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如雪
兒子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qū)W習挺好,各科成績都在九十八九分上下,可到了三年級,第一次期中考試,他的語文只考了62分。老師給我打電話:“30分的作文他只寫了個題目!語文基礎知識再好,作文不行也得不了高分。”說完又補充了一句,“你家孩子作文方面可得好好加強?!?/p>
老師在那邊說,我在這邊急:如何才能提高兒子的作文能力?想來想去,我想到一個辦法:他不會寫,那我就讓他先看看別人是怎樣寫的。
當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拐到書店,買了幾本《小學生作文選》。
兒子看我抱回一撂書,翻了翻,興奮地說:“媽媽,你放心,有了這幾本書你就不用擔心我的作文寫不好啦。”說完捧著書埋頭看了起來??此J真的模樣,我懸著的心落地了。我想,他如此認真、好學,將來一定能寫好作文。
果不其然,一個月后,兒子說他的作文被老師當范文在班里朗讀了,而且還補充說明,現(xiàn)在他是班上作文寫得最好的人。我聽了暗自欣喜,以為自己的辦法奏效了。
一天我下班早,心血來潮想看看兒子的作文。一開始他不愿讓我看,磨蹭了半天,才終于拿出作文本,給我看那篇被老師當范文在班上朗讀的作文。剛看了三句,我就眼睛冒火了:那篇作文我在給他買的作文書上看到過。我急忙找來作文書一對照,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差,居然是照抄的!我氣得從沙發(fā)上跳了起來。
“這是怎么回事?”我生氣地把作文本和書扔到他面前。半天,他才小聲嘟囔:“老師說,實在不會寫的可以找一篇作文模仿。”然后補充道,“模仿不就是照著抄嘛!”
我的頭一個頂兩個大,模仿等于照著抄!這是什么邏輯?
我果斷地收繳了他的作文書。
沒了作文書做參考,兒子的作文又恢復到了“一上作文課就頭疼”的狀態(tài)。老師布置寫作文,他在那里揪頭發(fā),小聲哀求我讓他抄一篇,說他實在不知道寫什么。
看他難受的樣子,我著實心疼。比心疼更揪心的是擔憂:不會寫作文,將來考學豈不是要吃大虧?
能有什么辦法讓他學會寫作文呢?找樣文,讓他看別人怎么寫,跟別人學習,沒成效,反而讓他學會了照抄。我犯難了。
一天晚飯后,看天氣晴好,時間也尚早,我提議帶兒子出去走走。兒子一跳三尺高,拉著我出了門。走著走著,我突然想起那天我?guī)У陌嗌习l(fā)生的一件事:一個很可愛的小女生告訴我,她媽媽不愛她,愛別人去了。她摟著我的脖子說:“老師,我沒有媽媽了?!备鷥鹤又v完這件事,我想問兒子這個小女生可不可憐,誰知兒子還沒等我張口就搶先說了:“她太可憐了,和她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她那么小就沒有媽媽了,我媽媽天天陪著我?!闭f完,緊緊抓著我的手。我也緊握他的手以示回應,感受著母子間的溫情。忽然他抬起頭對我說,他們班上也有一個可憐的孩子,有先天性心臟病,就因為有這個病,他爸爸不要他了,現(xiàn)在他和媽媽在一起,“真是太可憐了。”說完他輕輕嘆了一口氣。
我聽著,有點驚異地望著眼前的兒子,因為他敏感的心,也因為他的滔滔不絕。平時我很少見他如此長篇大論,從沒聽他具體地描述過什么事情,沒想到一個話題讓他打開了話匣子,他居然會這么能說。既然能說,那為什么就不能寫呢?
我知道,講述是寫作的基礎。從講述入手,或許能打開兒子寫作文的缺口。有了這個想法,我每次帶他散步的時候都會給他講一些有趣的事,拋磚引玉,引他打開話匣子。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的講述能力還真不一般,不僅能把班上發(fā)生的事講得妙趣橫生,就連班上同學的動作面容他都能形容得惟妙惟肖。不過,他所講的大都局限于班里同學之間發(fā)生的事,聽來聽去就那幾個人那幾件事,寫作文可不能只寫班里的瑣事啊。我試著把話題往其他事情上引,他竟然就沒話說了,我意識到,這與他的生活環(huán)境及閱歷有關——一直生活在一個小城里,上學、玩耍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的接觸面自然有限。
我又開始著手增加他的閱歷。上網(wǎng)向?qū)<艺埥?,專家告訴我,增加閱歷的方法無外乎兩種,一是行萬里路,二是讀萬卷書。我不是富豪,也沒那么多閑暇,沒有帶他環(huán)游世界的條件,只能讓書本“帶”他去遨游。
我又買了一些書,不過這次買的不是作文方面的,而是歷史故事和兒童文學類的。兒子原本就喜歡看書,這些有意思的書更是讓他愛不釋手。與此同時,我趁熱打鐵,跟兒子閑聊時增加了話題的深度和廣度,不僅只講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有趣的事,報紙上看到的新聞、歷史故事里的典故等,我們都拿來聊。漸漸地,兒子能談的話題不再局限于同學之間的事,他會主動談起從書上看來的故事,或者聽別人講的故事等。有一次,我無意中說起蘇武,他竟跟我講了一段漢朝的歷史。
這讓我欣喜又振奮,覺得成功指日可待。
一天放學,他告訴我老師又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寫一個感興趣的人,說完還是像以往一樣一臉無助:“你不讓我抄,我怎么寫呢?”我給他分析:“感興趣的人就是你對這個人有興趣,你身邊誰最有趣就可以寫誰。”他聽了還是一臉迷茫,我接著補充:“比如你們班上喜歡撿小朋友橡皮的張洪,刮風天就害怕的徐琳琳……”這些人他都曾經(jīng)跟我說起過。
聽我這么一說,他一拍腦門兒:“是呀,我怎么沒想到呢!”說完一頭鉆進了自己的小屋。一個小時后,他給了我一張寫滿字的紙。我一看,寫的是一刮風就害怕得直哭的徐琳琳。雖然錯別字連篇,但我還是很欣慰:只要動筆,就是好的開始。
我?guī)退牧隋e別字,糾正了語法,然后還大聲朗讀了一遍,讀的時候我煞有介事地用手機錄了音,告訴他這是我兒子自己寫的第一篇作文,我要好好保存留作紀念。我如此鄭重其事,讓他又高興又驕傲。
為了保護他寫作文的激情,我給老師打了電話,告訴老師這是我兒子自己獨立完成的作文,希望他鼓勵一下我兒子。老師爽快地答應了。
雖然“要鼓勵”不太光彩,可也起到了作用。那天兒子放學一回到家,就仰著小臉告訴我,老師表揚他了,因為他的作文是自己寫的,老師說他的作文是真正屬于自己的作文?!罢嬲龑儆谧约旱呐?,只有我的作文老師是這樣說的?!彼种貜土艘槐?,還加重了“屬于自己”這幾個字的語氣。
看著他興奮的模樣,我暗想:只要他保持這份驕傲,就不愁寫不好作文。
果不其然,從那以后,老師每次布置作文兒子都自己寫,還說要寫“完全屬于自己”的作文。平時的閱讀也在此時發(fā)揮了作用,他的作文里不時有驚人之語,有好幾篇作文被老師當作范文在課堂上宣讀,其中兩篇習作投到《北京晚報》,還發(fā)表了。如今,兒子越來越喜歡上作文課了。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