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海市白水中心小學 陳啟裕
朗讀,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探析
福建省龍海市白水中心小學陳啟裕
朗讀對小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尤為重要。引導小學生飽含情感地朗讀課文,有助于孩子們進一步感知、感悟課文,更好地理解作者蘊含在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朗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影響,積極采取有效教學措施,提高學生朗讀能力,教會學生朗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朗讀情感,真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中國古人早就對朗讀的益處做了精辟的概括和總結。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大聲地朗讀可幫助其正確地發(fā)音、識字,同時有助于其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和蘊含的中心思想,領會作者當時的情感,領悟語文基本的表達方法。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輔助學生識字、寫作、口頭表達能力得到綜合提高的良好途徑。朗讀,作為一種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重視。
朗讀是一種最基本的閱讀方式,其教學的方法主要是“口授耳聽”。小學生語文知識基礎和閱讀能力水平有限,教師的精準、富有感情色彩的范讀,不僅能為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也能讓學生通過教師的閱讀,深刻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課文所體現(xiàn)的思想和情感,并與作者產生共鳴。如果教師再能將自己對文本獨特的理解貫穿于其中,進行獨具匠心的教學活動設計,則更能使范讀達到更高一層的境界。
首先,以聲傳情,激發(fā)興趣,提高能力。精彩的范讀,往往能夠透過聲音傳遞情感,形神兼?zhèn)?,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文本的內容,而且使學生受到教師情緒的感染,達到與教師、與作者的情感的共鳴。這樣,學生會表現(xiàn)出一種情感沖動,產生了一種也想朗讀課文的興趣,也有助于解決學生在朗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向老師學習如何使用好普通話、語調的抑揚頓挫、邏輯重音的突出、節(jié)奏的快慢、讀書姿勢、習慣等。
其次,以聲傳情,輔助理解,培養(yǎng)語感。教師深情地范讀,將課本中靜態(tài)的文字變成了一個個多姿多彩的有聲畫面,使學生能夠形象地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在語言描述的情境中,盡情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
只有掌握了扎實的朗讀技巧,才能進一步地展開有感情地朗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小學生的朗讀技能的指導,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的基礎技能,培養(yǎng)學生把握課文朗讀的情感基調。朗讀技巧主要包括語速、停頓、重音、情緒四大方面,不同類型的文章在朗讀過程中其技巧的把握各有不同,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朗讀技巧,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能夠靈活運用及控制。朗讀技巧包括速度、停頓、重音、情緒等四個不同方面,文章的類型不同,朗讀技巧也會不同,這就需要學生掌握后能夠靈活運用,在朗讀過程中能夠活學活用。首先,學生朗讀一篇文章之前,先要通過全篇默讀來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從而避免朗讀過程中再產生磕磕絆絆的現(xiàn)象。學生在朗讀訓練時,教師需要注重糾正字詞的正確讀音,引導學生根據文章內容,掌握好語速和停頓。必要時,教師可有選擇性地節(jié)選出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或是最具情感特色的段落,讓全班學生逐字逐句重點朗讀,并給予技巧指導,從而使學生打下扎實的朗讀基本功,為實現(xiàn)有感情地朗讀作好必要準備。
目前,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有一部分教師只是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但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只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使整個朗讀教學效率不高,大部分學生不能有效地掌握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也無法有效結合感情將課文朗讀出來。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應在教學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通過流暢、準確的語言把課文里蘊含的情感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要注重對課文中的情感節(jié)奏要準確有效地講述出來,這樣才能使學生徹底地掌握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可以這樣說,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對文本感情的把握,是完全取決于教師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和掌握,只有教師深入地剖析文本內容,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予以總結,然后經過語言修飾才能將其完美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通過教師的課堂敘述,較好地掌握課文內蘊含的情感。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輻射效應,將教師的范讀和學生的情感朗讀進行有機結合,采用集體朗讀、分組朗讀、個別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各種朗讀形式。集體朗讀能夠帶動全班同學參與,并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朗讀效率;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適當安排自由朗讀??梢约骖櫟綄W生的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做個別指導,幫助解決朗讀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遇到的朗讀障礙;還可以讓學生個人或分組進行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注意力、理解能力、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輪流讀某段文字,只有集中注意力,聽其他同學朗讀,才能及時準確地接讀下去,養(yǎng)成邊聽邊想邊記的好習慣,并學會正確客觀地相互評價;對記人記事體裁人物較多的課文,還可以運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
總之,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語感。豐富多樣的朗讀教學形式,讓學生熱愛朗讀,善于朗讀,從朗讀中得到感悟和收獲。朗讀教學方法也有很多,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工作中進行總結與探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朗讀教學方法,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殷中杰.朗讀手段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J].科技信息.2011(7)
[2]李小衛(wèi).讓朗朗書聲充滿校園——再談朗讀教學的意義與方法[J].甘肅科技. 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