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浩
沒有什么可以一次拯救你,就像沒有什么能一次就打倒你——
那是一個冬天,沒有順利找到房子,我就在朋友家鋪個睡袋,白天上課,晚上趕稿。朋友一早就要上班,怕吵醒他們,我就干脆在圖書館待一個通宵,早上回家睡一上午再爬起來。去拜訪從年前就商談的出版社,接待我的小姑娘一臉笑容,沒多久我就稀里糊涂地走出了寫字樓。那是冬天,陽光卻特別暖和。我抬頭看那些寫字樓,突然覺得自己渺小得可憐。
同期準備的雅思,總是有一科不達標。學校布置的課題,我通宵了三天,拿了個倒數第二。當時一起奮斗的小伙伴,開始準備自己的第三本書。其實這都沒什么,只是某天我媽給我打了個電話,問我錢夠不夠用的時候,腦袋像被錘子重重打了一下。
對于我和我身邊的小伙伴來說,挫折什么的其實都不是事兒。碰到不順心的事,罵幾句就會覺得春暖花開,再不濟就是去KTV吼幾首五月天的歌,沒什么過不去的。只是每次想到爸媽,就會心疼,不是心疼自己,也不是怕他們失望,是怕他們心疼我,怕他們擔心。
那個冬天,朋友的工作室無人問津,吃了上頓沒下頓,唯一不能動用的是火車票錢,那是他最后的底線;而我開始認真考慮“要不然就放棄吧”這樣的想法。我的第一任編輯和我的老爸,也對我說過類似的話,一個說我不適合,另一個把我之后的路都規(guī)劃好了。我開始頻繁地對著空白文檔兩小時只能寫出一兩句話,對著畫板畫個半天到最后急躁地開始一股腦亂涂,對著單詞發(fā)呆一個半小時一個都沒記住。很多時候走出圖書館,我都覺得雙腳不是我自己的。
然后,那個冬天就過去了。
“不甘心失敗怎么辦?”“不甘心放棄怎么辦?”我常聽到有人問我這樣的話,老實說,能怎么辦?放棄一些樂得輕松,而天賦這東西大多數時候無法彌補,有人就是可以同時做好很多你想做的事,在情商上和智商上壓倒你,這時候,你怎么辦?怨天尤人嗎?可惜,沒用。
我告訴自己,我沒辦法在很多事情上游刃有余,那我就放棄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東西;我沒辦法幾分鐘就背很多單詞,那我就花幾小時。于是,我開始每天早上起來背單詞,每周看一本書。有的句子看是看了,卻沒任何感想,沒一點兒用處。有些題做是做了,考試時也沒出現個類似的。但有些句子在某個時刻突然冒出來,那時沒明白的突然間就明白了,有些感悟想法突然間就出現在腦海里。但有些題目在考試的時候出現了類似的,直到考完之后才開始慶幸,還好某個夜晚沒有偷懶跳過那道題。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所謂的突然。如果不是我每天熬夜,我永遠不會順利通過考試;如果朋友在那個夏天就放棄了,他的工作室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紅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野心,但相應地,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實現自己的野心需要付出什么。很多人付出了一些就開始期待理想的結果,卻從沒意識到自己的野心需要更多的付出,定位太高而又努力不夠。當你的才華還配不上你的野心,就靜下來努力,就好好想想你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在你想做的那件事上。
如今已經好幾個冬天過去了,我的境地沒有比當初好很多,但多少是好了些。沒有什么可以一次拯救你,就像沒有什么能一次就打倒你,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過程,伴隨著漫長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