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心
隨著智能手機的迅速興起,微信紅包已經(jīng)成為時代的新風潮,不僅在成年人之間極度盛行,小學生群體中也刮起了微信紅包風。據(jù)相關(guān)媒體報道,一名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就讀的某小學班級的QQ群里,居然有十幾條孩子們發(fā)的紅包,金額從幾元錢到上百元不等。孩子的錢從何來?會不會帶來孩子的攀比之風?一時,引起廣大家長乃至社會的熱議,輿論熱度呈現(xiàn)持續(xù)上升態(tài)勢。
正面效應(yīng)
◆孩子接觸點“時代元素”也無妨
劉敏(職員,媽媽):隨著新型互聯(lián)網(wǎng)交易方式的出現(xiàn),微信紅包已經(jīng)成為新的支付和交流方式,比如親友之間表示感謝發(fā)個紅包、表達祝福發(fā)個紅包。誠然,社會的日新月異影響著孩子,我們的言行舉動也給孩子不小的沖擊,于是他們也會效仿成人的做法,和同學之間發(fā)個微信紅包。由于微信有著不可替代的便捷高效,每當女兒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總會把難題第一時間拍下來放到同學群里,大家集思廣益討論得熱火朝天,不一會兒難題就迎刃而解。每每這時,女兒就會發(fā)個幾毛、幾元零花錢的紅包,讓群里的同學搶得不亦樂乎,既表達了內(nèi)心的謝意,又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可謂一舉兩得。自從加入同學群后,女兒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提高了不少??萍荚诎l(fā)展,社會在進步,孩子接觸點“時代元素”,可以吸收新鮮的活力,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緩解學習壓力的“新源泉”
陳東(公務(wù)員,爸爸):在這個名副其實的多媒體時代,孩子玩微信發(fā)紅包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就拿我們家長來說,在同學群或是同事群里搶紅包,總是興致勃勃,哪怕是幾毛錢,也會搶得熱火朝天,這是源于人們微妙的心理所致。對于孩子來講,同樣如此,他們也想從紅包游戲中獲得一點刺激感和興奮感。周末或閑暇時,兒子和同學也會在群里發(fā)紅包、搶紅包,盡管錢數(shù)不多,但意義非凡,有時是發(fā)給生病同學的“安慰包”,有時是發(fā)給優(yōu)秀同學的“獎勵包”,有時是發(fā)給落后同學的“加油包”。自從班級群里有了這樣的活動,惡性競爭的火藥味少了,共同進步的溫情味足了,尤其是兒子的學習狀態(tài),明顯少了焦灼多了自信??磥?,微信紅包對緩解同學們的學習壓力療效顯著??!
負面影響
◆炫富心理不容小視
趙琴琴(教師,媽媽):當我得知兒子的班里流行起發(fā)微信紅包時,心里著實吃了一驚,但更令人始料未及的事情還在后面。兒子班里有個叫林明的同學,家里經(jīng)營著幾個工廠,經(jīng)濟條件十分優(yōu)越,出手便相當闊綽,幾乎每次都發(fā)上百元的紅包,有次周末兩天時間發(fā)了上千元紅包?!巴郏⊥梁?!”“天啊,有錢就是任性!”“這年頭,就是拼錢的時代!”群里的同學一邊興高采烈地搶,一邊津津樂道地大發(fā)感慨。其實,林明同學之所以出手如此大方,都是“炫富心理”在作怪,一心想在同學面前“擺闊氣”。這看似是林明同學的個體行為,其實影響到了兒子和班里所有的孩子,無疑是在宣揚浮躁功利的價值觀。如果小小年紀的孩子都掉進物質(zhì)的“泥潭”,今后的人生之路又怎能走得陽光、正直呢?
◆不勞而獲沉迷其中
王曉磊(職員,爸爸):“老爸,我今天搶了六十多元紅包”“哇,搶紅包的感覺好美??!”當女兒不停地炫耀自己搶紅包的杰作時,我就頓感大事不妙,孩子陷入微信紅包的漩渦了。果不其然,班里的不少孩子都對搶紅包著了迷,課堂上不時走神,學習上嚴重分心。從孩子的視角來看,不費吹灰之力,幾分鐘就能搶到紅包,真是“天上掉了餡餅”。事不宜遲,我對女兒進行了嚴肅的教育,告訴她搶紅包只是生活中的游戲,千萬不能與學習混在一起,充其量是茶余飯后的消遣罷了。如果一心想著“搶紅包”,那就等于愚蠢地“守株待兔”,最終后悔莫及的還是自己。
◆攀比風氣觸目驚心
張子樂(單親媽媽):最初,兒子借用我的智能手機給同學發(fā)紅包時,我并沒十分在意,總覺得是孩子喜歡的小娛樂??珊髞硪徊樾庞每ǎ潭淌畮滋鞎r間兒子竟花費了六七百元。我厲聲批評兒子,他竟?jié)M不在乎地回答,“班里的大款多的是,幾元錢怎么拿得出手?”接著,他列舉了班里備受歡迎的“小土豪”,還聲稱自己是“貧農(nóng)”一枚??磥?,微信紅包的盛行已經(jīng)形成了校園里的新型攀比,嚴重侵蝕著學生稚嫩的心靈,影響著學生健康的人生觀,如果不及時懸崖勒馬,后果真是不堪設(shè)想。
專家視點
◆引導孩子合理使用微信紅包
田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當前小學生的微信紅包現(xiàn)象愈演愈烈,著實需要正確引導。首先,家長要與孩子做到良好溝通,切莫一刀切地苛刻制止,應(yīng)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孩子意識到微信紅包的意義和危害。尤其要把握物質(zhì)的度,千萬不能以此炫耀、斗富,應(yīng)該自覺地抵制不良的攀比心理和行為。其次,家長要指導孩子如何合理地使用微信紅包,使其成為互幫互助的“感謝包”、激勵上進的“喝彩包”、表達心意的“祝福包”、增進感情的“友誼包”。只有這樣,才能揚長避短,讓微信紅包成為助力成長的催化劑。
◆做好勤儉節(jié)約的榜樣
陳萌萌(家庭教育指導師):儉以養(yǎng)德是古樸的傳統(tǒng)美德,在物質(zhì)水漲船高的今天,同樣受用。在微信紅包的誘惑下,“亂花漸欲迷人眼”,但我們要給孩子以清醒的教育和及時的引領(lǐng)。家長不妨先做孩子的一面鏡子,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從生活細節(jié)著手,從細微之處著眼,教育孩子懂得愛護財富,合理分配開支。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改變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自然也不會以微信紅包的方式鋪張浪費了。
◆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
劉明軒(中小學教育專家):教育孩子遵循“重精神,輕物質(zhì)”的準則,真正的關(guān)愛不是一味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而是積極關(guān)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很多時候,孩子隨意發(fā)微信紅包,就是空虛無聊的心理所致,也是浮躁生活的折射。節(jié)假日里,帶領(lǐng)孩子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從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中感受樂趣,就會獲得不一樣的體驗,這是微信紅包以及任何高科技手段遠遠不能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