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潤源
?
張肖棟,“90后”的公益組織領袖
■文|潤源
他雖然只是一名浙江嘉興學院南湖學院金融系的大四學生,剛滿22歲,公益年齡可一點兒都不短——“我讀初中時的每年寒暑假便參加社區(qū)里的社會實踐項目,高中時還當上了居委會的團支部書記;2010年擔任上海世博會志愿者,還獲評優(yōu)秀稱號;2013年3月成立益心公社,同年11月成立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并率領團隊成員在春運、端午、暑運、國慶期間服務于上海的火車站,并服務外灘街道的暑托班及南京東路街道的助幼成長項目”,他如數(shù)家珍般地告訴記者。他,就是黃浦區(qū)公益界小有名氣的“90后”公益領袖張肖棟。
張肖棟回憶道,在從事公益志愿活動的那么長時間里,最難忘的便是服務春運?!按哼\是一次大的遷徙,那么多人都急切、渴望地向往快點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作為志愿者的我,深刻理解大家急切回家的心情,盡可能有序地組織旅客、服務他們,用愛溫暖他們回家的路。記得有一年春運,我撿到一張火車票,立即通過車站廣播尋找失主,但失主已經離開了。于是我想盡辦法,通過網絡平臺、媒體平臺找失主,因為我明白春運時的一張票,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對于張肖棟來說,傾注最大心血的便是他一手創(chuàng)立的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隸屬于黃浦區(qū)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社團針對青少年和來滬青年兒童的心智開發(fā)輔導,以特殊兒童的教育與康復等扶幼公益項目為主,組織、參與大型公益活動的志愿者組織、培訓等工作。同時提供一個平臺,讓更多的“80后、90后”大學生以及其他社會各界人士
參與到關愛祖國下一代的活動中,讓孩子們能夠在閑暇的課余時間得到輕松且充實的素質擴展;讓他們融入上海這座大城市,了解海派文化;讓他們學會更好地與人交流,懂得感恩,從小培養(yǎng)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志愿者們與他們一同成長。”在這個新生的公益團隊中,一切從零開始。張肖棟積極響應、參與黃浦區(qū)組織的許多公益活動,并且選擇在上海南站扎根發(fā)芽,并逐漸壯大、成熟。
“2014年1月16日至1月29日,我們迎來第一個挑戰(zhàn)——春節(jié)上海南站鐵路協(xié)運。這是我們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的首次大型志愿服務工作,我團展開了為期14天朝九晚七的志愿者服務工作,召集了來自四面八方,熱愛公益的學生、青年聚在上海南站,幫助返鄉(xiāng)旅客順利團圓。志愿者們每75分鐘換一次班,兩批輪流工作,一天4班輪換制,每天共計近百名志愿者參與到了志愿服務工作?!?/p>
2014年5月31日,在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上海市黃浦區(qū)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的志愿者們受鐵路上海南站的邀請,又一次來到上海鐵路南站服務。
在此次上海南站的志愿服務中,張肖棟與上海南站協(xié)商人性化地安排服務時間,上崗時間采取兩班輪班制,服務活動也相對較為輕松,且要求增加志愿服務自助售票機取票、實名驗證等崗位。同時,張肖棟重新規(guī)劃團隊組織結構,兩批志愿者到達集合地點后,均先參加了與活動相關的志愿者培訓指導,隨后志愿者由各小組長帶領到各自指定崗位進行志愿者服務。他說:“這樣層層分工、各司其職的管理模式使得任務完成更明確、更有效。”
“除了服務好火車站的旅客,我們的團隊還進駐社區(qū),為孩子們出一把力?!睋?jù)張肖棟介紹,他積極和外灘街道等機關合作,通過自己的實際努力和團隊的綜合能力,依托團市委的“愛心暑托班”平臺,為更多的小朋友們帶去歡樂。
“我記得有一年,我率領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的志愿者們來到外灘街道北京居委的活動教室,帶著社區(qū)里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堂充滿樂趣、創(chuàng)意環(huán)保的手工課。那次活動受黃浦區(qū)外灘青少年社工組邀請,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負責策劃和實施,外灘街道北京居委負責協(xié)調工作的一次創(chuàng)新性嘗試,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在娛樂、動手等實際過程中,掌握了解環(huán)保知識,為建設綠色地球而努力。”通過這次創(chuàng)意環(huán)保課程,小朋友們紛紛表示學會了如何利用身邊的閑置資源,自己動手制作有用的東西。
張肖棟說,I公益青年志愿者聯(lián)盟還參加了南京東路街道的助幼成長項目,輔導一位‘問題’學生?!斑@孩子情商很高,就是不喜歡讀書,于是我們只能既當心理輔導員又做家教,中途有很多志愿者都想放棄,但最終堅持了下來,現(xiàn)在他的成績有了進步?!?/p>
作為由一名長期在一線服務的志愿者漸漸轉變?yōu)楣鎴F隊負責人,張肖棟深刻地明白,志愿者有熱情、有能力,想更好地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但怎樣才能讓志愿者更積極地參與項目,堅持下去?“有些項目本來只是提供一個平臺,在我的努力下,為小伙伴們爭取到了工作餐和飲用水的基本保障;有些志愿服務原本沒有志愿者保險,我后來為小伙伴們都爭取到了……”由于從小參加大量社會事務,22歲的張肖棟顯示出超過同齡人的周密思考,這恰恰體現(xiàn)出這位“90后”公益人的領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