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橫縣那陽鎮(zhèn)中心學校(530301)陳素靜
?
談利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作文教學
廣西橫縣那陽鎮(zhèn)中心學校(530301)陳素靜
[摘要]多媒體進入作文課堂,為作文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新的生命力。作文教學應利用多媒體,巧設情境,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利用多媒體,積累素材,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利用多媒體,喚起聯(lián)想,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評改,提高學生的自改水平,從而優(yōu)化作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作文教學優(yōu)化
多媒體有效運用于小學作文課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讓作文課變得聲情并茂、生動活潑,讓學生作文變得鮮活、豐富。此外,多媒體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采集、儲存、再現(xiàn)、運用寫作素材,提高教師對作文的批改講評效果,從而優(yōu)化作文教學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多媒體課件集文字、圖像、聲音等于一體,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恰當使用多媒體課件,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語言表達、思維想象等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如三年級作文要求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而農(nóng)村的家庭都會養(yǎng)一些小動物。在教學時,我就利用多媒體編輯了一組“有趣的動物”:有小雞、小鴨、小狗等動物可愛賣萌的圖片,也有小動物平時生活的小習性、逗人的短視頻。在多媒體營造的氛圍中,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交替使用,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和興趣被激發(fā)出來,紛紛說起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模樣、有趣的事情,作文寫起來非常流暢,效果也很好。
再如在指導“環(huán)境保護”一類的習作時,我緊貼學生身邊的生活環(huán)境,如菜市場、村中池塘、鎮(zhèn)上的鋼鐵廠、受污染的莊稼等,用相機拍攝并用多媒體再現(xiàn)了這些真實的素材,把一些污水泛濫、空氣污染等環(huán)境問題引用到寫作情境中。因為是學生平時能看到、感受到的內(nèi)容,所以容易激發(fā)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強烈責任心。當看到“從工廠里排放的煙霧”的圖片時,學生就聯(lián)想到煙囪里排放的黑煙使自家潔白的茉莉花和菜園里的菜都蒙上了一層灰。于是,他們在自己命題的作文《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變了》中寫道:“每天,看著高高煙囪里一條條黑色的妖龍在我們家鄉(xiāng)的天空中張牙舞爪……”有的學生寫了《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寫自己長大后怎樣治理污染,建設環(huán)保又美麗的鄉(xiāng)村;有的寫了童話故事,以一只小鳥的遭遇告訴人們不要亂砍濫伐……總之,學生們都寫出了自己大膽的想象。
學生在校內(nèi)校外都會親身經(jīng)歷或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比如籃球賽、游園活動、聯(lián)歡會、辯論會、公開課、校外郊游等。但是事后讓學生寫一篇作文,他們往往就像記流水賬一樣簡簡單單地把事情寫下來,問其原因,都說大部分情節(jié)忘記了。一般情況下,小學生只習慣于粗略、籠統(tǒng)地觀察,常常會遺漏重要的細節(jié)。葉圣陶說:“要文章寫的像樣兒,不該在拿筆來的時候才問該怎么樣,應該在拿筆之前多做一些準備工夫,不僅是寫作方面的技術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生活的準備?!睘榇?,這幾年來,我和學生一起參加過的各種活動,我都會用照相機、手機及時收集一些有意義的相片、視頻作為寫作儲備素材,然后借助多媒體技術再現(xiàn)生活中的人和事,讓學生通過相片、視頻的播放回憶起事情經(jīng)過的點點滴滴。借助多媒體教學,學生也學會了主動關注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學會了收集、記錄素材,并學會了篩選合適的素材進行謀篇布局。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寫出好的作文來。
例如,一次籃球比賽,我通過多媒體的錄像功能,捕捉了當時球賽中的精彩鏡頭。當作文課上,學生再次觀看到激烈的球賽回放時,他們仿佛重返了賽場,學生在視頻播放的過程中再次細心觀察,并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下了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作文。如其中的精彩片段:
前鋒彎著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著,他兩眼溜溜地轉動,尋找突圍的機會。就在距離全場結束僅有十幾秒的時間里,他突然加快了步伐,一會左拐,一會右拐,沖過了兩層防線,來到了籃下,一個虎跳,轉身投籃,籃球在空中劃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后,在全場哨聲吹響時,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筐內(nèi)?!敖^殺!絕殺!”“我們贏了!我們贏了!”場外的拉拉隊紛紛沖進球場內(nèi),簇擁著球員們一起歡呼著。
借助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使沉悶、枯燥的作文課堂變得有聲有色、生動活潑。只要教師善于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處處留心生活,細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生就能寫好作文。
黑格爾說得好:“最杰出的藝術才能就是想象?!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在高年級的習作要求中明確指出:“要寫好作文,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
想象使生活變得精彩,想象也使作文變得豐富,能讓靜止的畫面“活”起來。如我在執(zhí)教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時,經(jīng)常使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幅幅靜止的圖畫。為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寫話能力,我要求學生把靜止的圖畫寫得動起來。這就需要喚起學生的聯(lián)想,引導學生大膽地去想象,去想一想畫里的植物、人物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想些什么。
如在六年級學生畢業(yè)前的最后一個“六一”兒童節(jié)班級聯(lián)歡會上,我用多媒體編輯了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在學校發(fā)生的點點滴滴《難忘的小學生活》視頻,在聯(lián)歡會上播放出來。視頻播完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再過一個月你們就要畢業(yè)了,要離開母校,離開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了。在這六年里,我們在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哪一次經(jīng)歷最令你終身難忘呢?就讓我們用筆把它記下來,作為美好的留念吧?!睂W生跟隨著一張張留著他們燦爛笑容的相片,開始了久久的沉思和回憶,筆尖流淌下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和講評中,教師批改完全班學生的一次作文需要很長的時間,可是學生拿到教師批改后的作文時只關心總評和作文等級,并不在意如何去修改。傳統(tǒng)的作文講評課中,學生對教師當堂的講評往往也是聽了前句忘了后句,效果很不明顯。
我在作文評改時也用上多媒體。我在課前選出能反映學生共性的好、中、差的幾篇作文,上課時把它們分別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到屏幕上,引導學生在別人的習作中找出精彩的詞、句、段,進行借鑒,同時圍繞作文要求學生運用增添、刪除、調(diào)序、變換等修改方法逐字、逐句、逐段地進行修改。這樣,全體學生在屏幕上都能看到每一篇文章的修改過程。學生還可以共同評改,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這種利用多媒體技術評改作文的方法,既加快了作文評改的速度,縮短了評改的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的作文修改水平。
總之,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實現(xiàn)作文教學的優(yōu)化整合,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作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巨大作用。
(責編劉宇帆)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