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蘇州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大專無機化學教學困境與對策探討構建
周彬
(蘇州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有關調查數據結果顯示,當前大專無機化學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首先闡述了大專無機化學教學面臨的困境,然后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總結相關的具體方法與措施,希望可以起到參考作用,幫助大專無機化學教學能走出困境。
大專;無機化學;教學困境
無機化學屬于大專印刷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在以后印刷工藝化學知識的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因此,必須重視大專無機化學的教學工作。當前,由于各種原因,無機化學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1.無機化學內容龐雜,學生學習興趣低
無機化學主要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基礎理論部分,一個是元素化學部分。大專無機化學教材內容涉及面廣,知識繁瑣,為了在有限的課時中完成任務,教師一般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訓練思維中起到作用,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的積極性無從發(fā)揮,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久而久之不僅失去了對無機化學專業(yè)的興趣,而且降低了教學的效果。
2.學生無機化學基礎差,信心不足
當前,隨著大專院校的進一步擴招,分數線不斷下降,導致學生綜合素質不高。比如,不會計算化合價,不知道怎么列化學式等。調查表明,這些學生大部分在初中階段就沒有打好基礎,自然在大專無機化學中困難重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認為自己本身在化學方面就沒有優(yōu)勢,從而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
3.學生沒有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缺乏積極主動性。同時,由于化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很多學生在教學中依附于教師,懶于動腦、動手,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容易產生退縮、懼怕的心理,或者立馬求助于教師。除此之外,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是敷衍了事,以完成任務、交差為目的,學習興趣低下,實際運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1.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其對無機化學的興趣
化學知識的內容非常豐富,教師不能將課堂教學作為知識傳授的唯一手段,而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利用現(xiàn)代計算機工具查找知識,以便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尋與環(huán)保相關的知識,包括風力發(fā)電、綠色食品、防水材料,以及清潔能源等。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學到的知識,寫一篇小論文,并與其他學社進行交流、探討。以上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獲取資源、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無機化學的興趣。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注重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安排不同的教學策略。比如,對于比較簡單的章節(jié),如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大綱學習,然后練習題目。之后,教師對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檢查,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的點撥和指導。教學結束之后,讓學生自己查找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資料,了解生活中容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例子,比如廚房中生銹的鐵鍋,放置時間久的塑料會發(fā)生老化等。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比如討論法、演示法、提問法等。同時,在教授新課的過程中,可以對舊知識進行回顧,并引導學生找出存在的聯(lián)系,以便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3.激發(fā)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化學教學中,實驗的內容占到很大比例,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不但激發(fā)了對化學知識的興趣,而且使教學具有更大的針對性,防止學生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時,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以提高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綠色經濟鏈”的實驗當中,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也有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實驗評價。傳統(tǒng)評價以教師為主導,隨意性比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正確反映出學生在實驗中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標準,采用單元評價的方式,進行多樣性的考核。比如,在綠色經濟鏈實驗中,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包括熔點、折射率、轉化率等。實踐表明,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才能正確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這樣的評價結果才更加客觀、有效。
當前,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化學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對以后的學習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專無機化學教學的困境,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對化學學習缺乏興趣,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沒有信心、動力,針對以上問題,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然后提出具體解決的辦法。
[1]司道文.改革操作性實驗的考核機制,推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提升[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17).
[2]葉漢俠,周旭章,馬立孟.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研究與改進[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0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