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副詞“一同”的由來和發(fā)展

    2016-03-03 02:58:54□王
    現(xiàn)代語文 2016年27期
    關鍵詞:副詞狀語短語

    □王 靜

    副詞“一同”的由來和發(fā)展

    □王 靜

    從歷史上來看,現(xiàn)代漢語表限制性的時間副詞“一同”最初的源結(jié)構(gòu)應該是一個狀中關系的偏正短語,“一”修飾“同”,既然“一同”是由偏正短語演化而來的,那么“一同”作副詞使用是從何時開始的?又是怎樣從偏正短語發(fā)展而來?本文主要就此進行考察并探討相關問題。

    “一同” 副詞化 隱喻

    漢語中的每個詞都有自己獨特的發(fā)展過程,從歷史上來看,現(xiàn)代漢語表限制性的時間副詞“一同”最初的源結(jié)構(gòu)應該是一個狀中關系的偏正短語,“一”修飾“同”,既然“一同”是由偏正短語演化而來的,那么“一同”作副詞使用是從何時開始的?又是怎樣從偏正短語發(fā)展而來?本文主要考察“一同”如何由短語演變?yōu)閺秃显~,如何由詞匯成分演變?yōu)檎Z法成分這一現(xiàn)象并探討相關問題。

    一、“一”和“同”的語義衍生

    《說文》:“一,惟初大極,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倍斡癫米ⅲ骸啊稘h書》:‘元元本本,數(shù)一之形?!诹鶗鵀橹甘??!薄耙弧?,其本義是“最小的正整數(shù)”。虛詞“一”表“全部”是引申義,可用作副詞。先秦已可見,后沿用。

    《說文》:“同,合會也,從冃從口。”《說文通訓定聲》:“《廣雅·釋詁三》:‘同,皆也?!队輹罚骸啥攘亢??!踝ⅲ糊R也?!对姟て咴隆罚骸覌D子。’箋:猶俱也。《左文十六傳》:‘振廩同食。’注:上下五異饌也?!北玖x是“會聚在一起”(《古代漢語虛詞詞典》,1999)。如:

    (1)吉日庚午,既差我馬。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詩經(jīng)·小雅·吉日》)

    (2)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鄭玄箋:“同,猶聚也?!逼峋冢汗糯诮耜兾骶硟?nèi)。例(1)全句意為“庚午吉日的美好時光,精心挑選出一匹匹良馬。群獸驚慌地會聚在一起,眼前到處都是雄鹿、雌鹿。把野獸驅(qū)趕到漆沮,這兒是天子會獵的場所?!崩?)可以理解為“在祭祀祖宗或者諸侯聚會時,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個小小的司儀?!?/p>

    “聚集在一起”是一種群體性行為,群體性行為必定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因此“同”由本義“聚集在一起”又可以引申為“相同,一樣”。如:

    (3)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泰天地泰坤上乾下》)

    “同”由本義還可以引申為“皆”“齊”“俱”等義,先秦時即可作副詞和介詞使用,后沿用至今,但其介詞用例不多見。

    二、“一同”的歷時演變

    (一)“一同”的最初來源

    從我們所考察的語料來看,“一同”連用最初作為一個名詞性偏正短語來使用。如:

    (4)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自是以衰,今大國多數(shù)圻矣。若無侵小,何以至焉。(《春秋左氏傳·襄公》)

    (5)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備一同,而至于有畿田,以屬諸侯,至于今為令君。(《國語》卷第十七)

    (6)明乎民之無正長以一同天下之義,而天下亂也。是故選擇天下賢良圣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墨子》卷三)

    (7)凡人有所一同: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榮辱篇》第四)

