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希堯
(作者單位:上海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
?
延時攝影的拍攝技巧
姜希堯
(作者單位:上海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
摘 要:延時攝影是一種目前比較流行的攝影藝術展現(xiàn)方式,通過間隔拍攝的方法,壓縮景物在時空中的變幻。在不改變景別的情況下,利用光影的變化和景物的變化得到成百上千張細微變化的定格畫面,在轉變成連續(xù)的視頻畫面,帶給人特別的視覺體驗。當前,延時攝影已經(jīng)成為一種很常用的且效果豐富的畫面處理方式。關于延時攝影的技巧有很多,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摸索出一套較為完整的延時攝影技巧。
關鍵詞:延時攝影;曝光控制;快門線控制;間隔時間
隨著單反相機和微單相機的逐漸普及,一種特別的攝影技巧成為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新寵,這就是延遲攝影。延時攝影(Time-lapse Photography),是一種將時間壓縮的拍攝技術。拍攝一組相同間隔時間的照片,通過后期軟件將成百上千張照片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段完整的視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空間的壓縮,把幾分鐘、幾小時甚至是幾天、幾年的過程壓縮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內,用視頻的方式來展現(xiàn)。
延時攝影適用于城市風光和城市生活、星空天文、自然景物、建筑制造、生物演變的拍攝等,創(chuàng)造出一種在現(xiàn)實生活中肉眼無法體驗的奇妙視覺感受。
在拍一段延時攝影前,需要準備一些什么樣的設備?首先,需要最基本的器材,主要是相機、三腳架這兩個是最基本的條件;其次,需要一些輔助器材。例如,定時快門線、延時軌道、鏡頭濾鏡、赤道儀等。
一部可靠的相機和一個穩(wěn)定的三腳架是拍攝延時攝影最基本的保障,尤其是三腳架,延時攝影的拍攝需要穩(wěn)定的平臺,任何晃動都會造成后期視頻畫面抖動。三腳架可以保證拍攝畫面的穩(wěn)定。對于大范圍位移拍攝時,三腳架更是不能缺少。而定時快門線也是延時攝影必不可少的器件,使用相機拍攝延時攝影的時候,需要等時間間隔拍攝一系列照片,不太可能完全用手按動快門。很多相機不具備間隔拍攝的功能,這就需要使用外部定時器了,一些功能強大的外部定時器甚至還包括了遙控相機快門和光圈的數(shù)值,這使得延時攝影變得更加方便。
在拍攝延時攝影時,往往需要追求一種鏡頭移動的效果,模仿視頻拍攝中“推、拉、搖、移”的技法,這就需要一個裝有步進電機與快門控制器的攝影軌道,通過精密的電子和機械控制,使相機每拍攝一張照片便在軌道上移動一定距離,達到移動拍攝的目的。大自然的光線千變萬化,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這時需要鏡頭濾鏡。一般來說,延時攝影最常用的兩種濾鏡分別為:ND濾鏡,用來過濾光線減低鏡頭進光量;漸變?yōu)V鏡,用來壓住天空中過于亮的區(qū)域。在拍攝星空的時候,專業(yè)的赤道儀也是必不可少的攝影配件,利用赤道儀追蹤星星的運動軌跡并保持與之同步,在拍攝星空時可以拍出天不轉地轉的效果。
在拍攝延時攝影前,需要了解一些相機的基本數(shù)據(jù)調節(jié),首先,確定曝光模式,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拍攝延時攝影一般都會采用手動曝光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M檔曝光模式,因為手動曝光模式可以保證得到的每一張照片都能取得一致的曝光,使最后的視頻平滑過渡,不至于產(chǎn)生閃爍的效果。其次,對焦和白平衡的控制,在延時攝影的自始至終,我們采用的對焦方式一定是手動對焦,因為自動對焦在拍攝每一張照片時都會進行一次對焦,導致每張照片拍出來的焦點不一樣,有時甚至還會出現(xiàn)虛焦的狀況,而手動對焦則沒有這樣的缺點。同樣在白平衡的選擇上,我們也會選擇手動白平衡,因為如果是在自動白平衡的狀態(tài)下,由于環(huán)境中光線的變化非常頻繁,特別是早晨和傍晚時分,每分鐘的色溫都在變化,這樣拍出來的照片色溫會非?;靵y,給后期制作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在拍攝延時攝影時,必須選用手動白平衡,固定住白平衡的設置,這樣拍出的照片能得到一個統(tǒng)一的色溫,后期合成的時候能節(jié)省很多時間。
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光圈和快門的數(shù)值如何設定。光圈的設置不要過大或者過小,我們拍延時攝影一般都是大景別的畫面,過大的光圈會使景深變淺,導致部分畫面清晰度不夠。而小光圈雖然能得到大景深,畫面清晰范圍夠大,但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光線的衍射,所以把光圈數(shù)值設定在F8左右是比較合適。
