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曉
(作者單位:西疇電視臺)
?
地方形象宣傳片的創(chuàng)作探索
胡 曉
(作者單位:西疇電視臺)
摘 要:在打造地方品牌與傳播地方形象的過程中,地方形象宣傳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展示方式。通過地方形象宣傳片,可以看出這個地方的獨特風格、特色以及文化特點,增加對這個地方的認識和理解,并能夠產(chǎn)生文化和情感上的認同和共鳴。因此,地方形象片在塑造地方品牌、傳播地方形象的過程中,擔負著促進地方發(fā)展的重要任務(wù),是廣播電視新聞工作者值得探索研究的課題。
關(guān)鍵詞:宣傳片;豐富元素;創(chuàng)意拍攝;精良制作
2014年,西疇電視臺創(chuàng)作完成了西疇形象宣傳片《華蓋木故里·喀斯特綠洲》,播出后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筆者作為主創(chuàng)人員之一,想和廣大同仁一起分享地方形象宣傳片的創(chuàng)作體驗和感想。
當前,我們所看到的地方形象宣傳片,大體可分為城市形象宣傳片、地方宣傳資料片、地方旅游形象片、大型活動形象宣傳片等??偟膩碚f,都是凝練地方的獨特人文、準確表達地方的差異化定位、形成對地方理念的單一訴求,是地方形象宣傳片的基本要素。
西疇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為進一步提升西疇的整體形象,增強人民自信心、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貫徹縣委、縣政府“生態(tài)立縣”的戰(zhàn)略思想,將西疇的資源、政策優(yōu)勢傳達給外界,大力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shù),使西疇的經(jīng)濟、文化及各項事業(yè)再上新臺階,該片定位為地方宣傳資料片,將全面展示西疇的自然風光、民族風俗、名勝古跡、人文環(huán)境等。
在主題口號的提煉上,可謂是一改再改,從最初的《北回明珠·生態(tài)西疇》到《生態(tài)西疇·避暑勝地》到《木蘭故里·生態(tài)西疇》再到《華蓋木故里·喀斯特綠洲》,一共四次易稿,最終才拍板敲定。
地方形象宣傳片的任務(wù)就是把地方與眾不同的獨特之處找出來傳達給觀眾,引發(fā)觀眾心理共鳴。按照策劃,《華蓋木故里·喀斯特綠洲》分為天下無雙·文化西疇、天人合一·和諧西疇、天道酬勤·活力西疇、天光云影·生態(tài)西疇四個篇章來全景式地展現(xiàn)一個獨特的西疇。
縱觀全國各個地方的形象宣傳片,表現(xiàn)元素不外乎飲食文化、風俗文化、歷史人文、時尚娛樂、建筑文化、自然風光、商業(yè)購物以及休閑生活等元素。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西疇縣這個僅有25萬人口的小縣,也不缺乏展現(xiàn)一個地方魅力的多種元素,初步確定了風景名勝、民族文化、特色建筑、風味小吃、特產(chǎn)工藝及展現(xiàn)人民幸福生活的各種場景,包括寫書法的老者、騎車的新郎新娘、各種幸福的笑臉等。抓住西疇獨有的喀斯特山水風光、風土人情和豐富的民族文化,構(gòu)成了西疇獨具魅力的地方民族特色。我們選取了最具西疇地方特色的秀麗風光和民族風情:令人贊嘆的雞街鄉(xiāng)么所村大榕樹和彝族花倮人、古樸滄桑的牛羊太平橋和時尚清新的壯家少女、保興橋頭飛針走線的苗族姑娘、新農(nóng)村林蔭道上拍照的新人等。
在特色工藝和小吃上,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人工面、土雞蛋、水煙筒、刨花刺繡等。為了避免簡單的羅列堆砌,每一個場景都要求演員按照腳本方案進行拍攝,力爭每一個鏡頭拍到最好。
考慮到時節(jié)的影響,為了拍到每一個想要的畫面,盡可能詳盡的制定了工作時間表,并按照時間表,結(jié)合片子需要表現(xiàn)的元素和風格,又寫了詳細的拍攝腳本。其劇本文案如下。
4.1 序幕
浩渺的宇宙星河,充滿生機的地球被一道銀光劃過,鏡頭推進,北緯23°的緯線刻度清晰顯現(xiàn)。穿越層層云海,這道銀光從中國臺灣到廣東、廣西,再到云南,一個亮點在滇東南閃耀升起,出字——西疇歡迎你。
4.2 場景1
晨煙彌漫中,三個“西疇人”從仙人洞中走出,在獅子山上用獸骨刻畫原始的圖騰文字。光影變化中,這些原始的文字逐漸模糊,幻化為人牙化石標本特寫;幾位身著苗族服飾的姑娘有說有笑地飛針走線,花布上繡著“疇陽”字樣。一陣清脆的笑聲由遠而近,太平橋上走來一群樸實漂亮的壯族姑娘,她們身背背簍,彼此有說有笑。
4.3 場景2
