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月卓
以精讀實現(xiàn)有效閱讀
◎付月卓
當代中學生閱讀的最大問題,就是閱讀無效,理解和寫作能力無法提高。這是由于讀書不細致,不能仔細斟酌咀嚼作品導致。因此,只有精讀才能實現(xiàn)有效閱讀,才能打通讀與寫的橋梁。讀與寫是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的兩大難點。很多學生讀書不少,但卻始終無法提高理解和寫作能力。究其根本原因,是讀書無效。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有效讀書,甚至是高效地讀書呢?筆者認為關(guān)鍵在于精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和行路是人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兩種重要途徑。出門旅行不是經(jīng)常能實現(xiàn)的,但讀書卻是隨時都可以開展的。因此的讀書對人們來說相當重要。但現(xiàn)在的人讀書不精,根本無法吸收書中的營養(yǎng),就算翻書再多也可能都是無效的。
仔細思考,讀書無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社會浮躁。處于一個浮躁功利的大環(huán)境中,很多人難以靜下心來仔細地讀書。很多學生和家長也是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眼前的成績,從而忽視了閱讀對學生長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現(xiàn)在的高考形式也使得學校教育無法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因此,學生普遍都是淺淺翻閱,不能深入地閱讀和理解。一個人只有靜心修為,才能品出點書中的滋味。
其次,學生讀書僅憑興趣,只圖娛樂,不經(jīng)過認真選擇,不從經(jīng)典讀起。圖書市場非常混雜,各種出版物充斥著市場,讓人們眼花繚亂?;ɑňG綠的雜志、都市小說、玄幻小說等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但這些都只是徒有其表,“腹內(nèi)其實草莽”。就像一個健康的人吃多了垃圾食品身體會出問題一樣,讀多了垃圾讀物,不但沒有營養(yǎng),還會影響思想和心態(tài),甚至使人走上歧途。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大,根本無法抽出充足的時間去閱讀,這要歸咎于當代強大的應(yīng)試教育體制。只要高考的評價體制不改革,這一點就永遠不能徹底改變。由于以上的原因,當代高中生不但閱讀量過少,而且閱讀十分粗淺。既然這樣,又怎么產(chǎn)生好的閱讀效果呢?
改變高中生閱讀現(xiàn)狀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精選精讀。
精選,即要精心選擇有價值的圖書進行閱讀。選好了書,才能少做無用功。選書,還是首推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著作。經(jīng)典作品經(jīng)過了一代代人的閱讀和檢驗,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深刻的思想,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語言,都堪為典范,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學習。梁衡認為,“經(jīng)典所以總能讓人重復、不忘,總要提起,是因為它對后人有啟示和指導價值?!敝車揭舱f,讀書“不走彎路,直奔大事”。他盡管博覽群書,但原則就是“瞄準大師”。因為他覺得時間有限,選擇很重要。對于學習緊張的高中生來說,時間更為有限,所以直奔經(jīng)典確實是一條捷徑。
更重要的是,選好了圖書之后,如何進行精讀,如何吸取書中的營養(yǎng)。精讀,是與泛讀相對的一個概念,是指深入仔細地閱讀。也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字字句句仔細品讀,反復地揣摩句段的內(nèi)涵,務(wù)必將作者的思想了解透徹,把握文章的主旨精神。只有深入仔細地研讀,才能把握文章的“微言精義”,進而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吸取精華,為我所用。
怎樣去精讀呢?可以依照以下幾條原則去做。
第一,精讀,首先要做到細致,細致到每一句,每一詞。從頭到尾,毫不丟落。不能粗枝大葉地讀,不能跳過太多文字。只有這樣,你才知道作者是怎樣將一句話表達地那么流暢、優(yōu)美,你才會明白作者怎樣將細膩的內(nèi)心、抽象的道理寫的那么形象,你才能學會怎樣用文字來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圖畫??傊?,要想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使你的語言更精彩、更富有表現(xiàn)力,那就得細細地品讀別人的句子,甚至是反復咀嚼品味。
第二,背書,背誦經(jīng)典篇目。梁衡說,“背書是寫作的基本功”。梁衡特別強調(diào)背誦:“語文學習最基本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背書,要背下來,才能將眾多的資源轉(zhuǎn)化成自身的營養(yǎng)。小時候是記憶的黃金期,在這個時候不多背一些東西太可惜了,只會‘失之東隅’,先背下來,不理解的可以慢慢反芻。這是一個‘發(fā)酵’的過程。”盡管每個人都會認識很多漢字,但如何用它們來組織成一篇文字優(yōu)美、思想深邃的文章,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要想寫出好文章,就要多背范文。心中有了很多好文章,你的底氣就會充足。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當然,這里并不是強調(diào)死記硬背。當你儲備了很多范文之后,你的腦中就會有很多可供使用的詞句,也會了解一些關(guān)于人生和社會的深入的思想。這些都可以供你驅(qū)使,去重新組織文章,甚至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表達,思考到更深入的層面。所以,背書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有了扎實的基礎(chǔ),才能開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
第三,摘抄、仿寫。對于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句段,可以進行摘抄。對于句式有特點,表達效果突出的段落句式,可以練習仿寫。字字句句仔細斟酌之后,將優(yōu)秀語段融于內(nèi)心,用它們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鬃诱f,“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算有滿腹的話要講,有深刻的思想想要表達,如果沒有恰當、流暢的表達能力,那也是茶壺煮餃子——有嘴倒不出。反之,如果你的語言表達簡潔、流暢,甚至用語優(yōu)美,那就能更加促進思想的表達和情感的抒發(fā)。
第四,養(yǎng)成寫讀書點評和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讀書時,要動腦筋,要揣摩作者的心思,和作者進行思想交流。作為作者,寫作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有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作為讀者,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對其進行思考并產(chǎn)生自己的判斷,或許是認同,也或許是否定、批判。這就是閱讀過程中的再創(chuàng)造。因此,一個好的讀者,應(yīng)該要盡力地理解和思考作者的思想。好的方式,就是隨手在書旁寫評語,記下自己的感想。當一個完整的章節(jié)或者相對完整的一部分讀完后,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融會貫通,寫成讀書筆記。
仿寫和讀書點評、筆記,其實體現(xiàn)了一位讀者深入地閱讀過程,也是將讀與寫貫通起來的橋梁和紐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精讀的效果——深入理解作品,并為寫作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chǔ)。一言以蔽之,精讀是實現(xiàn)有效閱讀的好方式。讀書要勤,要精,不能偷懶。
[1]梁衡.我的閱讀與寫作[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6.
[2](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付月卓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 21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