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彬(拉薩北京實驗中學)
?
淺談影響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幾點因素
林彬彬
(拉薩北京實驗中學)
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教學行為在課堂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是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更是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當前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們作為一名在教學一線默默奉獻的高中數(shù)學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略盡綿薄之力。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總結(jié)了幾點影響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因素: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情況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試想,如果教師在教學之前對于學生的情況不夠了解,那么教學的思路和設計就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設計、選擇并使用的教學方法必然是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的。這樣,教師只會是一名簡單的“教教材”的教書匠而已,所做的也只是簡單地完成教學任務,根本談不上“實效性”。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基本技做到整體把握,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tài)度以及情感價值觀,等等,為課堂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導致課堂教學內(nèi)容過多,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費力,導致了課堂教學的高耗低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充分了解教材,深入鉆研教材,對于教學內(nèi)容要吃透,理解到位,認識到教材中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而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做好取舍工作。此外,在教材難點的處理上,可以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或是循序漸進的問題的設置,使難點不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大都是“滿堂灌”的形式,即便是新課程改革之后,仍然有很多教師沒有從根本上擺脫這一陳舊的教學觀念,“穿新鞋,走舊路”,不能與時俱進,教學方法也是“教師講,學生聽”,嚴重影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教師一定要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和方法,與時俱進。
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是否科學,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等等,都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切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
·編輯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