朝陽從群山中升起,古老的葫蘆笙搖起鏡頭,花倮人穿上鮮艷的服飾,跳起了富有東方韻律的“迪斯科”,鏡頭拉開,電影《倮·戀》的片名切入,片中多人齊跳葫蘆笙舞的盛大場景開始展現(xiàn),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證書瞬間閃過。
4.4 場景3
美麗的達瑪河畔,幾個孩童在河里戲水,鏡頭放慢,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用柳葉吹出清脆響亮的調(diào)子。鏡頭從雞街么所村大榕樹搖下,壯家人手持漁鼓,腳踏舞步,說唱著千年的曲調(diào)。
4.5 場景4
悠揚的曲調(diào)急轉(zhuǎn)為歡快的鼓點。幾位身著不同民族服飾的少女手捧陽荷,臉上一片熱情的笑容。龍坪大橋川流不息的車流。賓館門口,禮儀小姐禮貌的微笑,一個歡迎光臨的手勢。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美食,西疇土雞還在碗里冒著熱氣。
4.6 場景5
縣城北回廣場搖起鏡頭,幾位少年
腳踩滑板從鏡頭前閃過,群眾在廣場跳起廣場舞。綠草茵茵的體育場上,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在玩樂。新農(nóng)村的路上,一對戀人騎著自行車在拍婚紗照,紙廠村小瀑布前,一對戀人甜蜜地依偎。
4.7 場景6
曲調(diào)變得清幽,小橋溝自然保護區(qū)一片濃蔭,幾聲清脆的鳥鳴更顯靜謐。一棵參天華蓋木屹立在青山之間,一群專家學(xué)者走進木蘭園內(nèi),閃光燈啪啪響起。
4.8 場景7
雞街中寨村,幾位壯家小孩在溪流旁歡快地捉起水母雞。《水母雞》歌謠伴隨著稚嫩的童音響起,壯族歌手黃庭秀在紙廠村瀑布前唱響。
4.9 場景8
蚌谷長箐片區(qū)豐收在望的烤煙長勢喜人;新馬街海子村金黃的稻田在陽光的映射下一片金燦,頭戴草帽的老農(nóng)手捧剛剛收獲的稻谷,喜笑顏開;縣城街天航拍,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雞冠山頂晨霧裊裊,美麗的香坪山自然保護區(qū),出片尾字幕和音樂。
精良的后期制作是每一個形象宣傳片成敗的關(guān)鍵所在。2014年6月初開始策劃,到9月底拍攝完全部素材,這些顏色不統(tǒng)一、景別不搭配、速度過快過慢的素材要融在一個片子里,還需大量的后期剪輯合成。
按照最初的構(gòu)思,對大量的素材進行篩選、重組,對每一個畫面校色、調(diào)速。在10月中旬完成了《華蓋木故里·喀斯特綠洲》第一次成片。《華蓋木故里·喀斯特綠洲》全面概括了西疇的經(jīng)濟、交通、城建、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印證了西疇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縣委政府領(lǐng)導(dǎo)觀看后,提出了進一步修改意見。為了制作出“驚鴻一瞥”的《華蓋木故里·喀斯特綠洲》。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再次操刀,刪除了許多原本認為很不錯的鏡頭。先后經(jīng)歷了七次修改,留下了6分27秒、最特別、最有代表性的181個精美畫面。定稿《華蓋木故里·喀斯特綠洲》終于在2014年11月20日正式播出。
片子在電視臺和網(wǎng)上播出后,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好評,許多在外打工的西疇人看到后忍不住驚嘆——原來家鄉(xiāng)有這么美!但是,在筆者的心底卻還有一些遺憾,有的畫面拍攝時節(jié)不合適,原定航拍的內(nèi)容被迫取消了,太多愿望沒能實現(xiàn)。只希望這些成功經(jīng)驗和不足之處能對創(chuàng)作形象宣傳片的同仁們有所幫助。
地方形象宣傳片涉及到地方諸多元素,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去照搬,只有深刻的挖掘出地方獨有的地方品牌資源,然后進行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換,內(nèi)化為地方的品牌標志和精神,才能烘托出地方的人性格和氣質(zhì)。
參考文獻:
[1]李紅.淺談城市形象宣傳片的策劃和制作[J].西部大開發(fā),2010(5).
作者簡介:胡曉(1976-),男,云南西疇人,本科,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兼責任編輯,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