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亮,楊志斌,田永麗,王華東,郭紅偉,胡麗麗(商丘睢陽區(qū)畜牧局,河南商丘 476000)
?
淺析畜禽防疫技術中的盲點
王德亮,楊志斌,田永麗,王華東,郭紅偉,胡麗麗
(商丘睢陽區(qū)畜牧局,河南商丘476000)
筆者在基層工作十幾年時間里發(fā)現,基層防疫員和養(yǎng)殖戶對疫苗使用的認識含糊不清,片面認為疫苗只是一種藥物,對疫苗的作用機理不明白,對疫苗使用的合理性、科學性、高效性的認識不到位,缺少對當前新免疫知識的了解。所以總結以下幾點,以便各位同行在工作中結合實際,系統(tǒng)地、科學地,綜合地把動物防疫技術做得更合理、更科學、更高效,進一步解決畜禽防疫技術中的盲點。
免疫接種是根據特異性免疫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給動物接種疫苗、免疫血清等,提高抗原、抗體,使動物機體產生相對應病原體的抵抗力,以保護個體或群體而不發(fā)病,達到預防和控制疫病的目的。在預防疫病的諸多措施中,免疫預防是最經濟、最方便、最高效的手段,對畜牧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免疫接種簡單地講就是貫徹“預防為主,養(yǎng)防結合,防重于治”方針的重要舉措。免疫接種分為三類。
2.1預防性免疫接種
為了預防疫病的發(fā)生,有計劃,有針對性給健康動物進行免疫接種。
2.2緊急免疫接種
在發(fā)生疫病時為了迅速控制和撲滅疫病的流行,對疫區(qū)內和受威脅區(qū)的動物進行免疫接種,其目的是建立“免疫帶”以包圍疫區(qū),防止疫病向外擴散傳播。
2.3臨時免疫接種
臨時為避免某些疫病的突發(fā)而進行免疫接種,如引進、外調、運輸時,為避免在途中或到達目的地后爆發(fā)某些疫病而進行的免疫接種。
3.1規(guī)模養(yǎng)殖場
畜禽飼養(yǎng)數量多、密度大,免疫接種要集中一定人員,抽出一定時間才可以有力地開展工作。好處是免疫接種很集中,群體監(jiān)測方便,免疫效價測評穩(wěn)定,有個體不良反應的能得到及時的處理。
3.2散養(yǎng)戶
飼養(yǎng)數量少,分散不集中,很容易漏免,免疫時間、抗體生成時間不統(tǒng)一,監(jiān)測不方便,免疫效價評定數據不準確,有時去農戶家中無人,防疫員浪費在路上時間很多,防疫效果較差。
4.1妊娠期的免疫接種
嚴格地認為家畜在妊娠時期可以免疫接種某些疫苗,母源抗體的作用可以有效抵御某些疫病的侵害,幼畜在作為易感動物時表現有一定的耐過性。
有某幾種疫苗在妊娠期不能或不宜免疫接種,接種后應激過大會造成流產,例如:豬肺疫氫氧化鋁菌苗;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lián)弱毒苗;羊三聯(lián)四防疫苗;牛巴氏桿菌氫氧化鋁菌苗等。
但是片面認為在妊娠期接種疫苗流產也是盲目的,流產也因個體而異。因此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選擇恰當的疫苗、合理的時間可以有效預防疫病。
4.1.1口蹄疫疫苗
在口蹄疫流行區(qū)內對母牛、母羊于分娩前1月注射,免疫有效期可達6個月,母源抗體也起到一定的抗病作用。豬孕期免疫2次后所產仔豬母源抗體水平高,母豬本身100%達到抗口蹄疫病毒感染水平,而免疫1次的母豬只有75%達到這種抗體水平。母豬在妊娠期進行2次免疫,母源抗體可以保護99%的1月齡仔豬不受口蹄疫病毒感染。但是要提高仔豬數和提高母源抗體要靈活掌握免疫時間,據介紹,母豬在配種后20d內發(fā)生應激反應,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內進行免疫可能會加大母豬的應激反應,引起胚胎死亡,使產仔數減少。
4.1.2豬繁殖-呼吸障礙綜合征疫苗
