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希塔
(內蒙古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淺析視頻直播媒體的傳播與發(fā)展
阿希塔
(內蒙古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當今媒體格局變革迅速,視頻直播行業(yè)自2015年異軍突起,各大直播平臺相繼涌現,平臺日活躍人數巨大。本文從傳播媒介的角度淺析視頻直播媒體在傳播業(yè)中的地位、屬性、特點,以及行業(yè)發(fā)展面臨的問題。
視頻直播平臺;注意力爭奪;后社交媒體;行業(yè)發(fā)展
編者按:
新媒體時代正在到來,網絡傳播作為一種主要的傳播方式給當今的信息技術和人類生活方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媒體格局的迅速變革,網絡直播風靡大江南北,各大直播平臺相繼涌現,各類網紅信息更是不絕于耳。作為一種新的休閑或展示自我的方式,網絡直播日益多元的內容開拓了大眾視野,帶動著新媒體的發(fā)展。
本專題從傳播媒介的角度出發(fā),淺析視頻直播媒體在傳播業(yè)中的地位,結合受眾的需求心理來發(fā)掘社交媒體中直播平臺的發(fā)展態(tài)勢及前景,并運用戈夫曼的擬劇理論對網絡直播中個人用戶自我形象建構的機制、特點和影響進行剖析。
近兩年,網絡直播成為新媒體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數家直播平臺紛紛上線,網民大量涌入,直播網紅再次成為輿論焦點,由此進入全民直播時代。而視頻直播媒體作為新媒體大家族中的一員,有傳承新媒體的家族特征,還有零門檻、實時同步、直觀化等優(yōu)勢,活躍用戶數量激增,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十年前,你如果想“火”,就去參加選秀節(jié)目。當然,這里主要是依托以湖南衛(wèi)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在這里我們可以暫且稱之為“權威主義”媒體。一方面是源于其自身具有官方主辦,官方引導色彩;另一方面,電視作為工業(yè)時代的產物,其代議制民主的深入表現由少數人,如編輯、制片人或所謂“守門人”進行決策,由他們處理信息、決定節(jié)目樣式、版面和屏幕形象等。[1]而如今想“火”,papi醬的迅速成名似乎為所有人指了一條“明路”,你只需要一臺智能手機,在家里、在餐館、在商場、在路邊,不論在哪里你都有可能成為數萬粉絲競相追捧的網紅主播。主播在傳統大眾觀念里意為“播音員、主持人”,在電視屏幕上那個正襟危坐播報新聞、舉止優(yōu)雅侃侃而談的人即為主播。在網絡直播尚未風起云涌之時,央視新聞頻道曾在午夜檔新聞推出“小鮮肉”主播就曾引起轟動,不難看出,平民對主播身份的羨慕與追捧。
而自2015年,以映客、花椒、一直播為首的網絡視頻直播市場的勃興,使人人都可以成為萬人矚目的主播,在這里不必拘泥于播出時間,甚至播出內容也由你自己選擇,“零門檻”的準入規(guī)則迅速聚集數千萬人使用網絡直播平臺?,F在,明星大腕、商界大咖也競相成為“網絡主播”大軍中的一員。這些人氣主播動輒上百萬的觀看人數,單就觀看人數來說,他們的直播間堪稱一座小型電視臺。當然,如果你沒有如此高的關注度,也盡可以“孤芳自賞”。極端的例子便是某直播平臺曾在一場直播中,顯示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3億,數據夸張得令人咋舌。后臺數據摻假在直播行業(yè)已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另一平臺也深陷“黑屏門”,打開直播保持黑屏竟有20位“鐵桿粉絲”可以持續(xù)3小時的觀看。盡管有數據摻假,但在線人數十分龐大,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據統計只映客一家平臺日均活躍用戶數就達1500萬。在如今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時代,注意力即為價值,目前市場上有超過200款直播軟件,所吸引的日活躍用戶數不言而喻,其與傳統媒體的注意力,乃至話語權的爭奪已日趨明顯。
隨時隨地,幾乎沒有任何準入機制,不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也不需要高超的修圖技術,在直播平臺上,每個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發(fā)表觀點,互動面談,人們獲得了比以往在任何媒介無法比擬的直觀“自由”。而這些用戶真的完全自由嗎?
