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拜·達肯
(新疆阿勒泰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校,新疆 阿勒泰 836599)
新疆褐牛后備母犢的培育要點
阿拜·達肯
(新疆阿勒泰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校,新疆 阿勒泰 836599)
新生犢牛的護理;哺育及哺乳量;早期斷奶;早期補飼;一般管理
犢牛培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奶牛飼養(yǎng)的成敗,犢牛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是養(yǎng)好奶牛的開始,犢牛培育是奶牛場飼養(yǎng)管理工作組成部分,作為培育高產奶牛的基礎;犢牛的生長發(fā)育對將來成年奶牛的產量有很大影響。犢牛飼養(yǎng)的最終目標是培育發(fā)展?jié)摿Φ挠赡概#_保在不發(fā)生難產的情況下盡早產犢,形成生產能力,大大降低成本,并有一個較長的可利用周期,獲得更多的利潤。
出生至6月齡階段的牛為犢牛,是牛生長發(fā)育最快、最易患病死亡的階段。犢牛在這一時期的消化機能還不完善,對外界適應能力差,且營養(yǎng)來源從血液、奶汁到草料的過程,變化很大。犢牛的發(fā)育又與以后形成好的奶牛體型,提高采食粗飼料的能力以及成年后的產能水平和繁殖性能密切相關。
從出生至7日齡左右的犢牛叫新生犢牛,一般注意以下幾個管理要點:
2.1 產房的準備與接產
產房要冬暖夏涼,地面、牛床要清潔、干凈、有墊草,水、料充足,保持產房衛(wèi)生。對臨產母牛要注意看護,發(fā)現(xiàn)臨產征兆,及時做好接產準備,發(fā)生難產要請獸醫(yī)助產。分娩過程中的事故常造成犢牛和母牛死亡。母牛臨產,側臥于地上,待胎胞排出一部分于陰門外,即可上前接產。若是順產頭先露,待頭已娩出時再撕去胎膜,擠掉口鼻粘液。經產??纱渥匀环置洌^胎牛側握住犢牛兩前蹄,隨著母牛怒責外拉,但不可操之過急。
2.2 粘液擦干
犢牛生下后應用清潔干草或抹布把犢牛的口腔、鼻端及全身的粘液擦干,如果溫度適宜、盡量讓母牛舔其犢牛體驅上的黏液。
2.3 假死現(xiàn)象
若有假死(生下后不呼吸,而心臟仍在跳動),應立即將犢牛兩后肢提起,控出吸入喉、氣管內的羊水,然后將小牛平躺在鋪有清潔草的地上,握住小牛兩前肢有節(jié)奏的前后伸屈,或用雙手有節(jié)奏地按壓小牛胸部進行人工呼吸。
2.4 臍帶處理
如臍帶尚未自然扯斷,應進行人工斷臍,方法是在距離犢牛腹部6~8cm處,兩手卡緊臍帶,往復揉搓2~3min,然后在揉搓處的遠端用消毒過得剪刀將臍帶剪斷,擠出臍帶中粘液,并將臍帶的殘部放入5%的碘酒中浸泡1~2min。
2.5 喂初乳
(1)初乳的特點 初乳是母牛產犢后5~7d內所分泌的乳,與常乳相比初乳有許多突出的特點。犢牛應在出生0.5~1h內吃到初乳,粘稠的初乳可附著在腸胃壁上,代替粘膜作用,防止細菌侵入血液。初乳中除含有比常乳更豐富的營養(yǎng)之外,還含有豐富的抗體(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且酸度較高,不利于胃內有害細菌的繁殖,增強犢牛對疾病的免疫力。由于初乳中含有鎂鹽,具有輕瀉作用,利于犢牛排出胎糞,因此,盡早要使新生犢牛吃到初乳,以確保小牛成活。
(2)初乳的喂量 第一次初乳的喂量應為1.5~2.0kg,不能太多,以免引起消化紊亂,以后可隨犢牛食欲的增加而逐漸提高,出生的當天飼喂3~4次,然后每天飼喂3次,連續(xù)飼喂5~7d以后,犢??梢灾饾u轉喂正常牛奶,一般初乳日喂量為犢牛體重的50%~90%。
(3)飼喂方法 初乳哺喂的方法克采用裝有橡膠奶嘴的奶壺或奶桶飼喂。如用奶桶飼喂時,常需進行調教,方法是將洗凈的中食指蘸此奶,讓犢牛吮吸,然后逐漸將手指放入裝有牛奶的桶內,使犢牛在吮吸手指的同時吮吸取桶內的初乳,經3~4次訓練以后,犢牛即可習慣桶飲,但瘦弱犢牛需有較長時間和耐心的調教。
喂奶設備每次使用后應清洗干凈,擠出的初乳應立即哺喂,如奶溫下降,需經水浴加溫至38~39℃再喂,飼喂過涼的初乳是造成犢牛下痢的重要原因。
犢牛的哺育有兩種方法,即犢牛隨母牛自然哺乳和人工哺乳,乳用犢牛一般采用人工哺乳方法,哺乳一般要做5定:定位、定時、定量、定溫、定人。哺乳量根據(jù)牛場犢牛的飼養(yǎng)管理水平和早期斷奶犢牛飼養(yǎng)條件而定。
