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薇薇,楊靖
鹽堿地栽植蘋果主要技術(shù)措施
曲薇薇,楊靖
(天津市薊縣林業(yè)局301900)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16.06.031
修筑臺、條田寬度以40 m為宜,長度300~400 m,以每一個臺、條田為一小區(qū),每小區(qū)土地面積1.33 hm2左右。斗渠連支渠,斗渠上口寬2.5 m、深1.8 m,毛渠連斗渠,毛渠上口寬2 m、深1.5 m。定期清挖支、斗、毛渠,以保證果園排水淋鹽通暢,一般2~3年清淤一次,保持各類渠道應(yīng)有的深度。
鹽堿地一般耕作層淺,底土堅實黏硬,不利于果樹根系生長。應(yīng)在栽植前挖1 m見方、深80~100 cm的定植穴,坑底先填一層厚約20 cm的作物秸稈、雜草,將表土與有機肥混均后填入坑內(nèi),每穴施有機肥50 kg、磷肥0.25~0.5 kg,邊填邊踏實。凡有堿坷垃的地方,應(yīng)起出表面含鹽量較高的土,就近換含鹽量低的表土,以防因新定植幼苗根系耐鹽力弱而降低栽植成活率。
根據(jù)水往低處流、鹽往高處走的鹽運行規(guī)律,降低樹盤高度,一般樹盤應(yīng)比地面低5~15 cm,以利于躲鹽,蓄積雨水壓堿。由于果樹行間地面高,水分蒸發(fā)快,鹽隨水來聚集地面起到聚鹽的作用。
選用以懷來八棱海棠為砧木的蘋果苗栽植,不僅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能表現(xiàn)出較強耐鹽堿、耐低洼潮濕的能力。只有用八棱海棠種子在鹽堿地上進行育苗馴化鍛煉,蘋果幼樹才能生長正常。其它海棠作砧木表現(xiàn)較差,特別是山丁子砧蘋果樹,往往表現(xiàn)葉片小而薄,葉色失綠而黃,栽植成活率低。
春季干旱風大,土壤水分蒸發(fā)快,是土壤返堿高峰期,春季定植幼苗,根系耐鹽力弱,影響成活率。秋季定植,根系恢復(fù)期長,土壤封凍前幼苗壓倒埋土防寒,成活率高,春季恢復(fù)生長快。
秋季定植苗木,春季定干成活后,正值返堿高峰期,已成活的幼樹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和耐鹽能力都很弱,遇小雨后土壤中鹽分被帶到土壤表層,常因水分很快蒸發(fā)而使幼樹遭受鹽害而死亡。因此,在春季應(yīng)采用沿樹盤周圍多次深鋤或用三齒深刨造坷垃,以切斷土壤毛細管作用,防止樹受鹽害。
溝渠邊緣種植紫穗槐、田青等綠肥作物,定期刈割翻壓,可增加土壤有機肥含量,改良土壤,起到防堿改土的作用。
樹盤下覆草或作物秸稈,能有效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防止返堿,并可起到增溫、保濕、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促進微生物活動,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的作用,是鹽堿地土壤管理中一項投資少、見效快、易于推廣的耕作制度。試驗證明,鹽堿地上初結(jié)果期樹下覆草,可增產(chǎn)26%~131%,覆草厚度20~30 cm。
低定干、早成形,先促后控,盡快擴大樹冠,增加樹冠覆蓋地面率,以減少地面水分蒸發(fā),防止土壤返堿。一般定干高60~70 cm。根據(jù)鹽堿地果樹根系分布淺、地下水位高、樹枝容易早衰的特點,在下層主、側(cè)枝上適當多配置一些大、中型枝組,以增強枝組更新能力,延長結(jié)果枝組壽命,并注意控制幼樹新梢及早停長,以促進枝條組織木質(zhì)化,減少凍害發(fā)生。通過逐年增施有機肥改土壓堿、減少灌溉次數(shù)、勤中耕、進行葉面噴肥,提高樹體養(yǎng)分積累水平等措施,保持樹勢健壯,為幼樹速生豐產(chǎn)奠定基礎(chǔ)。
郵箱:2835313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