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芳
(寧蒗縣安樂完小 云南寧蒗縣 674300)
開啟兒童心靈的金鑰匙
——師愛
鄒文芳
(寧蒗縣安樂完小 云南寧蒗縣 674300)
班主任要關愛班上的每一個學生,不但要把愛給那些優(yōu)等生,更要普及到那些中等生和學困生,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等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信息,班主任對學生應該“嚴愛相濟”,真心實意地愛班上的每一個學生。
班主任 學生 關愛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教育更不能沒有愛。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是他的座右銘。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這種愛是由班主任教師的理智感、道德感和責任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在內容上表現(xiàn)為班主任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等。[1]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須努力走近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這樣才能了解他們的脾氣秉性、生活方式、學習習慣以及個體情況等。我們掌握了這些實際情況,才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實事求是、對癥下藥,最終將班級引導到良性循環(huán)的軌道上來。當然,熱愛學生是我們做好教育工作的起點和前提,師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潤澤學生心田的甘醴。因為愛,所以耐心;因為愛,所以感化;因為愛,所以共鳴。有位男同學脾氣暴躁、活潑多動,許多老師都不愿意管他,所以他也更加自暴自棄,任何工作都不配合。后來通過接近和了解,逐漸獲取了他的信任,在一次談話中他袒露心扉:“我感覺自己很差,無藥可救了。老師和同學都看不上我,覺得我成績不好,我也沒有自信心,不知道怎么努力,感到很傷心……”他終于說出了心里話,于是就鼓勵他,身體那么強壯,體育學得又那么好,完全有精力在學習上趕上并超越別人,并鼓勵他從基礎開始一點一滴學起。經(jīng)過多次感化激勵,他變得積極向上,學習也十分刻苦。只有熱愛學生、走近學生、真誠鼓勵、真心相待,才能讓我們和學生融為一體,共創(chuàng)未來。[2]
小學生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且很多學生還是留守兒童,表面上看他們在家里是“小太陽”,但事實上他們很孤獨,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驕傲、孤僻、自以為是往往是他們的弱點。這時班主任是他們最依賴的人,他們需要班主任的愛。作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學生、關心學生,使他們感受到父母般的愛,讓他們在學校里感受到家的溫暖。班上有個男生,父母都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每天放學他都不想回家,因為他覺得特沒勁,他不知如何打發(fā)這漫長的周末。由于無聊,他常去網(wǎng)吧,他覺得只有網(wǎng)吧才能使他找到快樂。久而久之,他有了網(wǎng)癮,控制不住時上課期間會偷偷爬出墻外去上網(wǎng)。了解到他的情況后,我與他進行了一次深談,使他認識到去網(wǎng)吧的危害性。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他的問題,必須排除他的孤獨感、寂寞感,周末讓他有事可做。根據(jù)他對美術感興趣并有一定天賦而且擅長畫畫的特點,我召集了幾個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成立了一個美術興趣小組,周末組織他們練習繪畫,他們畫得非常努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他從根本上戒除了網(wǎng)癮,從而杜絕了去網(wǎng)吧的行為。
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該感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于最嚴格的監(jiān)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著這種嚴格的監(jiān)督?!彼?,對教師來說,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己必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教師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彼?,教師應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每天堅持提前二十分鐘到校,站在教室門口,等學生的到來。久而久之,學生不好意思也不敢遲到了;課間操、集會教師首先站在操場上,為此我班的隊伍每日都能做到靜齊快,時常受到表揚。每天午休,雖不是輪到我值班,也早一點到校,下班到教室,午休也沒有人遲到了;下午放學,遲一點離開學校,督促學生打掃衛(wèi)生,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對班級的每樣事情都會過問、檢查,學生根本上就不會存在偷工減料、偷懶等情況。無形中,學生會以老師為榜樣,做好每一項應做好的本職工作,正如慢光甘露,潤物無聲。一分辛勞,一分收獲。
作為班主任,就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關注學生的成長。孩子每天的言行,寫在臉上的情緒都有可能告訴我們他身上正在發(fā)生什么,這也許就是他們學習成績波動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我們改變其命運的契機。我們要及時把握,關心體貼,予以幫助,讓學生感到溫暖。我遭遇過一個一門功課都沒合格的特殊學生,曠課、考試不及格是其家常便飯。當時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用愛去感染他,溫暖他,點燃他心中自信的火焰。我相信師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無窮的。班主任有責任這樣做,也必須這樣做。只有火才能點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于是就充分利用周記了解其內心,寫批語,經(jīng)常找機會與他進行交流,了解他的想法,聆聽他的煩惱,慢慢地拉近我們的關系,他還好幾次在他們彝族過年殺豬時請我到他家去。他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知道情況后,我對他投入了更多的關愛,并安排他當班干部,因為他的年齡稍大一些,又有較多的社會經(jīng)驗,所以班干部當?shù)煤懿诲e,慢慢地他找回了自信,學習也更認真了。
[1]余文森.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 2009(6).
[2]包德鵬.讓師愛陪伴學生成長[J].教育藝術,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