哺乳期因培育方向,以及飼養(yǎng)條件環(huán)境不同,各地不盡一致。在精飼料和牧草質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早期斷奶,一般為2~3個月,傳統(tǒng)哺乳期為6個月。根據(jù)犢牛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的規(guī)律,可采用早期斷奶方法,即人為縮短犢牛的哺乳期,減少犢牛的哺乳量,降低培育成本,尤其使犢牛消化系統(tǒng)盡早得到鍛煉,為以后提高生產性能的發(fā)揮打下基礎。
所謂早期補飼(早開食)是指訓練犢牛早些吃草吃料。
犢牛在10日齡時出現(xiàn)反芻,并可舔食一些干粉料,15日齡時就可以采食一點優(yōu)質干草,30~40日齡時其腸胃機能已基本發(fā)育健全,至60~80日齡時就可以不喂液體日糧(如牛奶)。為了早些促使犢牛的胃腸發(fā)育和機能的健全,最好在15日齡前就開始訓練犢牛采食青干草并喂給少量易消化的麥麩、玉米粉、豆粉等混合精料(最初每次10~30g,數(shù)日后逐漸增加100g左右)。在混合精料中應添加1%~2%的食鹽,2%骨粉、1%磷酸鈣并充分拌勻,加水適量拌成濕料(用手能抓成團就行)。青貯飼料由于酸度大,過早飼喂影響犢牛瘤胃微生物區(qū)系的正常建立,所以犢牛一般從4月齡開始訓練采食青貯,但在1歲以內青貯飼料的喂量不能超過日糧干物質的1/3。必須盡早訓練飲水,出生后一周內可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牛奶以誘導飲水。最初需飲36~37℃的溫開水,10~15d后可改為常溫水,冬季不低于15℃。
在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犢牛成活率應在95%以上,哺乳期日增重300~700g,2~3月齡斷奶時體重應達70~90kg,犢??瓷先セ顫?,精神好,毛色光亮,犢牛“三病”(腹瀉、肺炎、臍帶炎)發(fā)病率低。
6.1 犢牛的衛(wèi)生管理
經常認真地搞好犢牛及欄舍、用具的衛(wèi)生,對預防消化道、呼吸道疾病十分重要。犢牛哺乳用具要及時清洗,用前應蒸煮消毒,飼槽用后也要刷洗干凈和定期消毒。每次喂奶完畢,要用干凈毛巾將???、鼻周圍殘留奶汁擦干凈,然后上頸枷拴住片刻,以防止犢?;ハ鄟y舔或吮吸形成“舔癖”,容易使犢牛吸吮乳頭、臍帶、睪丸等形成乳頭炎、臍帶炎、睪丸炎等癥,嚴重者因長時間舔吃牛毛,在瘤胃中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毛球,嚴重影響犢牛的消化,甚至毛球堵塞食道,噴門或幽門而至犢牛死亡。
6.2 運動與調教
出生1周后可在圈內自由運動,10d以后可以到舍外的運動場運動,以利犢牛生長發(fā)育和對自然氣候條件的適應,減少肺炎等疾病的發(fā)生。為了讓犢牛養(yǎng)成良好的采食習慣和溫順的性格,做到人牛親和,飼養(yǎng)員應有意識地經常接近它,撫摸它,在做這些工作時,即使有牛傷人行為,也不可鞭打,以便消除犢牛對人警戒的對抗行為。
6.3 編號、稱重、記錄
犢牛出生后應稱出生重,對犢牛進行編號。對其毛色、外貌特征(有條件時可對犢牛進行拍照)、出生日期、系譜等情況做詳細記錄,以便于管理和以后在育種工作中使用。目前國內廣泛采用的是塑料耳標法,牛號寫在塑料耳標上,用專門的耳標鉗將其固定在牛耳朵的中央。一般四位,五位,六位數(shù)表示,此編號法在大型規(guī)?;B(yǎng)殖場比較多用。例如(六位):110913,其中前兩位數(shù)11表示出生年份,中間兩位數(shù)09表示出生月份,末位兩位數(shù)13表示個體當年出生順序數(shù)。例如(五位):10235,其中前兩位數(shù)10表示出生年份,中間一位數(shù)2表示分場編號,后兩位數(shù)35表示當年本場出生順序數(shù)。例如(四位):1656,此數(shù)字表示該場所有牛的順序號。
[1]蘭俊寶,等.牛的生產與經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莫放.養(yǎng)牛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3]李宏健.養(yǎng)牛工[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3.038
阿拜·達肯(1973~),哈薩克族,講師,從事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方面的實際操作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