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城
熊先生是個有型有款的美男子,在一線城市有車有房,如今,也有了親愛的太太。
他現(xiàn)在是幸福的,以后也是幸福的,但曾經(jīng),他有過一段苦戀。
熊先生十八歲時與前任花小姐從甘肅老家私奔到廣州,最難熬的時候,兩人一天只吃一頓午飯,因為午飯是打工的店里免費提供的?;ㄐ〗闩乱估镳I,中午拼命吃,有一次竟撐吐了。那天夜里,他們在只有一張破鐵床和一張破木頭桌子的出租房里,熊先生跪在她面前哭,用性命發(fā)誓,將來一定讓她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曰子。
熊先生在服裝市場扛大包,時常被欺負(fù),沒有生意接,他深深領(lǐng)悟了扛大包是沒有前途可言的,于是改為偷大包。
偷大包雖然很有可能發(fā)橫財,但是危險性極高,熊先生偷的手法不高,連著被警察抓了兩次,前后加起來吃了大半年的牢飯。
熊先生出獄后決定洗心革面,兩個人換了一個批發(fā)市場,開始賣起吆喝,憑著外形和口才成為銷售,錢少活累,但總算踏實了。
慢慢地,他們掌握了銷售的竅門,先后成為店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銷售精英,但他們?nèi)耘f過得十分清貧,因為花小姐說,現(xiàn)在還不是大手大腳的時候。
他們一起攢了一筆小錢,熊先生開始自立門戶,從挖客戶、攢客戶再到擁有自己的公司。熊先生和花小姐苦盡甘來,終于奔走在真正的小康之路上。
花小姐開始打扮得花枝招展,熊先生的周圍也越來越多鶯鶯燕燕。一起吃糠的兩人終于在一起吃肉的時候鬧掰了,質(zhì)疑不斷,爭吵不休,最后分道揚鑣。
熊先生把財產(chǎn)四六分,自己拿四,給花小姐拿六。
花小姐說,這是他欠她的。
熊先生從朋友口中聽說這句話時頗為傷感,他說:一段感情開始是你情我愿,一段感情結(jié)束是互不相欠,他愿意多給花小姐一份,是因為他愛花小姐,希望她過得比自己好。他沒有把財產(chǎn)全部給她,是因為他也愛自己。
一年后,花小姐嫁給一個比熊先生更富有的老板。兩年后,熊先生娶了一個比花小姐更小的太太。
花小姐結(jié)婚那會兒,讓我們告訴熊先生,不許參加她的婚禮。花小姐說,她不需要熊先生的祝福,也不想接受。
熊先生結(jié)婚那會兒,朋友問他邀請花小姐沒有,熊先生說,通知了,來不來隨便她。
愛情之中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最初深愛、最刻骨銘心的人,并非最終牽手的那個,熊先生與花小姐共同消耗最美好的十三年青春,在不得已婚嫁的年紀(jì)各自嫁娶,是朋友圈里最令人唏噓的一對。
我問熊先生,想起當(dāng)初的苦日子時,會不會一同想起花小姐。
熊先生感嘆道,他都快忘了花小姐長什么模樣了,腦子里只有吃不上、喝不上、睡不著的辛苦。他曾以為花小姐占據(jù)了他全部的青春回憶,直到愛上別人,他才發(fā)覺,那些萬千回憶里,曾經(jīng)的愛情,就只是一個屁。
花小姐的朋友們覺得熊先生狼心狗肺、薄情寡義,翻起舊賬毫不留情,熊先生的朋友看不下去了,也跟著翻舊賬。熊先生本人對花小姐的過去只字不提,他被說煩了,就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條信息:從此山水不相逢,莫道佳人長與短。
自此,再也沒人提過熊先生曾經(jīng)那段感情。
我想熊先生是對的,若有什么掰扯不清的是是非非,就在相愛時計較個明白,一旦分開了,再說任何話都是多余。
他是聰明人,從前、現(xiàn)在和未來,都在努力地愛。可這世界上,還是有許多不像熊先生這樣聰明的傻瓜,從前、現(xiàn)在和未來,一直在努力地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