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產(chǎn)科學研究所(410153)何志剛
魚病治療給藥方法比較
湖南省水產(chǎn)科學研究所(410153)何志剛
1.口服法口服法用藥量少,操作方便,對水環(huán)境影響小。操作方法是將一定量的藥物連同粘合劑,與魚攝食飼料拌勻晾干后制成藥餌投喂。此方法常用于細菌性腸炎病、病毒性出血病等。口服藥物法的治療效果易受魚類病情和攝食能力的影響,對重病和失去攝食能力的魚體無效。
2.遍灑法遍灑法一般用于池塘水體。操作方法是將配制好的藥液遍灑魚池,讓池塘水達到一定的濃度,殺滅池塘及魚體表的病原體。優(yōu)點是此法能徹底殺滅病原體,可用于治療,也可以用于預(yù)防;缺點是用藥量大,副作用大,容易發(fā)生危害。
3.藥浴法藥浴法在運輸苗種或投放之前可以實施,此時操作起來方便,用藥時不影響水中浮游生物,無危險性。此法用藥量少,可人為控制,但對已經(jīng)投放于池塘的魚實施集中浸泡操作起來困難。操作方法是將魚集中在較高濃度藥液的較小容器中,強迫進行短期藥浴,殺滅魚體表病原體。
4.掛袋法掛袋法是將盛有藥物的簍或袋懸掛在魚池食場周圍,形成一定范圍的消毒區(qū),殺滅魚體表面的病原體,具有用藥量少、成本低、簡便易行和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目前常用的懸掛藥物有含氯消毒劑、硫酸銅、敵百蟲等,但需要掌握好用藥量,使消毒區(qū)內(nèi)池水的最高忍受濃度保持在藥物安全范圍內(nèi),且能使池水消毒濃度保持2~3個小時,既能治療魚病又不會對魚造成危害。
5.注射法注射法一般分為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應(yīng)先配制好注射藥物,注射用具也應(yīng)預(yù)先消毒,注射藥物時要準確、快速,勿使患病魚體受傷。另外可以對魚體進行疫苗預(yù)防注射,優(yōu)點是療效好、吸收快、進入魚體治療的藥量準確,但缺點是操作麻煩,費工費時。
6.涂抹法涂抹法只在注射催產(chǎn)劑及親魚檢查時使用,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用藥量小。方法是用較濃的藥液涂抹魚體表面患病的地方,以殺滅魚體的病原體。涂抹時應(yīng)注意將魚頭向上,防止藥液流入魚鰓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