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蕾
自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頒布《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頂層設計指南》并部署地方開展基于云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建設應用試點工作以來,電子政務云建設在各省市取得了長足進展。事實上,電子政務云基于集中部署方式,不僅可以起到明顯的降本增效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云計算靈活的部署及先進的管理,可以有效減少政府各部門長期存在的信息孤島,從而使得電子政務各個系統(tǒng)融會貫通,為政府創(chuàng)新服務奠定至關重要的技術基礎。
作為中國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地處西部特殊位置的四川省早已意識到云計算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并期望借助新興信息技術快速轉變政府職能,提升管理服務效率和水平,實現政府服務創(chuàng)新。2015年7月24日,四川省政府成立了由辦公廳、發(fā)改委、財政廳、公安廳、經信委等組成的政務云領導小組,緊鑼密鼓加快省級政務云建設,快速推動四川政務云落地見效。
開創(chuàng)政務云新模式
對政府工作而言,把過去的“一個部門一朵云,多個部門多朵云”,移到現在統(tǒng)一的“一朵云”上,可以減少重復投資,有效避免浪費。因為在傳統(tǒng)分散建設模式下,基礎設施利用率不足10%,集約化建設加購買服務模式則實現了利用率100%的按需供給。政務云的優(yōu)勢很多,而有別于國內其他電子政務云的技術創(chuàng)新或者業(yè)務創(chuàng)新,四川政務云建設模式本身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
眾所周知,包括政務云在內的各類云平臺建設,并非一錘子買賣,需要持續(xù)不斷地監(jiān)管、運營、優(yōu)化等工作,同時保障云平臺的高可用性。而目前,由于云計算市場火熱,云計算服務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良莠不齊、技術與服務能力千差萬別的情況。如何構建一個既能充分競爭又能互相協(xié)同、既能滿足政府要求又能響應市場選擇的云平臺建設管理與服務架構?
四川省政務云領導小組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1+N+N+1”的建設模式,即一個云監(jiān)管平臺、多個云服務商平臺,多個部門整合平臺、一個云災備平臺,從體系構架上化解監(jiān)管難題,從制度建設上保障服務質量。政府借助云監(jiān)管平臺對采購的云服務質量實現量化考核,N個云服務商平臺采用國際標準開放的OpenStack技術路線,形成充分有效競爭,優(yōu)勝劣汰。改造利用具備條件的部門數據中心(部門云整合平臺),有效保障政府重要數據安全(云災備平臺)。
四川省政務云領導小組通過多輪嚴格篩選,最終確定了一個云監(jiān)管平臺供應商(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兩個云服務供應商(中國移動+華三通信聯(lián)合體、中國電信+騰訊聯(lián)合體),集成構建完成“1+N+N+1”的雛形。
見證政務云建設速度
對于政務云建設,技術能力和實施經驗至關重要。這是因為,電子政務體系龐雜。如果沒有強大的云計算技術能力和實施經驗,很難在政務云建設中游刃有余。四川省是經濟、人口大省,同時其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信息系統(tǒng)多而復雜,各類業(yè)務數據亟須處理和遷移,對于政務云服務商而言是一大挑戰(zhàn)。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移動和華三通信參與這一項目,從前期調研、設備安裝部署、平臺搭建、業(yè)務系統(tǒng)遷移到管理平臺搭建等工作,用了不到60天時間就已完成。依托OpenStack和KVM,華三通信通過H3Cloud整體解決方案,實現云網融合的“一站式”交付。同時還為四川電子政務云提供了全面的云服務,包含云主機、云存儲、云防火墻、云負載均衡、云數據庫、云審計、云應用等諸多增值功能和服務。能打造如此效率與效用,得益于政務云服務商的實施能力和在政務云領域的豐富實踐。運營商核心的優(yōu)勢在于沒有任何一類企業(yè)比運營商更善于打造一條從終端到網絡再到計算的完整鏈條,通過對客戶行為鏈條的整體支持,電信運營商所構筑的高度耦合的云計算價值鏈,將成為自身差異化優(yōu)勢的最明顯體現。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經有14個委辦廳局18個業(yè)務系統(tǒng)遷移到四川政務云平臺上并平穩(wěn)運行。為確保四川政務云的安全以及各委辦局之間的隔離,四川省政務云領導小組充分參照了國家信息系統(tǒng)等級保護及云計算安全相關標準,建立了完善的云服務商平臺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從基礎安全和云安全兩層,為政務云平臺安全運行提供監(jiān)控、評估、檢測、整改的閉環(huán)管理和安全運維服務。統(tǒng)籌建設省級政務云平臺,完成省級政務云頂層設計,初步實現全省新建政務系統(tǒng)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是四川政務云實現目標的第一步。憑借云計算的集中化與集約化特性,將進一步實現四川政府大數據資源的統(tǒng)一采集、存儲及處理,形成大數據支撐體系。未來,隨著四川省級政務云平臺的建設,工業(yè)、交通、旅游、食品安全、環(huán)保、電子商務等各個部門數據,將統(tǒng)一存儲在一個平臺上,達成省級政府數據資源的“互通、共享、開放”,切切實實地實現電子政務服務的高效與統(tǒng)一,推動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監(jiān)管和民生服務的職能轉變。
相關鏈接
四川政務云三大成果
目前,經過1年醞釀、60天高效建設,四川省級政務云正式啟動。四川“政務云”也為四川政務工作帶來諸多改變。
目前,已有13個省級部門、27個應用遷移到云平臺上運行。這意味著,這些廳局的數據在同一個平臺存儲,為下一步數據共享和協(xié)同辦公提供可能?!罢赵撇⒎前迅鞑块T的數據簡單地儲存在一起。”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汪文勇介紹,政務云重點在于將數據整合后,利用云計算技術,進行虛擬化的統(tǒng)籌和調度。
信息互通之后,能完成很多過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對于政府部門來說,政務云可以幫助他們精準施策,降低行政成本?!眹倚畔⒅行膶<椅瘑T會副主任寧家駿認為。
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1年至2014年立項建設的省級電子政務項目投資超6億元,近年來省財政每年安排信息系統(tǒng)運行維護費近5億元,省級部門信息化建設維護隊伍投入人員有1000多人。而應用政務云后,只需對政務云一個平臺進行管理和更新,大大節(jié)約財政資金。不僅是資金,時間成本也將大大節(jié)約。以前建信息系統(tǒng),要建設機房、空調、電源,購置服務器、存儲等設備,再安裝調試設備,并部署軟件,一個項目歷時2-3年,現在只需在政務云平臺提出申請,5分鐘可完成以上工作,建成信息系統(tǒng)。
四川省政務云領導小組通過引入中國網安公司作為獨立的專業(yè)安全運維機構,擔當政務云整體安全“協(xié)管員”,使安全監(jiān)管無死角,這在全國是首創(chuàng)。在四川政務云目前的“1+2”模式下,云服務商提供并維護資源,云監(jiān)管平臺監(jiān)管資源,政府則通過云監(jiān)管門戶控制和調撥資源,從而構建出一個三方制衡的局面,使得政府在采購政務云的服務中根本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川政務云還設置了異地災備,在極端情況下,使關鍵數據不丟失,核心業(yè)務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