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世界里,早就有人造過X翼戰(zhàn)機了。
早在1935年,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空軍的前身)收到了這樣一封信,一位自稱從事了20年航空設計制造的航空設計師司楚普先生,向陸軍航空隊申請支持,聲稱制造了一種既可以高速飛行又可以低速安全降落的飛機,稱為SP-6。
在司楚普的設計里,在平飛時,SP-6就是一架單翼機,可以以400-500邁的速度飛行。到了起降階段,它的機翼會一分為二,上半部分向上翹,下半部分向下折,變成一個X型,于是機翼面積被擴大了將近一倍,因此低速性能變好,能以50邁的速度起降。信里附上了SP-6在地面呈X翼,空中呈單翼以及驗證模型的照片。
不過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官員給他回了一封很客氣的信,認為這個設計過于復雜,也沒空給他做風洞實驗,認為他最好去找NACA(美國宇航局的前身)。
1977年,是電影星戰(zhàn)元年,人們在銀幕上被X翼戰(zhàn)機震撼。同一年,航空設計師魯坦設計了一種小飛機“快客”(Quickie)??炜蛢H僅是一種“車庫飛機”。也就是那種發(fā)燒友購買散件,在自家車庫就可以拼裝的輕型飛機。有多輕型?五米見方的一個房間就可以放下它,空重112千克,只能載1人,發(fā)動機功率僅有14千瓦,也就是跟摩托車發(fā)動機類似。
個頭雖小,性能卻不簡單,它的最大時速超過200千米,航程超過900千米。后來,負責銷售快客的公司又開發(fā)了雙人版的快客-2和更現代的快客-200,這三種飛機的累計銷量超過1000架。
快客系列最顯著的特征就,它們是真正的X翼戰(zhàn)機,魯坦在機身前方設置了帶有下反角的前翼兼主起落架支柱,在座艙后方設置了帶上反角的后翼。說它是鴨式布局吧,前翼面積比“主翼”還大。(解答人瘦駝:科學松鼠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