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屏
西藏的東南部,聳立著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東西綿延2 450千米,平均海拔7 000~8 000米。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 848.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雖然連綿的山脈終年白雪皚皚,高寒的荒漠渺無人煙,然而卻是動物們的天堂。
雅魯藏布江風光迷人,路邊濕地里的一群群赤麻鴨和斑頭雁正愜意地覓食,收獲時散落在田野里的谷粒成了它們的食物。中國鶴類家族中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黑頸鶴,也經(jīng)?;燠E在牧民的羊群里覓食。
波曲河邊的米團花盛開,甜蜜的米團花花蜜是鳥兒冬天里的美味。瞧,黑頂奇鹛正在米團花上吸著花蜜呢!黑頂奇鹛在中國分布非常少,如果不來樟木口岸還真不容易見到它們。
樟木口岸的友誼橋是318國道的盡頭,跨過友誼橋就是尼泊爾了。一些獼猴每天都在這邊溜達來溜達去,它們可不需要辦理任何手續(xù)就可以自由地在兩個國家之間通行無阻。來來往往的旅行者和這里的商家的友好,也讓它們無所畏懼,就連給它們拍照片也一點都不躲閃。
彩虹般的九色鳥
九色鳥又名棕尾虹雉,是尼泊爾的國鳥,在中國只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喜馬拉雅高山上。為了一睹九色鳥的美麗,第二天天還沒亮,我們就出發(fā)上山了,必須在天亮之前先到達棕尾虹雉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地方躲好,以免驚嚇著它們。
天慢慢地亮了,遠處的草坡上,一只閃著彩虹般光澤的九色鳥正安靜地刨著草根。它的頭上頂著孔雀一樣的藍綠色羽冠,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寬而長的棕紅色尾羽,像一襲絢麗的長裙——這是一只美麗的雄鳥。不過,雌鳥的顏色比較灰暗,保護色很好,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
好客的噪鹛
高大的杜鵑花樹下的腐殖土是各種噪鹛的樂園,這里生活著紅頭噪鹛、細紋噪鹛、純色噪鹛等很多種噪鹛。它們在樹林里刨、在牛糞里刨、在菜地里刨……這里好吃的東西很多,隨便刨刨就可以吃飽。
這里氣候溫暖,食物豐富,沒有人類的威脅,它們只需要對付自然界的天敵就好了。所以,我們走累的時候一屁股坐了下來,馬上就被這些美麗的噪鹛包圍了。驚喜的我們立刻拿著望遠鏡看這里、看那里,眼花繚亂。
米團花的粉絲們
爬山路走累了,坐在開滿米團花的大樹下休息是最愜意的事。開著米團花的大樹簡直就是小鳥們的食堂,純天然的米團花花蜜是鳥兒們最喜歡的飲料。
有幸的是,我們遇見了揮著又彎又長的大嘴巴正在路邊土里刨蟲子的劍嘴鹛。劍嘴鹛可是中國鳥類家族的大明星,它們的數(shù)量非常少,已被列入全球瀕危鳥類名錄。
躲在樹上吃果子的金喉擬啄木,穿著一身花花綠綠的衣服,艷麗奪目。雖然長著啄木鳥一樣的大長嘴巴,但是嘴巴沒有啄木鳥的那么結實,不過它們也會啄樹洞。
可愛的小猴
遠處的光葉高山櫟樹上蹲著一個大家伙,一頭蓬松的白發(fā),黑黝黝的臉上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大的鼻梁上有兩個寬大的鼻孔,屁股下面還拖著一條長長的白尾巴,原來是只喜山長尾葉猴!喜山長尾葉猴以樹葉和野果為主食,僅生活在中國喜馬拉雅山的幾個自然保護區(qū)里,數(shù)量稀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看著它的時候,它也在好奇地端詳著我們。
路邊的樹林里,兩只獼猴正在撥弄著彼此身上的毛發(fā)。它們不是在互相撓癢癢,也不是在互相抓虱子,而是在抓彼此身上的鹽粒。猴子出汗后,身體上會留有很多小鹽粒。它們的食物里鹽分很少,需要這些鹽粒來補充鹽分。所以,每當它們閑暇時,就會互相抓毛發(fā)里的鹽粒來吃。這群獼猴漂亮、干凈,身上的毛發(fā)還閃著金色的光澤,像《西游記》里的孫悟空一樣。
血一樣紅的鳥兒
在我一路的念叨下,血雀終于現(xiàn)身了。雄鳥的羽毛真的猶如鮮血一樣,鮮紅欲滴。不過,雌鳥的羽毛是橄欖褐色。在這一群有雄有雌的血雀中,雌鳥完全被雄鳥的紅色淹沒了。雪雀們正在低頭吃著草籽,完全無視我們的存在。
我們還驚喜地看到了近幾年才被發(fā)現(xiàn)的中國鳥類新記錄——尼泊爾鷦(jiāo)鹛(méi),它像老鼠一樣在地上亂跳。雖其貌不揚,卻是中國鳥類家族的新星。
在希夏邦馬自然保護區(qū)的曠野里,在高寒的冰雪之中,一群藏野驢不緊不慢地在漫著步,雪和陽光的反射使它們看起來是那么的干凈,從容不迫的腳步仿佛在向我們宣告,它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我們只是這里的過客。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巖鴿站在廟宇紅墻之下注視著我們,顯得威嚴而莊重,仿佛在跟我們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