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珍
(吉林省長嶺縣第二中學 吉林長嶺 131500)
淺談高中政治趣味課堂的創(chuàng)設
王亞珍
(吉林省長嶺縣第二中學 吉林長嶺 131500)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這一語道出如今高中政治課堂的教育現(xiàn)象。老師以高考為目的,以課本為輔助,教導學生學習政治,然而效果卻越來越不好。學生就像韓愈先生說的那樣,對政治是不解,甚至就是不懂。所以,高中生就沒有學習政治的興趣,覺得很枯燥,沒有學習的欲望。高中政治的枯燥,老師的在教學上墨守成規(guī),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新時代的這個大背景下,教育也應該走在世界的前沿,乘借新時代的東風,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門框。在此,本人根據(jù)當前時代的發(fā)展,教學的狀況,結合多年來政治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高中政治趣味課堂的創(chuàng)設方法。
高中政治 趣味課堂 教學方法
現(xiàn)代社會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其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現(xiàn)代政治課教學也充滿了時代氣息,它不斷更新著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手段,賦予政治課以更為廣闊的空間。改變了過去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得政治課變得豐富多彩。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小視頻,根據(jù)課堂內容,播放符合情景的內容。視頻范圍可以很廣,可以播放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師應該做的是把一切內容給學生展現(xiàn)出來,讓他們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在課堂中,老師也可以插入一則短篇故事,時事新聞,圖片等一些其他方式,通過演講,點評,比賽等方式組織同學參加到課堂中來。老師和學生產(chǎn)生互動,引導學生快速的進入政治角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新聞,通過收集網(wǎng)絡相關資料,制作政治課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解枯燥抽象的概念?,F(xiàn)代教育技術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加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新穎性,有利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進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傳統(tǒng)高中教育方式單一,直接看學生的得分,高中政治知識也是強輸硬灌給學生,忽略了政治也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說不定它正發(fā)生在學生的的身邊,只是他們缺乏一雙慧眼罷了,也不關注學生對政治的情感,即使學生感興趣,也在這樣一種的教學方式下磨滅、消散,進而引起學生的抵觸和厭倦。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政治的時候,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身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進行剖析、講解,這樣可以引起他們的共鳴,感同身受,讓學生覺得這不是在分析別人,而是在分析自己,他的注意力就會集中,認真的聽老師的講解,并引發(fā)自己的深入思考。在高中時期,學生都是比較敏感但又害羞不敢表露,或者是做著自己也不知道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是。此時的他們很渴望有人也引導,告訴他們對錯。他們正建立著屬于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而高中政治正是引導高中生走向正確人生道路的橋梁。所以,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習老師不能僅僅以高考為目標,只看分數(shù)而不注重學生個人的體驗。老師是教學育人,而不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老師要以育人為教學目標,只有讓學生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人身觀,密切的關注他們的情感,學生在學習上也會有一個正確的目標,在學習政治時也會更容易理解。當學生理解了政治之后,就不會覺得它枯燥了,這時的他們就像一個剛入門的學徒,對一切都是那么好奇,那么充滿激情。所以,老師要注重教學育人中的育人,只有育好了學生,學生才會更快的進入門路,才不會覺得高中政治課堂的枯燥。[1]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課堂應該為所有的學生量身打造。每個學生都有好奇心,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閃光點,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以調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著力挖掘學生內在潛能,要開發(fā)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的學生觀。課堂上注重的是學生的學,突出以“學”為中心,“教”為引導。不能滿足于學會,而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會學,更重要的是開發(fā)潛能,激勵思維,啟發(fā)學生勤學樂學,勤奮思考,引導他們探究性的創(chuàng)新的去學習。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力爭全方位地落實科學素養(yǎng)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改革中樹立這樣一種理念,即“注重學生發(fā)展,關注學生個性需要,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體現(xiàn)與人文的結合;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多樣學習方式;注意學科滲透,改變學科本位觀念;構建多元評價,激勵學生走向成功”。這就要求我們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運用到新的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fā),使學生養(yǎng)成“我想要學,我必須學,我應該學”的新的學習觀念。[2]
總而言之,枯燥的不是高中政治知識課堂,枯燥的是老師的教學方式。教育是應該走在教育的前沿的,它指引的是我們祖國未來的花朵。墨守成規(guī)的教育方式早已不適合現(xiàn)在的高中生,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教育的中流砥柱,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是以育人為主要目的,借助五彩繽紛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拓寬眼界,接觸新穎,大膽創(chuàng)新的學習,不是僅局限于課本。老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題,貼切他們的生活,發(fā)展他們的人生的去利用多媒體,微課等現(xiàn)代先進的,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去教學,并且在高中政治課堂就教育中也多多關注學生自身的反應,尋找政治切入點,讓學生學出屬于自己的政治。枯燥不是學生學習政治的代名詞,老師的政治課堂也不是真的那么枯燥,只是學生還沒有入境罷了。當老師用貼近高中生生活的事例去講授政治課堂,當學生親生體驗到政治的內在精神時,便會產(chǎn)生共鳴,枯燥的政治課堂也將不會枯燥。[3]
[1]肖何. 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趣味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
[2]宋愛玲. 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09):101.
[3]陳學英. 論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