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紫光,李甜甜 ,馬 駿
(1.華北科技學院,北京 東燕郊 101601 2.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北京 100713)
拜城煤礦粉塵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吳紫光1,李甜甜1,馬 駿2
(1.華北科技學院,北京 東燕郊 101601 2.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北京 100713)
拜城煤礦為了提高產能而進行升級改造,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guī)定對該煤礦粉塵危害控制效果進行評價。將生產系統(tǒng)分為井下生產系統(tǒng)、井下輔助系統(tǒng)、地面生產系統(tǒng),以此確定粉塵種類;根據相關標準規(guī)范確定檢測項目,檢測分析方法和判定標準。經過檢測發(fā)現(xiàn)采煤機頭、移架處和清煤處定點呼塵超標;采煤司機、清煤工個體呼塵超標,原因是采煤機外噴霧水壓不夠,噴霧不能覆蓋整個采煤機頭部。后經過增加噴霧壓力復測結果全部合格,表明高壓噴霧能夠有效降塵。
煤礦;粉塵;檢測;評價
拜城煤礦為滿足焦煤市場的要求,2011年開始對煤礦井下生產系統(tǒng),井下輔助運輸系統(tǒng),地面輔助生產系統(tǒng)進行改造,礦井的生產能力經過改造提升了0.5 Mt/a。由于改造后礦井粉塵濃度可能發(fā)生改變,為掌握礦井改造后實際粉塵濃度,更好的預防塵肺病的發(fā)生。依據《建設項目職業(yè)病危害評價規(guī)范》和《建設項目職業(yè)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等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對該煤礦進行粉塵危害控制效果評價[1]。
1.1 粉塵分布
礦井改建后各系統(tǒng)產塵種類:煤塵、矽塵、其他粉塵等。具體分布如下表1。
表1 粉塵危害因素分布表
1.2 粉塵危害因素檢測
1.2.1 粉塵危害因素檢測項目
本次評價將該煤礦工作場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危害因素:粉塵(煤塵、矽塵、電焊煙塵、砂輪磨塵)作為檢測指標。
1.2.2 檢測儀器及主要的檢測分析方法及執(zhí)行標準
粉塵測定按GBZ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jiān)測的采樣規(guī)范》[2]和國家安監(jiān)總局第73號令[3]以及煤礦安全規(guī)程[4]中相關規(guī)定進行檢測。
表2 粉塵檢測、分析方法
表3 檢測儀器一覽表
1.2.3 粉塵計算公式
總塵: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根據勞動者接觸時間和粉塵濃度計算,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采用定點采樣[5]。公式如下:
式中:TWA——空氣中有害物質8小時時間加權平均濃度,mg/m3;
C1、C2、Cn——測得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mg/m3;
T1、T2、Tn——勞動者在相應的有害物質濃度下的工作時間,h;
8——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規(guī)定下的8h。
式中: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
C1、C2、Cn——測得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mg/m3;
T1、T2、Tn——勞動者在相應的有害物質濃度下的工作時間,min;
15——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規(guī)定的15min。
呼塵: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根據個體采集一個工班樣品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TWA——空氣中有害物質8小時時間加權平均濃度,mg/m3;
C1、C2、Cn——測得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mg/m3;
T1、T2、Tn——勞動者在相應的有害物質濃度下的工作時間,h;
8——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規(guī)定的8h。
1.2.4 粉塵測試條件和判定依據
測試條件:在礦井滿負荷生產條件下,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測試。
判定依據: 根據生產工藝、粉塵危害因素變化情況以及危害程度分布等實際情況,按GBZ1-2010[6]及GBZ2.1-2007[7]等職業(yè)衛(wèi)生標準執(zhí)行。
1.2.5 檢測分析方法
根據實際工作日寫實和勞動者操作情況,確定適當時段測定粉塵短時間接觸濃度,連續(xù)測定3天,取最高值,計算超限倍數(shù)[8];同時按照粉塵個體采樣要求選擇一定數(shù)量的勞動者佩戴粉塵個體采樣儀器測定工種時間加權濃度,每個工種每天采樣測定8小時,連續(xù)采樣3天,取最高值。
1.2.6 選擇測塵點時遵循的幾點原則
a.測塵點應選擇勞動者接塵的地點,且勞動者要有代表性。
b.測塵位置應選擇在勞動者長時間工作的區(qū)域,且粉塵分布較均勻處的呼吸帶,為防止氣流干擾,一般應選擇在作業(yè)地點的下風側或回風側,移動式產塵點的采樣位置,應位于生產活動中有代表性的地點,或將采樣器架設于移動設備上[9]。
1.2.7 濃度限值
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限值按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一部分:化學有害因素》規(guī)定。見表4
表4 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濃度接觸限值
本次評價采用定點采樣對13個工作地點的粉塵呼塵和15個工作地點總塵濃度進行了檢測,采用個體采樣對14個工作崗位的呼塵濃度和16個工作崗位的總塵濃度進行了檢測,并對6個工作地點粉塵中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進行了分析,檢測結果詳見表5,粉塵濃度結果見表6至表9。
表5 工作場所游離SiO2含量(%)檢測結果
由上表可見,綜采、運輸大巷和地面煤場等工作場所工人接觸的粉塵應按照煤塵進行評價。
表6 工作場所粉塵(呼塵)濃度檢測結果
續(xù)表
表7 個體呼塵濃度檢測結果表
表8 工作場所粉塵(總塵)濃度檢測結果
續(xù)表
表9 個體總塵濃度檢測結果表
由表6可以看出,本項目綜采工作面采煤機頭、移架處和清煤處3個作業(yè)點的呼塵的超限倍數(shù)不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中職業(yè)接觸限值的要求。