快門的設定是延時攝影中最重要的,一般在確定所拍環(huán)境的光線下,先確定光圈數(shù)值,然后再去調節(jié)快門的數(shù)值。例如在天氣晴朗的白天,通常使用的光圈數(shù)值為F8,ISO(感光度)選擇100;這樣的設定使得快門速度一般不會低于1/250秒,通常可以把運動的物體拍成凝固狀態(tài)。但這樣的快門數(shù)值來拍攝人流或車流之類高速運動的物體還是顯得過快了。當我們將這樣的快門速度拍攝的圖像通過后期合成為一段視頻時,會發(fā)現(xiàn)視頻里的人流和車輛出現(xiàn)一跳一跳的感覺,讓人看起來非常不舒服。這是因為通過定格圖片合成的視頻缺乏運動感。如果我們在看一些其他視頻的時候,在畫面運動時,按下暫停按鈕,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的畫面并不是靜止的,而是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通常,我們把這種模糊的效果稱為動態(tài)模糊。所以在觀看正常的動態(tài)畫面時,人的眼睛會忽略這種模糊,但是當每一張圖片都是靜止的定格畫面,再把它們連成視頻時,看起來會非常不自然。所以,我們在拍攝延時攝影照片時,可以考慮降低快門
的速度。這時候,前面提到的ND濾鏡就有用處了,ND濾鏡的作用就是減少光線的通光量,把快門的速度降下來,使移動的物體能夠產(chǎn)生一種模糊的效果;同時,由于通光量的減少,可以增大光圈,避免光圈過小帶來的弊端。
當然快門速度也并非是越慢越好,如果拍攝的運動物體過于模糊了,也會讓人覺得非常不舒服,甚至淡化主體的動作。要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還是要靠多拍多觀察來決定,但是我們在拍攝戶外星空時,通常會選擇長時間曝光的模式,但是太長時間的曝光會拍出星軌,形成拖尾現(xiàn)象,可以參照星空四百法則來設定快門速度,也就是用400除以焦距的數(shù)值,快門速度只要不超過這個數(shù)值一般就不會有拖尾現(xiàn)象發(fā)生。此外,還要控制拍攝的間隔時間,如果間隔時間太長的話,視頻看起來顯得不連貫。所以如何選擇一個恰當?shù)臄?shù)值,還需要依靠自己平時的拍攝經(jīng)驗,最好能多拍幾張查看一下,選擇一個滿意的圖片效果,記下所設定的數(shù)值再進行拍攝。
有一些圖片的拍攝不需要模糊的效果,例如在拍攝一段花朵開放的過程,就要求保證每張圖片都要清晰,我們只需要固定一個機位,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拍一張,幾天內拍攝完成花卉開放的整個過程,然后進行視頻整合,得到一段完整的花卉開放視頻。
以下是一些在不同環(huán)境的情況下拍攝延時攝影間隔時間的設置數(shù)值,可以供大家參考;大風天快速移動的云,快門速度2~4秒;慢速的云,快門速度5~10秒;太陽投影在地面上移動的影子,快門速度10~15秒;太陽在晴朗天空中,快門速度15~25秒;星星在天空中運行的軌跡,快門速度10~40秒;城市的人流車流,快門速度2~5秒;花卉植物生長的狀態(tài),快門速度30分鐘~2小時。但是這些間隔時間并沒有固定的標準,還是需要在實踐拍攝中積累經(jīng)驗,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時間間隔。
在延時攝影中從白天到晚上的過渡效果拍攝,是延時攝影中最難拍攝的內容之一,因為從白天到晚上的光線變化非常巨大,所以很難獲得從白天到晚上曝光平滑漸變的效果。通常我們會采用以下3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第一種方法是使用光圈優(yōu)先的拍攝方式,設定光圈數(shù)值不變,快門速度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光線的變化自動調整,但是這樣拍攝的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如果要得到理想的平滑過渡效果,一般會采用內置軟件,例如,使用第三方固件 Magic Lantern安裝到相機里,來控制相機的曝光,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二種方法。第三種方法是采用外部間隔控制器,常用的有Little Bramper或Promote這兩個外接設備,通過設置也能得到一個平滑過渡的拍攝效果
在后期合成時,經(jīng)常會遇到合成后的視頻抖動,尤其是位移比較大的照片合成。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后期的合成軟件進行穩(wěn)定修復,常用的后期軟件是Adobe After Effects(AE)。AE有一個功能叫做Warp穩(wěn)定器,這個功能可以自己分析圖片背景、尋找關鍵點,自動進行穩(wěn)定分析和畫面匹配裁減等功能。另外,安裝一些AE的插件也能很好地解決畫面閃爍的問題,如GBDeflicker和Boris Continuum Complete這兩個插件,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去畫面閃爍的效果也相當好。
最后分享幾個拍攝延時攝影的要點。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穩(wěn)定住相機的三腳架,有一點晃動,會給后期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前期能做到最好,會給后期帶來非常大的方便,也有利于出片質量,還要準備好充足的電池和儲存卡,延時攝影一般需要幾十分鐘、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所以一定要根據(jù)拍攝的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準備不充分,一旦失敗從頭再來的話,會錯失拍攝的最佳時機。同時,要注意對機器的保護,延時拍攝時一定注意看管好照相機,避免曝曬和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