    例(4)杜預注:“一同,方百里?!薄耙煌迸c“一圻”相對舉?!佰摺保蓬A注:“方千里為圻”,義為“方圓千里之地”,“一同”在此是一個名詞性短語“一個方圓百里的地方”,例(5)同解。這并不是“一同”發(fā)展為副詞的源結(jié)構(gòu),所以僅在此舉例,下文不再加以討論。例(6)中“一同天下之義”即“使天下之義一同”,“一”修飾“同”,可以釋為“一統(tǒng)、統(tǒng)一”。關于例(7)“凡人有所一同”,“所”在漢語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詞,在先秦時期的主要作用是位于謂詞性成分前,與謂詞性成分相結(jié)合,使它轉(zhuǎn)化為名詞性成分。朱德熙(1983)明確將這類用法的“所”字看作名詞化標記,“有所一同”即“有統(tǒng)一之處”,也就是下句的“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漢語大詞典》(2.0版)釋為“全同、一樣”?!耙煌睆摹耙唤y(tǒng)、統(tǒng)一”發(fā)展為“全同,一樣”,經(jīng)歷了一個語義抽象化的過程,二者是相通的。

    (二)“一同”的歷時演化過程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時期,表“全同,一樣”義的“一同”出現(xiàn)頻率明顯增加,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來陳述事實,隨著“一同”在線性順序上緊鄰共現(xiàn),“一同”的短語特性逐漸弱化,由短語向復合詞發(fā)生演變。如:

    (8)伏尋御服文惠太子期內(nèi)不奏樂,諸王雖本服期,而儲皇正體宗廟,服者一同,釋服,奏樂姻娶,便應并通。(《南齊書》卷一〇)

    (9)敬通雄才冠世,志剛金石;余雖不及之,而節(jié)亮慷慨,此一同也。(《梁書》卷五〇)

    (10)前后二方。同是一法。用一同。亦主癰疽甚效。(《備急千金藥方》卷第二十二)

    (11)以外戚為河內(nèi)太守,進爵任城侯,威儀一同刺史。(《魏書》卷八九)

    (12)其種柳作之者,一尺一樹,初即斜插,插時即編。其種榆莢者,一同酸棗。(《齊民要術(shù)》卷第四)

    (13)又見甘涼瓜肅,雉堞雕殘,居人與蕃丑齊肩,衣著豈忘于左衽。獨有沙洲一郡,人物風華,一同內(nèi)地。(《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

    上述各例中,“一同”已經(jīng)基本形容詞化了,但我們?nèi)匀豢梢詮闹邪l(fā)現(xiàn)其動詞用法的留存,如例(11)~例(13)。例(12)中的“一同”指的是“種榆莢的方法與種酸棗”相同,“一同”可以理解為“與……相同,與……一樣”。

    同期,“一同”仍然可以作及物動詞,后面帶體詞性成分。如:

    (14)既而為將麻秋所鴆,臨死,謂健曰:“關中周漢舊都,形勝之國,進可以一同天下,退不失保全秦雍,吾死之后,便可鼓行而西?!苯闹#ā段簳肪砭盼澹?/p>

    (15)吾少離荼毒,百艱備嘗。于喪亂之際,遂為此方所推,才弱智淺,不能一同河右。(《晉書》卷八七)

    例(14)和例(15)中,“一同”之后分別帶賓語“天下”“河右”,“河右”是“河西”的別稱,泛指黃河以西的地區(qū),“一同”在此義為“統(tǒng)一”。

    實詞發(fā)生副詞化的一條重要途徑是進入狀語位置,據(jù)相關史料記載的語言事實看,“一同”自魏晉六朝起句法位置發(fā)生變化,可以出現(xiàn)在謂詞性成分前。如:

    (16)宜從蕩宥,許以自新,可一同放遣,還復民籍。(《南齊書》卷四)

    (17)于是大開賞募,投身赴義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宋書》卷一)

    (18)可曲赦湘、巴二州,凡厥為賊所逼制,預在兇黨,悉皆不問,其賊主帥節(jié)相,并許開恩出首,一同曠蕩。(《陳書》卷二〇)

    (19)金刃重,速剪馬牛毛。二件一同燒作末,敷之血止自然消,皮血便堅牢。(《全唐五代詞》卷二)

