小。將這兩個原則聯(lián)系具體的電路和設備特性,對系統(tǒng)進行良好的接地設計,可以解決電磁兼容中的大部分問題。
參考文獻
[1]Tim Williams著,李迪譯.電磁兼容設計與測試[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
[2]朱文立.電磁兼容設計與整改對策及案例分析[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
[3]白同云,倪建平,劉以農等.分層與綜合設計法—電磁兼容設計的新方法[A].第十四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