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孟侯
?
遮遮掩掩改名潮
文/童孟侯
童孟侯中國作協(xié)會員,擅長幽默文學,出版幽默隨筆散文集《你有權選擇幽默》等多種
攝影家陳丹路是我哥們兒,可我給他寄賀卡時老把他的名字錯寫成“陳丹露”。他數(shù)次警告無效,給我回寄賀卡時,便把我的名字統(tǒng)統(tǒng)加上反犬:猛——猴!我真?zhèn)€啼笑皆非,兇猛的猴子不就是大猩猩嘛,挨得上嗎?后來,我給小朋友寫童話的時候,干脆用了“猛猴”這個筆名,孩子們倒也覺得這個猴哥挺好玩兒。
1982年,我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寫了一部長篇小說,說的是改革開放之后中國船員勞務出租到外國老板的遠洋輪上當勞工的事兒,書名叫《無魂航線》。我的意思是中國船員雖然賺了幾千美金高高興興回國了,但是把魂丟了,他們受到的是心靈上的奴役,這是新的海上勞工。
出版社三審通過,同意出版。然而,長篇上架之后,書名卻被改為《一個吧女和七個水手》。我的天哪!為什么成了如此低俗的書名?還“吧女”?
編輯在電話里回話:書容易賣嘛。
我一直悶悶不樂,什么不能改成其他名字,偏要改成《一個吧女和七個水手》?直到有一天得知《水滸傳》被外國人翻譯后,書名改成《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我的心潮即刻平靜了,連中國名著都被數(shù)字化了,更改我的書名,那是瞧得起我!
其實,《水滸傳》里的第一把手宋江膽子不是特別的大,武藝也很一般,但是他殺人之后,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這習慣自古以來就跟“大丈夫”連在一起),在墻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宋江!
上海人把山寨版的東西稱作“大卡”。然而同樣讀作daka,眼下這個“大卡”已經(jīng)改了一個字,叫“大咖”,那就不是假貨的意思了,而是指某方面的達人、很厲害的高手。
數(shù)月前我到愛爾蘭的都柏林旅游,車子開過詹姆斯門大街的一家啤酒工廠,忽地瞧見上邊兒寫著碩大的JUINNESS。好生眼熟啊,吉尼斯世界紀錄不就是JUINNESS嗎?你的啤酒是世界第一?
坐在我旁邊的驢友證實說:最早的吉尼斯就是愛爾蘭這個黑啤的名字,后來這家啤酒公司覺得好玩兒,就出版了一本僅有一百多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沒想到創(chuàng)“世界紀錄”是很對西方人胃口的,從此,洋人們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各種離奇古怪的記錄,以列入這本大全為榮。后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名氣完全蓋過了“吉尼斯黑啤”。
商機來了,上海有人就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經(jīng)營組織創(chuàng)各種世界記錄的競賽,收集、申報、審核、確認……搞得熱熱鬧鬧,數(shù)年搞下來,漸漸也就有了知名度。那么它也叫“吉尼斯”嗎?不,只改了一個字,叫基尼斯。據(jù)說這個基尼斯好像和吉尼斯有過合作,又據(jù)說后來分道揚鑣了。但不了解內(nèi)情的人,怎么分得清楚,還以為譯法不同而已,哪曉得“基尼斯”是大卡的吉尼斯?讀起來完全一樣,貌一看差不多。
如果說大世界基尼斯做事還算一本正經(jīng),那么改名這件事到了文藝界就是一件很隨意的事兒了,分分秒秒就給改了:李美林改成李玟,王靖雯改成王菲,劉福榮改成劉德華,陳港生改為成龍,蕭雅之改為蕭亞軒,蔡宜凌
改成蔡依林,汪建剛改成汪涵,尤智勇改成尤勇,李桂珍改成白玉霜,李再雯改成小白玉霜(聽上去像潤膚露的名兒),連76歲的唐杰忠也把自己的“心”去掉,改成唐杰中……
明星的名字可以變,電影電視的名字更可以隨意改:《雪狼》改成《懸崖第二部》,《宮》改成《甄嬛前傳》,《深白》改成《結婚進行曲》,《姹紫嫣紅開遍》改成《攻心》。更有甚者,《天道人道》搖身三變,改成《菊子》《被欺凌的女人》和《地主家的女人們》……反正拍攝是一個名兒,播出是一個名兒;地面頻道是一個名兒,衛(wèi)視上星是一個名兒;原著一個名兒,劇集是另外一個名兒。
網(wǎng)友們覺得太逗了太有創(chuàng)意了,既然制片、導演和贊助商可以隨意改電影電視劇的名兒,哥們兒為何不能湊一腳?咱不想把它改得面目全非,只替換一個字就行:狗。
于是,新的電影電視出現(xiàn)了:《我是特種狗》《射狗英雄傳》《食為狗》《四大名狗》《不要和陌生狗說話》《來自星星的狗》《神狗夏洛克》……哈哈哈哈,哥們兒改完跳街舞去嘍!
廣電總局的領導終于忍無可忍,立刻發(fā)表嚴正聲明說:已經(jīng)獲得發(fā)行許可證的劇目如果要改,需要重新報批!
應該說改名更姓這件事兒早在“文革”時就登峰造極,江青老娘兒最喜歡信口開河,隨意更改演員的名字是她一大樂趣:“你這名字不好,我給你改一個吧!”
請問,當年的演員能說“不能改”嗎?
于是,著名演員李仁堂被改成“李齊”;張連文被去掉中間那個字兒,改成“張文”。江青老娘兒教導他們說:“這樣簡單”。李樹楠(演壞蛋錢廣的那個)被改成“李廣文”。鋼琴家殷承宗被改成殷誠忠。江青說了,“否則太封建”。京劇演員錢浩梁的名字說是“有銅臭味”,于是被改成“浩亮”……
“四人幫”粉碎后,這些被改名的演員就有口難辨了。負責審查的訓斥道:賴什么賴?還不好好交代?你是江青一伙的還需要證明嗎?尤其是李仁堂,你親口說“首長給起個名吧”,你說過沒?大家都聽到的!
不久前,有人把瓊瑤電視里的情節(jié)大段大段搬過去,就像搬磚頭那樣,而后砌成了自己的電視劇。瓊瑤阿姨得知后老淚縱橫,立馬給中央領導寫信要求主持公道。
我問過好多作家:“你支持誰?”被問者雖然沒有仔細分辨過那兩部電視劇的異同,但是直覺告訴他們:瓊瑤阿姨被改編了。
倘若瓊瑤阿姨能早日讀到王朔先生給“改編”兩個字下的定義,估計她的怒氣就不會沖天:“這個詞在今天有了新的含義,就是說把一件作品的原文抄錄,只是改動一下編者的名字?!?/p>
本山大叔說得更徹底:名人不就是個人名嘛!
中國人喜歡改名,外國人也一樣:SONY(索尼)原來的名字叫東京通信工業(yè)公司,??松‥XXON)原來叫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改好了,成功了;改壞了,槽糕了。
當然,有些個名兒是改不得的,不信查一查票務網(wǎng)站,世界上有多少個劇團都在演《白雪公主》,票房都很好,并且持續(xù)的好,連年的好。倘若改一個字叫《黑雪公主》,或者叫《白血公主》,估計一張票都賣不掉。導演、燈光、舞美、錄音們,你等自己觀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