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影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
從個人隱私逐漸公開現(xiàn)象看大眾媒介傳播范式的改變
劉 影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
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社會的影響下不斷變化著,從我們最開始熟悉的明星上電視接受訪談,展現(xiàn)他們不為人知的故事,到不再驚訝于普通百姓在大眾媒介上談情感、聊迷惑;從我們熟悉的各類征婚啟事,到不再驚訝于原來羞于說出口的兩性情感話題在大眾媒介上頻繁播出。今天,越來越多的現(xiàn)實告訴我們,個體正在各種動機的驅動下,以不同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隱私公開,使隱私逐漸走入大眾媒介的空間,大眾媒介也在調整、定位和改變傳播思路中接納著個人隱私。因此,本文主要想從個人隱私公開現(xiàn)象探討大眾媒介傳播范式的改變。
個人隱私;大眾媒介;傳播范式
20世紀后期,傳統(tǒng)的政治宣傳一元化結構被大眾媒介所摒棄,轉而面對更豐富的社會領域。在報道內容方面開始注重生活化和多樣化,真實地表現(xiàn)平民百姓的生活幾乎成了所有媒體人共同追求的目標;在報道形式方面,開始用平視的目光、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媒介思想,改變了以往呆板、嚴肅的說教面孔,給人一種平等感和親切感。在現(xiàn)代傳播范式中,傳統(tǒng)的單向傳播觀念已經被摒棄,受眾與媒介之間是雙向互動的關系,受眾不再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而是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媒介傳播活動。
19世紀,刊載隱私、丑聞的報刊在美國流行開來,新聞機構對公眾人物甚至是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空間的侵入和報道,引起了法學界的重視,于是隱私權概念被提出,并成為立法內容。20世紀90年代開始,新聞傳播實踐領域在向社會公眾提供真實全面信息的同時,不斷出現(xiàn)新聞侵權問題,大眾媒介侵犯公民隱私權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媒介為了制造新聞而隨意報道,過分暴露公眾人物的隱私,因此大眾媒介與隱私領域產生了嚴重的沖突。在這一時期,大眾媒介是處于侵犯和暴露個人隱私的狀態(tài)。
在現(xiàn)代傳播范式中,媒介從記錄普通人的生活到普通人接近媒介,再到主動參與節(jié)目,親身體驗,這反映了傳播者與受眾之間距離的拉近,體現(xiàn)了傳播者對生活、對受眾的尊重,它指導著傳播實踐,并促使傳播者重新認識和把握自身的定位和表現(xiàn),調試自己的行為以回應受眾需求;而受眾也在生活中體味到了媒介的變化,人們能夠在大眾媒介上找到個體的位置,在積極參與和雙向互動中感受對媒介的依賴和信任,同時愿意公開自己的喜怒哀樂,生活中的難題和心靈世界。
1.1名人明星平民化
從古至今,社會中的出眾者總是能夠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因此,名人明星一直是記者追隨的群體。他們的社會成就是媒介吸引人的賣點,他們的個人隱私更是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圍繞名人明星私人情感而進行的電視談話節(jié)目不僅是受眾的一種集體化需求,對這些人物私生活的好奇和關注,在更深層的意義上真實展現(xiàn)了他們明星光環(huán)背后的那些最敏感、最豐富、也最容易進行溝通的故事?!遏斣ビ屑s》《非常靜距離》《超級訪問》這些以名人明星的情感世界為核心內容的談話類節(jié)目,并不是要講述明星事業(yè)本身的輝煌,而是以情感訴求為中心,與明星談談他們的坎坷、他們的喜怒哀樂,可以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可以是溫暖人心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也可以是創(chuàng)業(yè)中并非一帆風順的歷程……這樣的節(jié)目設置突出了名人明星的平民傾向。
1.2普通人物主角化
近年來,大眾媒介越來越關注各種各樣人的不同命運。東方衛(wèi)視的《四大名助》,天津衛(wèi)視的《愛情保衛(wèi)戰(zhàn)》,黑龍江電視臺的《幸福芳程式》等節(jié)目的主角都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普通人。他們用樸素的語言敘說著自己平凡而獨特的生活經歷、悲喜故事和情感體驗,這樣的傾訴能讓許許多多和他們一樣的普通受眾,產生強烈的心理認同感和情感回應。
1.3“真人秀”節(jié)目遍地開花
21世紀以來,“真人秀”節(jié)目逐漸為觀眾所熟悉,成為收視率極高的一類綜合性的電視娛樂節(jié)目。它摒棄了電視劇和紀錄片的缺點,深刻把握了電視節(jié)目適宜故事性的敘事方式這一特征,進一步發(fā)揮了電視的娛樂功能。現(xiàn)在很火的幾檔“真人秀”節(jié)目如《極限挑戰(zhàn)》《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等,讓觀眾從節(jié)目嘉賓追逐以獲得觀眾感興趣的東西的過程中,得到了補償性體驗和替代性滿足,節(jié)目嘉賓的成功也能夠給觀眾帶來喜悅。
在人們極度依賴大眾傳媒的今天,大眾媒介更要正確表達自己的聲音、價值觀和立場。大眾媒介如果沒有清晰的頭腦和理性的、客觀的判斷,就會給大眾帶來不確定性和困惑,尤其是在社會急速變動時期,媒介更應該發(fā)揮最大價值,做有責任感、有擔當、有公信力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