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最讓人向往的事莫過于可以從高中時代的試卷堆里解放出來,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如果撫平人們心底的憂傷、投身公益事業(yè)和建設更美好的社會是你的夢想,那么,就請關注大學中的NGO吧。
NGO的全稱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非政府組織。大學中的NGO雖然不如社會上的知名NGO那樣正式,但是它們的核心理念是相同的——大都為了環(huán)保、助貧等公益事業(yè)而成立。通過數年努力,大學中已經出現了許多舉足輕重的NGO。
市長,我要送你一部自行車
“拜客廣州”是由華南師范大學的學生陳嘉俊創(chuàng)辦的NGO,一群熱愛騎行的年輕人聚集于此。他們自稱“拜客”(即bike的諧音),倡導自行車出行,低碳出行,堅持引領廣州成為自行車友好城市。
為了達成這一愿望,2010年,“拜客”提出要給時任廣州市市長張廣寧送一部自行車,借此來呼吁廣州市人民政府能夠從上而下地關注廣州的騎行環(huán)境。萬萬沒想到的是,張廣寧真的接見了他們,并聽取了他們關于如何讓廣州更“綠”的相關建議。
后來,這群熱愛廣州、關心環(huán)保的年輕人真的改變了廣州的騎行環(huán)境。2011年,他們號召廣州市民利用微博將廣州市內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曝光。這項活動得到廣州交警的積極配合,市民每曝光一處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廣州交警便整改一處。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將騎行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反饋給“拜客”?!鞍菘汀钡奈⒉┲饾u成為民間聲音和官方管理者之間的橋梁。
籌資100萬的社團
“思成筑夢”是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同學們組辦的公益社團。他們獲得了2013年阿克蘇諾貝爾中國大學生社會公益獎金獎,這是大學生公益事業(yè)中一項極高的榮譽。
2012年3月,一則反映貴州陳家寨兒童惡劣學習環(huán)境的報道讓團隊中的同學們非常震驚。在部分同學考察當地情況后,他們決定發(fā)起“籌款100萬,為陳家寨建一所希望小學”的公益活動。
該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關注,50名成員和來自國內30余所高校的3000多名志愿者通過淘寶義賣、公眾網絡捐款平臺等方式,共籌集到善款100多萬元。加上當地政府的140萬元,由“思成筑夢”的大學生籌建的陳家寨希望小學終于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