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玉(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 遼寧錦州 121000)
?
現(xiàn)代漢韓語社交稱謂對比
姜春玉
(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 遼寧錦州 121000)
摘 要:社交稱謂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不同國家的社會思想觀念和社會關(guān)系,對漢語和韓語之間社交稱謂進行研究有利于促進兩國之間的交流和來往,同時也能有效的促進語言的進步和發(fā)展。本文就對現(xiàn)代漢語和韓語社交稱謂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全方面的對比,討論現(xiàn)代漢語與韓語社交稱謂之間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舉例分析。
關(guān)鍵詞:現(xiàn)代漢語 現(xiàn)代漢語 社交稱謂 對比研究
社會稱謂是語言中一種重要的符號,也是稱謂語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漢語和韓語之間由于地域的差異和文化的差異,所以在很多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社交稱謂方面,在具體運用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對漢語和韓語的用法進行對比研究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增進對互相的了解,避免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
1.漢語的社交稱謂概念
漢語中的社交稱謂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交往的時候根據(jù)人的社會關(guān)系或者社會地位而運用的稱謂,一般情況下是對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guān)系的一種默認。
2.韓語的社交稱謂概念
在韓語中的社交稱謂是依照對方的社會地位、年齡和性別等條件來選擇不同的稱謂,同時還與場合有很大的關(guān)聯(lián),在不同的情況下稱謂的用法也不同。所以韓語的稱謂在使用上要比漢語更為復(fù)雜[1]。
1.漢語社交稱謂的分類
漢語的社交稱謂第一種分類的方式是擬親屬稱謂、職業(yè)職務(wù)社交稱謂、泛稱社交稱謂。第二種分類的方式為零稱謂語、擬親屬稱謂語、通稱稱謂語、職業(yè)稱謂語和姓名稱謂語五種[2]。
2.韓語社交稱謂的分類
韓語社交稱謂的分類與漢語稱謂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可以將漢語的社交稱謂分為仿親屬稱謂和身份稱謂兩種。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很多的相關(guān)學者又將這兩種進行了詳細的分類。
1.姓名謂語的對比
一般情況下,在認識的人見面的時候,會互相稱呼對方的姓名,所以姓名謂語是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會用到的稱謂語類型。在漢語中使用姓名謂語的時候,一般會有兩種形式的用法,包括只叫對方的名字,或者叫對方的全名。只叫名字的形式會增加一種親近感,但是這種用法一般局限于關(guān)系比較密切的家人、朋友、同事之間。全名的叫法有的時候還被用于比較正式的場合中,能夠讓氛圍更加嚴謹和嚴肅。另外,姓名稱謂在使用中也經(jīng)常與其他稱謂語相連接使用,變成一種復(fù)合型的稱謂。例如“李先生”“王女士”“張經(jīng)理”等等,一定程度上表示一種尊敬的感覺。
在韓語中使用姓名謂語的時候,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來使用。在關(guān)系比較親近的平輩之間或者在叫晚輩的時候,一般會直接叫對方的名字。但是對于長輩或者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在這種情況的時候一般都會在其成為之后添加一種敬語詞匯“?”,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另外,在交流的過程中,想要表示對年老的人和地位比較低的人表示親切,也可以在姓名謂語之后添加擬親屬稱謂,這種用法與漢語之間有一定的相同之處?!?? ????”(飯店阿姨),“?? ???”(鄰居奶奶)等等,雖然交流的人之間沒有親屬關(guān)系,但是添加擬親屬稱謂會讓關(guān)系更加親近[3]。
2.職業(yè)謂語的對比
在漢語中,職業(yè)稱謂的用法一般為“姓”加上“職位名稱”或者是直接稱呼職位名稱,包括“李醫(yī)生”“姜老師”“吳廚師”等等,但是有一些職業(yè)稱謂只能使用直呼職位的方式,例如很多的營業(yè)員、保姆、飛行員、空姐等等。另外,職業(yè)稱謂中還可以使用“姓名”加上“職業(yè)名稱”的形式,例如“張偉老師”“李明醫(yī)生”等等,但是這種用法的使用情況很少。
在韓語的職業(yè)稱謂使用中要更加復(fù)雜,一般情況下,后輩不能單獨直呼前輩或者地位較高人的職位名稱,而是要在前輩職稱后面添加一個敬語的后綴,十分注重等級和身份的區(qū)分。例如“? ???”(金老師),“? ???”(洪副局長)等等,一般來說就是將對方的“姓”加上“職位”再加上表示敬語的后綴詞“?”,這才是一種比較禮貌的用法。在同輩之間,或者對晚輩稱呼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姓名”加上“職位名稱”的方法來稱呼,例如“? ?? ??”(李俊秀醫(yī)生),但是這種用法的使用頻率也較低。另外,如果想要表示一種親近的感覺的時候,一半是對職位較低的人員都不會使用職位稱呼的方法。例如在對服務(wù)員進行交流的時候,韓語中一般會使用“????”(阿姨)或者“??”“??”(姐姐)來進行交流。
3.通稱謂語的對比
在漢語中使用通稱謂語通常都是比較陌生的人之間的交流當中,例如“小姐”“先生”“師傅”“美女”等等。但是韓語中的通稱謂語比較少,一般為“???”(老師),“????”(阿姨),“???”(大叔)等等。其中老師一詞不僅可以指真正的老師,還可以指在某一領(lǐng)域上有很好的成績的人。阿姨和大叔一般就指年齡比較大的長輩。對于年齡看起來比較小的一般可以稱為“??”(姐姐)“??”(哥哥),這樣的稱呼可以迅速拉近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
4.親屬謂語的對比
在漢語的擬親屬稱謂語在使用的時候,一般是要在親屬成為之前添加“大”“老”“小”“二”等詞語,例如“二姨”“三姑”“大姥姥”等等,直呼長輩姓名的方式是十分不禮貌的行為,在這一點上,漢語和韓語之間是相同的。
在韓語的使用中,擬親屬稱謂語中的稱謂語漢語大致相同,但是也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對“哥哥”的稱呼上,男生的用法就是“?”,而女生的用法就是“??”。再如“嫂嫂”一詞的運用上,男生的叫法就是“??”,而女生的用法是“??”。
5.零稱謂語的對比
漢語中的零稱謂語在使用的時候一般是在不知道交流對象的身份、年齡和職業(yè)的時候,還有的時候是表示自己對對方的不友好、不開心、不歡迎等等情況,而使用的稱謂。例如“喂”“哎”等等。
韓語中的零稱謂語在使用的時候主要是希望交流的順利進行,一般會使用“????”(喂),“?”(那位)等等。
結(jié)論:由于中韓兩國地理位置原因,讓韓國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部分,尤其是在社交稱謂中表現(xiàn)的十分明顯。將現(xiàn)代的漢語和韓語之間的社交稱謂語言進行全面的對比分析,有力促進兩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促進語言上的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曉雯.漢韓親屬稱謂語泛化情況比較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4.
[2]王娜.現(xiàn)代漢語“親屬稱謂語的泛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
[3]張優(yōu).韓語與英語稱謂系統(tǒng)差異及其社會文化根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07:88-89.
作者簡介:
姜春玉,女,朝鮮族,1971年8月7日,本科,講師;籍貫:遼寧丹東人主要研究方向:標準韓國語基礎(chǔ)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