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亞洲,雷娟娟
1.沙雅縣農業(yè)產業(yè)化服務辦公室2.沙雅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阿克蘇842200
馬鈴薯嫁接番茄栽培技術淺析
秦亞洲1,雷娟娟2
1.沙雅縣農業(yè)產業(yè)化服務辦公室2.沙雅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阿克蘇842200
嫁接技術使接穗的抗逆性、產量和品質得到改良。馬鈴薯嫁接番茄栽培技術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從嫁接材料、試驗地點時間、育苗方法、嫁接方法、后期管理、經濟效益及存在的問題等多方面進行了論述,為研究者提供部分參考。
馬鈴薯;番茄;嫁接
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2015年,國家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的又一主糧。番茄作為設施栽培面積最大的果菜之一,在蔬菜生產中十分重要,所以馬鈴薯和番茄這兩種作物的種植在農業(yè)發(fā)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發(fā)展前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人口增加及食品結構發(fā)生變化,原有的農業(yè)種植技術已不能滿足人們對馬鈴薯、番茄等作物的消費需求。因此,研究和推廣新型種植技術已成為目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傳統(tǒng)的單作種植模式在產量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已經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而馬鈴薯嫁接番茄栽培技術的出現,使單位面積產量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同時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沙雅縣作為農業(yè)生產縣,試驗推廣馬鈴薯嫁接番茄栽培技術將會為沙雅縣農業(yè)發(fā)展找到新的突破點,現將此項栽培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存在的問題簡介如下:
1.1 試驗材料
馬鈴薯及番茄品種要選擇適宜本地普遍種植的品種。
1.2 試驗地點及時間
馬鈴薯與番茄嫁接后要注意遮蔭、保溫保濕、禁止通風等,才能提高成活率,因此,試驗地點選擇日光溫室為宜。
1.3 育苗方法
接穗苗的培育:可按常規(guī)方法培育番茄苗,催芽并播種于日光溫室育苗畦中,約22~25 d后分苗,當幼苗具莖粗約0.6 cm,株高8~10 cm時即可進行嫁接。
砧木苗的培育:馬鈴薯于番茄催芽后3~5 d采用脫毒小種薯置于1.5 mg/kg赤霉素液中浸種15~22 min撈出并沖凈藥液后置于細河沙中在26℃左右條件下進行催芽,約20 d后即可顯露種芽。然后將催芽的種薯以10 cm×10 cm見方栽植于育苗畦中并小澆一水以促植株生長。馬鈴薯以苗高6~8 cm,莖粗約0.5 cm,3~4片小葉為最佳。
1.4 嫁接方法
采用切接法。在溫室內氣溫10~15℃范圍內進行,取接穗苗頂端莖節(jié)4~5 cm,莖端削成平滑的楔形,用嫁接刀從馬鈴薯距離地面8~9 cm處切成平面,在切口處向下深切1 cm左右,將接穗苗插入切口,使用嫁接夾固定。
1.5 后期管理
嫁接完畢后,用噴霧器向葉面適量噴清水,防止葉片因蒸騰作用而萎蔫,保持室內的溫度白天25~30℃,夜間不低于20℃,同時注意遮蔭、保溫保濕,7~9 d內禁止通風,10 d以后可全天見光,15~20 d后便可進行嫁接苗定植。
緩苗后,接穗苗心葉見長時摘掉嫁接夾,并松土1~2次,馬鈴薯葉片留2~3片為宜,這樣有利于塊莖的膨大,番茄每穗留3~4個果,可留2~3穗,果實果開始轉紅時,停止?jié)菜?,避免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
1.6 經濟效益
馬鈴薯嫁接番茄,地下部分馬鈴薯產量可達45 000 kg/hm2左右,效益22 500元/hm2左右;地上部分番茄產量可達67 500 kg/hm2左右,效益37 500元/hm2左右。通過推廣和應用此項栽培技術,可以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
2.1 品種搭配影響成活率、生長勢、發(fā)病率、結果率和口感
根據洛陽市農業(yè)科學院對1個馬鈴薯品種與6個不同品種的番茄嫁接試驗顯示,不同的組合影響嫁接成活率、生長勢、發(fā)病率、地上地下結果率和果實口感等。
嫁接一周后加大通風有的品種成活率降低。原因可能是由于馬鈴薯莖是中空結構,通風影響了水分從地下部位向上輸送,導致嫁接苗成活率降低,因此建議在馬鈴薯苗未形成中空結構時進行嫁接。
口感對馬鈴薯影響不大,但是影響番茄的口感。由于馬鈴薯的作用,嫁接后的番茄口感有點生馬鈴薯的味道,影響了番茄的品質。
地上番茄結果率高,地下馬鈴薯結果率低。這可能與接口融合度不好和種植密度有關,因此,應該加大株行距。嫁接時盡量與地面保持較小距離,等番茄嫁接口處有再生根長出時進行培土管理。
因此,首先應該選擇適宜當地種植的馬鈴薯、番茄品種搭配組合嫁接試驗,選擇出成活率高、生長勢好、發(fā)病率低、結果率高和口感好的搭配組合,再考慮進一步推廣。
2.2 嫁接果實存在遺傳物質改變的狀況
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教師的研究結果表明,嫁接番茄果實品嘗后期味略酸澀,近似馬鈴薯塊莖味道;同時,經過檢測嫁接番茄體內的遺傳物質(DNA),發(fā)現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嫁接對果實品質及遺傳物質結構的影響有待進一步試驗研究。
[1]何從亮,毛久庚,甘小虎,等.馬鈴薯嫁接番茄的試驗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1(1):28-29.
[2]查素娥,張春奇,李紅波.馬鈴薯嫁接番茄試驗初報[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0(1):37-38.
[3]吳正景,王少先,劉小花,等.番茄/馬鈴薯嫁接對番茄生長和果實形狀的影響[J].長江蔬菜(學術版),2011(6):41-43.
[4]王曉黎,王宏,黃濤,等.番茄嫁接紫色春馬鈴薯共生培育方法[J].四川農業(yè)科技,2015(4):15-16.
[5]張中.馬鈴薯與番茄嫁接高產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01 (4):12-13.
[6]劉學東,楊慧,呂彥超,等.番茄與馬鈴薯嫁接栽培技術[J]. 2005(2):12.
[7]欒曉剛.馬鈴薯嫁接番茄效益高[J].河南農業(yè),2003(1):16.
[8]中國將啟動土豆主糧化戰(zhàn)略土豆或成第四主糧.鳳凰網[引用日期2015-01-6]
[9]ZhangZ.F.,FanS.H.,ZhengY.L.,etal.Purplesweet potato color attenuates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D-galactose in mouse liver[J]. Food Chem Toxicol,2009,47(2):496-501.
秦亞洲(1990年—),研究生學歷,技術員,研究方向:多熟種植、作物栽培技術研究等。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