    例(16)和例(17)中的“一同”分別對動詞“放遣”和動詞短語“登京城之科”起時間限制作用,《漢語大詞典》(2.0版)援引了例(17),釋為“一齊;一起。表示同時”,我們對魏晉南北朝的語料進行了檢索,僅發(fā)現(xiàn)這2例。例(18)、例(19)是隋唐五代的用例,例(18)中,聯(lián)系前后文,“其賊主帥節(jié)相,并許開恩出首,一同曠蕩”大概的意思是“對其統(tǒng)帥將領,一并開恩,同時寬宥”,“一同”修飾光桿動詞“曠蕩”。例(19)闡述的是在“金刃重”的情況下的處置方法,“如果為兵器所傷很重的話,立刻剪下馬和牛的毛,將二者一齊燒成粉末,然后外敷止血,這樣皮血就堅牢了”,“一同”修飾述補短語“燒成末”??梢?,從魏晉開始,“一同”出現(xiàn)在句中狀語位置,但一直到隋唐,“一同”的副詞用例極少,占強勢地位的是“一同”的形容詞用法。

    宋代,副詞“一同”的用例有所增加。如:

    (20)對柳鳴琴,憑花制錦,小試一同談笑。(《全宋詞·陳著》)

    (21)一同笑,飲千鐘。興何窮。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壽如松。(《全宋詞·晏殊》)

    (22)回到河中府,有一長者姓王,平生好善,年三十一,先喪一妻,后又娶孟氏。前妻一子,名曰癡那;孟氏又生一子,名曰居那。長者一日思念考妣之恩,又憶前妻之分;廣修功果,以薦亡魂。又與孟氏商議:“我今欲往外國經(jīng)商,汝且小心為吾看望癡那。此子幼小失母,未有可知,千萬一同看惜?!保ā洞筇迫厝〗?jīng)詩話》)

    (23)臣昨日嘗具奏札子,千冒圣聰,欲乞先次般妻男云一房來行在,臣今欲乞盡數(shù)勘契一同來行在居住。(《奏乞般家屬札子》)

    以上各例中,“一同”均置于動詞或動詞短語前,表示動作行為的同時性。例(22)的大意是“王姓長者與妻子孟氏商議在他離家經(jīng)商期間,要對癡那(前妻所生之子)和居那(孟氏所生之子)兩個兒子一齊好好看護照料”。例(23)是岳飛寫于拜樞密副史之后,也就是罷兵權(quán)以后乞搬家的札子,“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即當時的臨安府,札子的大意是“他頭一天剛上了札子,請求讓妻子和岳云一房搬來臨安,第二天他再次上札子,希望把全家老小盡數(shù)都搬來臨安居住”,顯示了岳飛當時一種無奈的心態(tài)。至此,“一同”已經(jīng)是典型的時間副詞了。

    到元代,副詞“一同”開始大量運用,其后的謂詞性成分趨于復雜。如:

    (24)把這廝拿住,一壁等三兄弟來,俺一同的問這廝。(《全元雜劇·無名氏·劉玄德醉走黃鶴樓》)

    (25)念小生貧寒之際,以荊釵為聘,遂結(jié)姻親。臨行又蒙岳丈接取母親妻子一同居住,仍贈盤纏赴京,得了頭名狀元。(《全元南戲·柯丹邱·荊釵記》)

    (26)院子,請?zhí)牛写簝赫埲?,一同出來賞玩。(《全元南戲·劉唐卿·白兔記》)

    (27)主公請坐,待眾將來全了時,一同慶功飲酒。(《全元雜劇·無名氏·兩軍師隔江斗智》)

    (28)大哥、二哥,咱一同接孩兒去來。(《全元雜劇·關漢卿·狀元堂陳母救子》)

    例(24)是副詞“一同”的有標用法,我們在元代的語料中共發(fā)現(xiàn)這樣的用例4則;例(26)~例(28)中,“一同”分別修飾連動短語、動詞性的聯(lián)合短語及兼語短語。隨著“一同”在句法環(huán)境中經(jīng)常處于狀語位置,句法功能趨于充當狀語,語義不斷虛化,“一同”的副詞用法逐漸穩(wěn)定,形容詞用法減少。

    與此同時,“一同”的另一個義項“偕同、連同”義也在同期的語料中出現(xiàn):

    (29)今日俺夫人大慈寺中燒香去,左右,收拾轎馬,一同小姐隨侍夫人走一遭去來。(《全元雜劇·李唐賓·李云英風送梧桐葉》)