筆者發(fā)現,在直播中一些平臺采取了分級限制的措施。尤其在晚間黃金檔,直播人數激增,給平臺帶來巨大的運行壓力,與此同時,平臺往往也要支付巨額的寬帶費用,所以限值級數較低的用戶,在黃金時間只可以觀看他人直播。如果想要升級,可以進入禮物系統進行購買,贈送給其他主播達到一定數量后,系統則認定為級別較高用戶,可以不限時直播。有用戶戲稱此舉,如果想賺錢,那你得先投資。
在直播內容上,從最初點歌互動,用戶忠誠度極高的游戲直播,到如今日常生活中吃飯、化妝、聊天、寫作業(yè),無所不播。然而在一切用戶使用良好,符合自由直播的同時,用戶往往忘記這樣的“民主”新媒體誠然也是在受別人控制的,如從一打開直播界面,大多數軟件均會提示“網警24小時巡邏,禁止吸煙、辱罵等行為言論,否則將永久封號”。不難看出,超越代議制民主的網絡視頻直播最終也會超越用戶的控制,這是既作為信息生產者又作為信息消費者的用戶,看似在新媒體中“暢游”,實則會意識到這樣的“零門檻”并非完全自由。
2011年,溫州動車事件突發(fā),微博成為人們了解事態(tài)進展和事件真相最有利的工具。人們可以拿起手機拍攝一張照片,編輯一段文字迅速推送到自己的微博主頁上,這比傳統媒體“采編審播”流程快捷得多,在所有人為此心急如焚時,數萬條現場微博的即時發(fā)出,給了公眾一個最迅速可靠的答案。
現在,人們正感受著視頻直播“零時差”所帶來的快感,甚至許多傳統媒體也在不斷進軍這一領域,這種具有顛覆意義的傳播方式,成為媒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實時畫面+“在現場”的通訊方式,無疑是最為真切直觀的。視頻直播所帶來的是干脆拋去140字的限制,以零門檻,讓所有人可以面對面般的零距離交流。2016年5月,微博官方推出“一直播”平臺,正式殺入視頻直播領域。對于微博做直播的原因,微博官方在2015年企業(yè)運營白皮書中也坦言,純文本內容很難得到用戶重視。
強烈的社交性是當今新媒體時代的一大特征,無論是以微信為代表的朋友式的強關系紐帶,還是以微博為代表的網紅、大V、興趣等弱關系紐帶,這樣的社交關系與體驗可以說是當下視頻直播平臺關注度如此之高的基石。但社交性并非只存在于新媒體,所有傳統媒體也有相當重要的社交成分。人們常常交流他們看電視的體會,實際上這樣的交談是完全離線的。如果說這不算是傳統媒體的社交成分,那么早年間電視欄目播放的欄目信箱、熱線電話,是不是傳統媒體的社交成分呢?即使是一個朋友和你議論電視新聞上播放的G20領導人會晤,那也是媒體固有的社交性。而稱視頻直播媒體為“后社交媒體”,是因為其社交體驗似乎令歷史再一次回轉,視頻直播又一次把人們拉回到幾十年前,像一種在院里炕頭面對面的交流方式,這種感受就像美國20世紀30年代羅斯??偨y的“爐邊談話”,讓美國人在會客廳、在起居室、在火爐旁傾聽總統先生的聲音一樣親切。視頻直播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讓時空差異幾近為零,當實時看到對方正在做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系更加扁平、平等化了,況且在直播大軍中還聚集了一大批名人,這都使用戶在虛擬社交空間中有了實時、面對面聊天的良好體驗。
當下,視頻直播行業(yè)可謂是燒錢的買賣。用戶是零門檻免費進入,可要想做活直播平臺,沒有雄厚的實力恐怕是望塵莫及。熊貓TV背后是中國首富之子王思聰的支持,斗魚平臺每年光簽約主播就要花費1.1億人民幣,而映客也不甘示弱,在2016年9月21日,映客投資A股上市公司昆侖萬維(300418)發(fā)布公告,公司擬出售映客3%的股權,售價為2.1億,因此映客估計已達70億元。“一直播”系微博推出,而微博在美國股價在2016年曾一度突破100美元,要知道只有阿里巴巴、京東幾個為數不多的中國公司股價才可以達到如此境界。然而資本雄厚,花錢如流水的視頻直播行業(yè)盈利卻是另一番場景,有公告顯示,某直播平臺一年凈利潤還不如北上廣的一套豪宅,這還是全國眾直播平臺中第一梯隊的成績。對于沒有堅實資本支持搶占市場份額的小平臺而言,雖看得到市場潛力巨大,卻囊中羞澀,難以為繼。
對用戶而言,在直播平臺看對方直播是一種享受,自己做直播賺錢也是另一大推動力。以映客直播為例,其很早就上線了“禮物系統”,在官方APP上1元可以購買10顆鉆石,“小黃瓜、應援手幅、敞篷跑車”等禮物應有盡有,其所花費鉆石數也數額不等。據了解,大多數直播平臺對主播收入的抽成比在20%~70%之間。從現實情況看,月入上萬的網紅主播已不勝枚舉,月入10萬似乎都不是稀奇事。面對如此龐大的“交易額”,直播平臺盡管采取不同比例抽成,卻需要支付巨額的寬帶費用和簽約網紅費用,以此爭奪市場。難道這些商業(yè)巨人揮金只為“賺錢買吆喝”?答案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巨大的用戶活躍規(guī)模帶來收益是遲早的事,就看你是否能堅持先來或是搶得先機。不得不說,注意力就是價值在這個時代是一條黃金法則,當年的馬云也曾處處碰壁,沒有人看好這個小個子男人口中的互聯網電商帝國,而如今現實已然無需辯駁。
在競爭如此激烈、發(fā)展迅猛的視頻直播行業(yè),一些平臺為吸引用戶,對直播內容疏于監(jiān)管,在年初,斗魚就深陷“直播造人”事件,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如何制定一套及時、有效、可行的監(jiān)管辦法,是每個視頻直播平臺的棘手問題。在平臺設置上,單一的禮物贈送模式,引導用戶消費無可厚非,但直播平臺也應該意識到,這無形中也誤導了用戶“花費重金只為博得主播一笑”的錯誤價值觀念。
要知道,既然擁有如此龐大的活躍用戶群體,企業(yè)在看到隱藏的財富價值的同時,更應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維護社會文明風氣,守住娛樂道德底線,避免消費主義而盲目競爭,這樣才真正有益于整個行業(yè)健康蓬勃的發(fā)展。
[1] 保羅·萊文森.新新媒介[M] . 何道寬,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003.
[2] 姚婷.淺析實時視頻直播的發(fā)展趨勢和應用[J] .新聞傳播,2016(14):92.
G206.2
A
1674-8883(2016)19-0003-02
阿希塔,男,內蒙古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