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海茲曼
春節(jié)之后,大眾集團剛剛公布了1月份的市場數據,由于受大眾“尾氣門”事件影響,大眾集團在歐洲和美國市場份額出現(xiàn)一定下滑;但是,中國市場依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大眾集團因此能夠保持正增長。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海茲曼(Jochem Heizmann)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底氣,說到2015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海茲曼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猶如過山車。最終第四季度銷售出現(xiàn)上揚勢頭,他認為翹尾是政策的結果?!斑@得益于1.6升及以下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等優(yōu)惠政策。在四季度良好的銷售表現(xiàn)基礎之上,相信我們在猴年更能有所作為?!?/p>
海茲曼的樂觀基于對市場量能的判斷,他認為,中國現(xiàn)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今后幾年的發(fā)展?jié)摿σ琅f有很大的想象空間。說到新能源車,海茲曼仍有些問題尚未完全想清楚,他一向認為,新能源車的使用按理說應該集中在市區(qū),但他注意到目前市場存在的另一種聲音,人們在追求市區(qū)為主的純電動行駛之余,還希望能實現(xiàn)純電動車的長途駕駛?!袄?,有的車主希望在半小時以內完成一次充電,并且續(xù)航要能夠支撐400公里左右。這具有相當大的挑戰(zhàn),特別是遇到像假期車流比較密集的時段,對于基礎設施來說要同時滿足大量的純電動車的充電有巨大的壓力。我想問這是不是一個真實的需求?這個需求是否符合實際?因為對于廠商來說,這兩種情況在技術上的差別很大?!?/p>
困惑猶存,并不妨礙海茲曼對新能源市場的展望,如果把市場份額比喻成一塊蛋糕,海茲曼明確表示,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蛋糕”不會比“乘用車蛋糕”小。
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中國經濟出現(xiàn)一些不確定性,大眾集團是否會對中國戰(zhàn)略做出調整?
海茲曼: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承諾不變,投資計劃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也就是說,我們每年在中國的投資規(guī)模將會超出40億歐元。大眾集團非常清楚,全球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國市場。在投資方面,擴產以及新工廠建設也都在總體的投資規(guī)劃當中,投資重點則圍繞新產品以及新能源車這兩方面。
在今后3~5年時間里,我們會向中國市場投放15款左右的新能源車。在今后幾年間,除了在中國市場投放大量的改款車型之外,還會投放至少10款全新并且實現(xiàn)中國本土生產的SUV車型。在技術方面,除了引進新能源車技術,我們也會不斷推進高新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在節(jié)油降耗、數字化以及車聯(lián)網領域新技術的引進上。
三聯(lián)生活周刊:你如何看待未來的不確定性?
海茲曼:去年中國市場確實有相當大的起伏,我們對2016年及后幾年的短期預測確實不如往年那么高。但從中長期來說,我們依然認為中國市場有較好的增長前景。信心來源于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判斷,包括人口基數、可支配收入,以及三、四線城市的潛力。盡管短期市場仍然有起伏,但是中長期肯定會有相當光明的增長前景。
三聯(lián)生活周刊:集團層面對中國市場是否會下達具體的銷量目標?
海茲曼:我想強調的是大眾集團追求的目標并不是銷量,因為銷量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我們在中國所追求的目標是客戶價值的最大化,必須實現(xiàn)讓客戶滿意,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在品質方面我想強調“殘值”的重要性,殘值是衡量廠商及其產品給客戶帶來價值的最好指標之一。今后,我們將盡最大努力提升客戶滿意度,而不僅僅是追求數量的增長。
三聯(lián)生活周刊:在你看來,哪些細分市場需要特別關注?
海茲曼:增長比較多的是SUV、新能源車還有MPV細分市場,除此以外,經濟型汽車也是我們極為看重的一個新項目。每年根據細分市場動態(tài)的變化,我們會進行相應調整,例如研發(fā)更高級別的SUV車型。當然,細分市場的規(guī)劃在調整之后仍要匯總在一起,看整體的平均油耗是否符合相關政策要求。
三聯(lián)生活周刊:我們注意到,在大眾的車型引進計劃中SUV的力度較大,這出于怎樣的考慮?