俗稱藍耳病,是由豬繁殖-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引起的以母豬晚期流產、早產、死胎等繁殖障礙和仔豬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及高死亡為特征的一種傳染病。在流行區(qū)使用滅活疫苗對妊娠母豬進行免疫。
4.1.3羔羊痢疾氫氧化鋁菌苗
在懷孕母羊產前20~30d和10~20d時各注射1次。
4.1.4破傷風類毒素
在懷孕母牛、母羊產前1月注射。
4.1.5豬傳染性胃腸炎疫苗
10日齡的仔豬病死率高達100%,因此在母豬產前45d及15d進行免疫接種,仔豬可以獲得母源抗體的保護。
4.1.6豬大腸桿菌病疫苗
豬大腸桿菌病臨床表現為仔豬黃痢、白痢和仔豬水腫病三類,由于此病發(fā)病急,死亡快,做好預防性免疫接種非常重要,免疫接種應在母豬臨產前40d和15d各免疫1次,還要做好綜合性防治措施。
4.2疫苗的聯(lián)合使用
有時因防疫需要,往往需在同一時間給畜禽接種2種或2種以上的疫苗,但應考慮到疫苗的相互作用。因此選擇疫苗聯(lián)合接種免疫時,應根據研究結果和試驗數據確定哪些弱毒苗可以聯(lián)合使用,哪些疫苗在使用時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以及接種的先后順序等。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滅活疫苗聯(lián)合使用時似乎很少出現相互干擾的現象,甚至某些疫苗還能促進其他疫苗免疫力的產生。但考慮到動物機體的承受能力、疫病危害程度和目前的疫苗生產工藝等因素,常規(guī)滅活苗無限制累加聯(lián)合使用會影響主要疫病的免疫防治,其原因是因為動物機體對多種外界因素刺激的反應有限,同時接種疫苗的種類或數量過多時,不僅妨礙動物機體針對主要疫病高水平免疫力的產生,而且有可能出現較劇烈的不良反應而減弱機體的抗病能力。因此,對主要動物疫病的免疫防治,盡量使用單獨的疫苗或聯(lián)合較少的疫苗進行免疫接種,以達到預期效果。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將疫苗中與免疫保護無作用無關的成分去除,使聯(lián)合弱毒疫苗或滅活疫苗的質量不斷提高,不良反應逐漸減少,這將為動物疫病預防開辟新的前景。
在預防性免疫時某些疫苗完全可以在家畜妊娠時期接種,同時還可以聯(lián)合使用一種疫苗,這樣做既節(jié)省人力又節(jié)省時間,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們在動物預防防疫中要提倡合理的,正確的,高效的防疫技術來開展防疫工作。不依賴于過去的成就,不停留在過去落后的時代,敢于探究新的方法和技術。要根據目前生物技術的發(fā)展現狀摸索出一套適用且貼近基層動物防疫人員的指導性防疫技術和防疫理念。
目前動物疫病的流行呈多變性、多樣性的狀態(tài),上級疫控中心要聯(lián)合各鄉(xiāng)鎮(zhèn)獸醫(yī)站結合當地疫病的流行趨勢,制定鄉(xiāng)鎮(zhèn)的基本免疫程序,為今后的免疫工作做好有力的保障,避免盲目開展工作。
完善和強化防疫隊伍網絡,提高基層防疫人員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采取以檢疫為輔的綜合性防疫措施,搞好動物防疫工作,對保障動物和人類健康,促進畜牧經濟發(fā)展,推動農業(yè)生產產業(yè)化和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我國畜禽產品的質量和促進外貿的發(fā)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驗交流
收稿日期:(2015-11-08)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004-5090(2016)02-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