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煊
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手足口病的影響
盧國煊
目的分析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手足口病的療效。方法600例手足口病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0例。對照組患兒采用臨床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4.0%,高于對照組的79.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退熱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口腔皰疹消退時間及治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兒(P<0.05)。結論在對手足口病患兒進行治療時,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能有效提升臨床療效,縮短癥狀消退時間和治愈時間,促進患兒疾病康復,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手足口??;療效
手足口病是因為腸道病毒71型、腸道病毒組16型導致的急性傳染病,學齡前兒童是該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特別是年齡<3歲的兒童[1]。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手足臀部皮疹、口腔潰瘍、皰疹以及發(fā)熱等,部分患兒可能出現(xiàn)神經(jīng)源性肺水腫以及腦干腦炎,進而對患兒生命安全造成影響[2]。如果患兒存在嚴重的口腔潰瘍和皰疹,就可能拒絕進食,降低患兒自身抵抗力,延長患兒病情,甚至導致病情加重。因此選擇科學和合理的治療方法,快速消退患兒口腔皰疹就顯得尤為重要。本院在對手足口病患兒進行治療時采用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現(xiàn)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0例手足口病患兒,均滿足手足口病的相關診斷標準[3];其中男314例,女286例;年齡1~3歲,平均年齡(2.1±0.4)歲;病程1~3 d,平均病程(1.5±0.6)d。將患兒隨機分為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00例。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臨床常規(guī)治療:靜脈滴注利巴韋林,10~15mg/(kg·d),持續(xù)治療3 d。實驗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3~5ml生理鹽水中加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 1~2 μg/kg,霧化吸入,2次/d,10~15min/次。治療期間,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選擇爐甘石洗劑外涂患兒手足、臀部皮疹,如果患兒存在細菌感染,則應給予抗菌藥物治療;如果患兒存在發(fā)熱,則應采用退熱處理。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癥狀消退時間(退熱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口腔皰疹消退時間)以及治愈時間進行觀察比較。臨床治療效果的判斷標準[4]:患兒體溫在治療后2 d內(nèi)恢復正常,治療后3 d內(nèi)患兒不流涎,能正常玩耍和進食則為顯效;患兒體溫在用藥后3 d內(nèi)恢復正常,一般癥狀明顯改善,治療后5 d不流涎,能正常玩耍和進食則為有效;治療后4 d依然存在流涎、發(fā)熱、進食受限,潰瘍顯著,口腔黏膜充血,出現(xiàn)并發(fā)癥或者合并細菌感染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治愈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兒退熱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口腔皰疹消退時間及治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兒(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治愈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治愈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退熱時間 皮疹消退時間 口腔皰疹消退時間 治愈時間實驗組 300 1.68±0.77a 4.72±0.95a 3.55±1.02a 5.20±0.88a對照組 300 2.45±1.41 5.73±1.04 5.48±0.93 6.33±1.16t8.3015 12.4194 24.2179 13.4422P<0.05 <0.05 <0.05 <0.05
現(xiàn)階段手足口病具有較高的臨床發(fā)生率,但是卻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患兒臨床癥狀比較輕微,大部患兒能自愈;如果患兒病情比較危重,則應給予臨床對癥治療,選擇丙種球蛋白靜脈注射,能對手足口病的發(fā)展進行有效抑制[5]。以往臨床對手足口病患兒進行治療時,常常選擇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利巴韋林能有效抑制肌酸脫氧酶活性,有效阻止鳥苷酸合成,進而有效抑制RNA病毒復制,最終實現(xiàn)抗病毒效果;但是利巴韋林對病毒腺苷激酶存在較強的依賴性,患兒發(fā)生耐藥性的幾率較高,進而對臨床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6]。
重組人干擾素α1b的功能主要為免疫調節(jié)、抗腫瘤以及抗病毒,結合細胞表面受體,對細胞進行誘導,讓其產(chǎn)生一系列抗病毒蛋白,進而有效抑制病毒復制;除此之外干擾素能讓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和T細胞活性增強,對淋巴細胞因子產(chǎn)生誘導,實現(xiàn)殺滅病毒的效果,有效提升機體的抗病毒能力;重組人干擾素α1b還能增強免疫細胞活性,對抗體合成進行有效調整,激活補體系統(tǒng),有效提升機體免疫功能[7]。采用霧化吸入的給藥方式,讓干擾素微粒和組織中的病毒直接接觸,讓局部濃度得以有效提升,讓藥物在患兒呼吸道和口腔總的分布更加均勻,促進吸收,實現(xiàn)全身抗病毒效果,及時緩解患兒病情[8]。霧化吸入裝置無創(chuàng),而且比較簡單,患兒和家長的認可度更高。分析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兒退熱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口腔皰疹消退時間及治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患兒(P<0.05)。
總之,在對手足口病患兒進行治療時,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能有效提升臨床療效,縮短患兒的癥狀消退時間和治愈時間,促進患兒疾病康復,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韓應魁.重組人干擾素α1b聯(lián)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觀察.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2015,2(10):90-91.
[2]徐艷利,田慶玲,姜太一,等.霧化吸入重組人干擾素α1b對重癥手足口病早期的治療作用.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8):627-630.
[3]陳聰,余春梅,王曉宇.重組人干擾素α1b霧化治療121例手足口病療效分析.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9):1233-1234.
[4]趙美芬,袁靜.重組人干擾素α1b輔助治療兒童手足口病38例.醫(yī)藥導報,2013,32(5):610-612.
[5]周衛(wèi)軍.痰熱清注射液聯(lián)合α1b干擾素霧化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療效觀察.河北醫(yī)學,2013,19(2):264-266.
[6]吳曉玲,李潤珍,杜文麗.重組人干擾素α1b聯(lián)合炎琥寧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研究.河北醫(yī)藥,2012,34(19):2910-2911.
[7]吳亮,柳琴.小兒手足口病抗病毒藥物療效觀察.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52(4):71-72.
[8]王成秀,陳靜,王斌,等.干擾素α1b治療兒童手足口病臨床療效分析.中外醫(yī)療,2012,31(2):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63
2016-10-13]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