海茲曼:目前大眾品牌在中國投放的SUV只有兩款,一款是國產的途觀,一款是進口的途銳。如果將途觀作為一個分水嶺,2016年我們將在中國市場投放一款比途觀更大、級別更高的SUV車型。在今后幾年,將會陸續(xù)投放多款級別比途觀略低的小型SUV,首先是大眾品牌的全新SUV車型,隨后奧迪和柯斯達全新SUV車型也將陸續(xù)在中國市場投放。SUV車型對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的耕耘至關重要,在經濟型汽車項目中,也會相應推出經濟型SUV車型。當然,在推出的新款車型中也不乏高級別車,但我們會將資源越來越多地放在新能源以及采用節(jié)油降耗新科技的車型上。
三聯(lián)生活周刊:商用車、MPV是否有一些新的計劃?
海茲曼:MPV市場相對比較復雜,我們仍在進行研究,進一步了解該市場??傮w上來說,MPV的需求量小于SUV以及三廂車,這也使我們在探索MPV市場時相對比較謹慎。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準備推出新款MPV車型,只是詳細規(guī)劃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大眾對MPV市場的態(tài)度確實偏于保守,但保守不是無緣無故的,選擇進駐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要觀察它的架構區(qū)間、市場規(guī)模及所占份額。對我們來說,在MPV領域的一些細分市場相對全新,新平臺的研發(fā)和工裝設備等具體的投入相當之高。
大眾目前在中國投放的是夏朗這款進口的MPV車型,上海大眾的全新途安加長版也在今年投放市場。在途安的基礎之上,我們將進一步探索MPV的其他細分市場,以尋求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把握更多的市場契機。
三聯(lián)生活周刊:新能源車除了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之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形式?
海茲曼:鑒于中國市場的偏好以及政府的相關政策,生物柴油這個話題對中國市場并不那么適用。燃料電池是十年之外的展望,中短期不會成為現(xiàn)實。我們的基本思路是,在中短期的重點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中長期則是純電動車型。
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是補貼導向型。我們認為,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增長會非常迅速,而且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但這一切取決于相應的成本何時才能真正降下來,因為與電動車相關的研發(fā)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目前的電池技術雖然正在實現(xiàn)突破,其成本仍然相對較高,電動車相關的零部件也較為昂貴。我認為新能源車的普及障礙并非技術或續(xù)航里程,它的核心問題是成本問題,成本降下來,才是關鍵。
三聯(lián)生活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國的新能源市場?
海茲曼:目前新能源車市場盡管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我還是堅信中國在這個領域仍然處于全球市場的領先位置。“兩限政策”(限制排放和限制牌照)會給予新能源車以發(fā)展先機,中國政府在油耗方面的努力也顯而易見。
大眾集團根據對中國市場的判斷進行戰(zhàn)略部署,目前正處于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以進口為主,新能源車進口首當其沖的是保時捷Panamera混合動力版以及奧迪與大眾品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今年會進口純電動版的Golf車型,但進口量相對有限。第二個階段從今年開始,我們會尋求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中國的本土生產,首先是奧迪A6,其次是大眾品牌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2020年前,會實現(xiàn)純電動車在中國本土的生產。短時間內,我們的工作重點仍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因為這在目前是最具有靈活性的一種解決方案。
三聯(lián)生活周刊:你對未來大眾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有何期許?
海茲曼:大眾會完成所有的技術儲備,并在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條件下,確保新能源車投放。盡管大家對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型總體的規(guī)模判斷不盡相同,也許200萬輛,也許150萬輛,但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大眾汽車在中國新能源車領域的市場份額要大于等于我們在乘用車總體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2020年大眾集團在中國新能源車的銷量大約是幾十萬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