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孝明
(杭州市富陽區(qū)大源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浙江杭州 311421)
?
做“多心”家長,育“全面”幼兒
董孝明
(杭州市富陽區(qū)大源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浙江杭州 311421)
摘 要:孩子的表現(xiàn)與家長心中所設(shè)想的差距越來越大,隔閡也越來越大。家長在生活中要做一個“多心”人:以孩子的眼為眼,以孩子的心為心,使孩子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guān)鍵詞:心育 成長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xué)校;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做一個理想的好父母使孩子全面發(fā)展是每個家長的夢想,家長們也都費盡心思。有的家長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可卻使孩子變得自私自利;有的家長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可卻使孩子變得放任不羈;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排滿了所有的時間,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使孩子失去了童真、童心、童趣。[1]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可以和教師一樣擔(dān)任各種角色
真誠,很多的家長在和自己的朋友相處時,都會以真心相待,把別人的事當(dāng)成自己的事,把別人的痛苦憂愁當(dāng)成自己的痛苦憂愁,因為,這就是做朋友之道。當(dāng)家長真誠的對待孩子的同時,能讓孩子在體會中也同樣的去對待他的同伴。
1.說話算話——取得信任
信任對方是相處的基本條件,如果互不信任,那么兩人的相處也就算不上是朋友。同樣地,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同時,也需要得到孩子的信任,而信任對方的最基本條件就是說話算話。如果,家長經(jīng)常在敷衍孩子的話,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越來越不信任你,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就越來越渺小。
2.實事求是——毫無掩飾
在和孩子的相處中,說話算話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承諾,那么對待孩子實事求是就需要家長的勇氣,這也是一種美德。家長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也不能因為孩子小就加以隱瞞,作為孩子來說,他也有知情權(quán)。實事求是很簡單,它不需要隱瞞也不需要掩飾,當(dāng)家長和孩子實話實說的時候,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2]
3.良好溝通——打開心門
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同樣需要溝通,通過溝通知道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知道孩子的所需,從而走進孩子,明白孩子。因此,以真誠之心待孩子,把孩子當(dāng)成是自己的朋友,孩子也將會收獲同樣良好的品格。
賞識,是一種態(tài)度,讓人感動,是一股力量,讓人奮進。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更需要家長用一顆賞識之心去看待孩子的游戲,參與孩子的游戲,成為孩子游戲中的良師益友。
1.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是一群有思想有個性的個體,他們不是一包洗衣粉,一架冷冷地機器,無聲的植物。他們的想法五花八門,他們的思維難以捉摸,許多的奇思妙想都會在他們的腦袋中蹦出。
可縱觀現(xiàn)在,很多的家長都不給孩子一個‘說’的機會,更缺少一份‘聽’的耐心,以至于讓父母覺得越來越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孩子越來越有代溝了。當(dāng)家長在陪伴孩子游戲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主,多聽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來決定玩什么樣的游戲,該怎么玩,父母只是這個游戲中的參與者,而不是幫著孩子做決定的引領(lǐng)者。
2.理解孩子的做法
在和孩子的接觸中,常常會遇到很多讓家長無法理解的事情,比如在畫畫時,前一秒還看到畫紙上畫著漂亮的輪船,可下一秒,他就把這艘輪船給涂黑了;又或是孩子哭鬧著好幾天才得到父母的同意,給買了一輛新式的汽車,可才玩了沒多久,就把汽車給拆了,零件滾的到處都是;有時,孩子又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把牛奶往魚缸里倒,往花盆里倒……
當(dāng)看到這樣的情景時,大部分的家長都會火冒三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孩子一頓再說,根本就不會平心靜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只是一味地認(rèn)為孩子太愛玩了,太調(diào)皮了,也太不懂事了,因而會做出一些沖動的舉措。這樣的教育,根本就達不到成效,即便是孩子的哭聲達到呼天喊地的境界,他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下次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此時,需要的是家長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敏感地察覺孩子的需要,積極地鼓勵孩子的探新精神,并適時地給予指導(dǎo),參與其中,激發(fā)孩子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1.放下身段親近孩子
很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有著強烈的唯我獨尊觀念。家長說一就是一,不容許孩子說二;家長說對就是對,說錯就是錯,不給孩子辯駁的機會;家長說這樣做,就得這樣做,不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希望得到平等的對待,當(dāng)家長做錯時,也想聽到家長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發(fā)號施令者,只要家長能放下身段就能親近孩子,與孩子的關(guān)系更密切。
2.改變策略走進孩子
孩子是愛玩的,她需要能陪著一起玩的伙伴,可如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齡的玩伴,此時,就需要家長做孩子的玩伴,陪著孩子一起玩。
孩子是簡單的,也是很容易滿足的,只要愿意陪著一起玩,便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玩,并不是簡單地陪在孩子身邊看孩子玩,而是要參與其中,在游戲中和孩子互動,在游戲中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感知孩子的真實想法。[3]
3.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曾聽到過有位教育家說過這樣的話:“你讓孩子好過,孩子也會讓你好過。你不讓孩子好過,孩子也不會讓你好過。”同樣地,當(dāng)你以謙卑的心在和孩子相處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也學(xué)會了謙卑,并同時還擁有了勇于承認(rèn)錯誤、肯定別人優(yōu)點等一些好的品質(zhì)。這樣的好品質(zhì)并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管”出來的,更不是“教”出來的,乃是通過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而然地學(xué)會并運用、掌握的。
感恩的心不僅要帶給孩子,做他們的開荒者,作為家長更需要給予自己一顆感恩的心。不僅要對自己的父母進行感恩,還要對自己的親朋好友進行感恩,對同事、領(lǐng)導(dǎo)進行感恩,更要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感恩:感謝孩子給了自己一個為人父、為人母的機會,感謝孩子給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chǔ)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論的現(xiàn)時代作用》現(xiàn)代教育科學(xué)(小學(xué)教師)2010年4期.
[3]陳幗眉.學(xué)前心理學(xu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