由表7可以看出,本項目綜采工作面采煤機司機和清煤工2個工種接觸的呼塵8小時時間加權平均濃度不符合職業(yè)接觸限值的要求,其余各工種接觸的呼塵8小時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均符合職業(yè)接觸限值的要求。
超標原因:雖然采取了煤層注水和采煤機內外噴霧等措施,采煤機割煤作業(yè)及放煤口放煤時仍會產生大量煤塵;現(xiàn)場檢測時發(fā)現(xiàn)采煤機外噴霧水壓不夠,噴霧不能覆蓋整個采煤機頭部,導致現(xiàn)場和回風粉塵濃度超標。
鑒于以上超標原因,對建設單位提出了整改建議,建議增加采煤機噴霧壓力,使其外噴霧壓力不得小于4.0MPa,可適當提升外噴霧壓力至8.0MPa[10],且當采煤機噴霧不能正常工作時不得生產;安設向放煤窗口方向噴霧的噴嘴,且放煤作業(yè)時保證噴嘴的噴霧壓力不得小于8MPa。并在整改完成的情況下,對超標點進行了復測。復測結果見表10至表12。
表10 工作場所粉塵(呼塵)濃度復測結果
表11 工作場所粉塵(總塵)濃度復測結果
表12 個體呼塵濃度復測結果
由復測結果可知經過整改后,粉塵濃度符合標準,表明礦井對粉塵危害的控制效果是合格的,且高壓噴霧降塵效果良好。
(1) 通過粉塵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綜采工作面采煤機頭、移架處和清煤處3個作業(yè)點定點呼塵濃度不符合要求,綜采工作面采煤機司機和清煤工2個工種的個體呼塵濃度不符合要求,說明雖然采取了煤層注水和采煤機內外噴霧等措施,采煤機割煤作業(yè)及放煤口放煤時仍會產生大量煤塵。
(2) 建議增加采煤機噴霧壓力,使其外噴霧壓力不得小于4.0 MPa,可適當提升外噴霧壓力至8.0 MPa;安設向放煤窗口方向噴霧的噴嘴,且放煤作業(yè)時保證噴嘴的噴霧壓力不得小于8 MPa。并在整改完成的情況下,對超標點進行了復測,復測結果全部達標。說明高壓噴霧的降塵效果要好于常壓噴霧。
[1] 漆雁,武彥濤.建設項目職業(yè)病危害預評價工作存在問題探討[J].職業(yè)衛(wèi)生與病傷,2011,1:43-4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GBZ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jiān)測的采樣規(guī)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3] 國家安監(jiān)總局.國家安監(jiān)總局73號令——煤礦作業(yè)場所職業(yè)病危害防治規(guī)定[Z].北京:國家安監(jiān)總局,2015.
[4] 國家安監(jiān)總局.煤礦安全規(guī)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
[5] 劉麗華.國內外作業(yè)場所空氣中煤礦粉塵濃度衛(wèi)生標準的異同[J].職業(yè)與健康,2015,31(5):714-717.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GBZ1-2010——工業(yè)企業(yè)衛(wèi)生設計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S].2007.
[8] 李琰.某礦井建設項目職業(yè)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D].濟南:山東大學,2011.
[9] 何國家,楊利鋒,龍如銀,等.煤礦粉塵危害風險規(guī)模評價模型[J].中國煤炭,2015,41(8):12-15,30.
[10] 宋建國.綜采面高壓外噴霧降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煤炭工程,2010,10:43-45.
Control effect assessment of Baicheng coal mine dust hazard
WU Zi-guang1,LI Tian-tian1,MA Jun2
(1.NorthChina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Yanjiao,101601,China;2.China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Association,Beijing,100713,China)
Baicheng coal mine was upgraded in order to improve production capacity,the effect of coal mine dust control is evalu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The production system is divided into underground mine production system, auxiliary system,the ground production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types of dust;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s,the test items,test analysis method and criteria are determined.The test found that fixed-point respirable dust that at the end of coal cutter,roof support and clean coal were out of limits;individual respirable dust of coal cutter driver and cleaning coal worker were out of limits,which is because external sprayer pressure of coal cutter was not enough to make spray cover the entire end of coal cutter.After adding spray pressure,all retest results were qualified,which showed that high pressure spray can lower dust effectively.
Coal mine;dust; test; assessment
2016-08-03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資助項目(3142015129)
吳紫光(1992-),男,河北邯鄲人,華北科技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業(yè)衛(wèi)生及職業(yè)危害防治。E-mail:429485455@qq.com
R135
A
1672-7169(2016)05-009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