    “一同小姐隨侍夫人走一遭去來”指的是“在旁伺候的人偕同小姐跟隨夫人去大慈寺燒香”,“同”在此作介詞使用。據(jù)《古代漢語虛詞詞典》(1999),介詞“同”和它的賓語一起,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時所旁及的對象,可譯為“與”“和”“跟”,或仍作“同”。“一同”的這一義項在明清有所見,但與“一同”的副詞義相比,使用頻率較低。

    (30)胡大郎便對小道人道:“只差半子,卻算是小師父輸了。小師父莫怪!”忙忙收起了利物,一同眾人哄了女棋師妙觀到肆中,將利物交付,各自散去。(《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31)襲人只得喚起兩個丫鬟來,一同寶釵出怡紅院,自往鳳姐這里來。(《紅樓夢》第三十六回)

    明清以后,“一同”的副詞用法得以鞏固。如:

    (32)當下王倫叫小嘍羅一面安排酒食,整理筵宴,請林沖赴席。眾好漢一同吃酒。(《水滸傳》第十一回)

    (33)張都管走出門外,叫了興兒一同進去見鄭指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一)

    (34)白臉兒狼說:“你老萬安!這點事兒了不了,不用說了?!闭f著,二人一同出了店門,順著大路就奔了那岔道的小路而來。(《兒女英雄傳》第四回)

    (35)茍觀察帶了大少爺?shù)胶贾菥陀H。喜期過后,回門、會親,諸事停當,便帶了大少爺、少奶奶,一同回了南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十七回)

    “一同”的副詞用法沿用至現(xiàn)代漢語中。如:

    (36)旅葡華僑華人多為浙江人,他們?yōu)槟茉诖汗?jié)前夕看到來自家鄉(xiāng)親人的表演萬分高興,有的華人家庭幾代人一同前來觀看,紛紛贊揚藝術(shù)家們的表演帶來了家鄉(xiāng)的親情和祖國的關懷。

    (37)1月13日,兩姐妹及其嫂子因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一同住院治療。兩姐妹的兄長在她們住院治療前不久死亡。

    三、結(jié)語

    副詞“一同”的演變在句法上表現(xiàn)為:“一同”從先秦開始連用出現(xiàn)是謂詞性短語作謂語,隨著使用頻率的上升和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一同”由短語演變?yōu)閺秃显~。自魏晉南北朝起,其句法功能發(fā)生變化,“一同”開始出現(xiàn)在謂詞性成分之前作狀語。經(jīng)唐宋至元代,“一同”的副詞地位得以穩(wěn)固,以作狀語為主,作謂語極少。語義上,“一同”由“一統(tǒng),統(tǒng)一”隱喻引申為表“全同,一樣”,進而發(fā)展為表示“同時(做某事)”,實詞的性質(zhì)不斷弱化,由具有實在詞匯意義的語言成分逐漸演化成一個意義較虛的語言成分。

    [1]董秀芳.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陸儉明,馬真.關于時間副詞[A].現(xiàn)代漢語虛詞散論(修訂版)[C].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3]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教研室.古代漢語虛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朱德熙.自指和轉(zhuǎn)指[J].方言,1983,(1).

    (王靜 上海電機學院高職學院 200135)

    猜你喜歡
    副詞狀語短語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詞“好容易”及其詞匯化成因
    狀語從句熱點透視
    as引導狀語從句的倒裝語序
    在狀語從句中探“虛實”
    狀語從句
    副詞和副詞詞組
    宜黄县| 日喀则市| 南陵县| 稻城县| 河曲县| 汉阴县| 磐石市| 武夷山市| 千阳县| 宿州市| 修武县| 怀宁县| 宝丰县| 当阳市| 周口市| 东兰县| 灌阳县| 四川省| 临沧市| 鹿邑县| 绥中县| 棋牌| 宜君县| 长汀县| 凌源市| 普格县| 济阳县| 清水河县| 汽车| 红河县| 濮阳县| 安西县| 卢湾区| 蒙自县| 麻阳| 黄陵县| 禹城市| 任丘市| 来宾市| 普格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