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韞琪
爸爸愛品酒,尤其愛品紅酒,也就是俗稱的葡萄酒。我時常聽他念叨:“我呀,品了各種好酒,終究沒一種能比上你外婆釀的呢!”我聽了偷笑,外婆的葡萄酒做的確實是一絕。
聽媽媽說,外婆喜歡爸爸這個女婿,真是喜歡。在媽媽不遠千里跟爸爸從成都來杭州后,外婆每年的盼頭便是爸媽能回去與她團聚。當每年我們提著大包小包回去時,總能聞到彌漫于那個小小的家中的葡萄酒香。外婆總是等到我們回來才釀葡萄酒。
那時,外婆總要買一麻袋的葡萄,那種葡萄并不是太甜,卻散發(fā)著一股醉人的清香。我們一家人坐在陽臺上,挽起袖子干活兒。只看見媽媽、外婆與舅媽三人一邊閑聊,一邊飛速地給葡萄去蒂,扔進酒缸里,而我與表妹則打著干活兒的旗號,一邊裝模作樣,一邊偷吃小葡萄。外婆才懶得管我們哩,她總是微笑著看著坐在沙發(fā)上的爸爸,眼神中似乎有一絲驕傲,還有一絲贊賞。
春爛的小葡萄被玻璃罐封死了,可我們的心卻未被封上。我與表妹趁沒人時,總要拔出玻璃蓋子,用筷子蘸一點點酒。不,還不能算酒,只是剛發(fā)酵的葡萄汁罷了,伸入嘴中,用舌尖輕輕品著,雖然口感苦澀,但終究還是香醇之感占了上風。我醉了,妹妹也醉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辈诲e的,玻璃蓋子怎能堵住葡萄酒的香味呢?沒過幾天,屋中便充滿了葡萄酒的香味,那么濃郁,那么醉人。一跨入家門,便如進了酒的仙境一般。外婆釀的酒有一個特色,便是怎樣聞都不刺鼻,永遠是那么柔柔地香著,一直香到人心里去。這時,大家便知道酒就要出壇了。
總在那么一個晚宴上,在眾人目光聚集之下,腿腳不靈便的外婆從柜子上取下那罐葡萄酒,像寶貝似的擺在桌子上,掀開蓋子。那一刻,大家沐浴在酒香中,每個人都嗅到了葡萄酒的味道,那種家的味道!
外婆微笑著給每一個人倒酒,自然是從爸爸開始。爸爸接過酒,深深地嗅了一下,贊嘆道:“媽,還是您的酒最香!”那一瞬,我竟望到外婆臉上的光彩,像一個得獎的孩子一般。
我與表妹捧著那一小杯酒,小心地抿著,欲罷不能。沒錯,這就是外婆釀的天底下最好喝的葡萄酒。這葡萄酒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教師點評
文章以愛葡萄酒的父親最喜歡外婆釀的葡萄酒的感慨入題,設置懸念。之后筆鋒一轉,引出每年春節(jié)外婆為爸爸釀酒的愿望,從而交代外婆釀酒的緣起。后寫家人釀酒的溫馨過程,推出本文高潮——葡萄酒出壇和親人共飲的情景。詳寫外婆先給爸爸倒酒和寫外婆聽到爸爸贊揚的喜悅之情,抒發(fā)對濃濃親情的童年生活的贊美,點明主旨。
本文既安排了爸爸贊酒、外婆釀酒、爸爸品酒再贊酒的明線,又巧設外婆喜歡女婿的暗線,可謂雙線交織,構思新穎。不足之處就是語言欠流暢,有些段落過渡不夠自然。不過,作為初一學生,實屬不易。
(周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