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雪花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學科知識,是對生活的體驗和升華。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需要貼合生活實際,以生活實例為引導,把生活元素作為語文教學素材,融入語文教學中,增添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生活實例 語文課堂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應開發(fā)建設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課程教材,整合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筆者結合當前語文課堂教學存在氛圍沉寂、枯燥乏味且與學生生活背離等現象,在教學實踐中巧妙地運用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感悟生活走進語文課堂,從語文課堂提煉生活,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輕松愉快地獲取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綜合能力。
一、巧用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語文課堂生活情境
在語文課堂中引入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語文課堂生活情境,以生活經歷為實例說明作品,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有效性,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內涵,增強學生對語文課文的認知感,從而獲得語文知識。
如在教學七年級第一學期《老馬》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匹衰老、瘦弱、筋疲力盡的“老馬”形象,而且還馱著沉重的負荷,就像文中所寫的那樣,“把頭沉重地垂下”,沒有任何怨言,沒有任何抗議,只是默默承受和忍受。看著這匹“老馬”悲慘的生活處境,學生心中涌出憐憫和同情,筆者趁機引導學生對比生活中的“老馬”和作品中的老馬,深化學生對“老馬”的認識,體會作品中“老馬”堅韌的品質,揭示文章的思想內涵,即以一種倔強的人生態(tài)度直面困難,迎接磨難,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藝術情感。
二、巧用生活實例,整合語文課堂生活資源
“生活就是教育”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生活中各類資源都可以充分整合成語文課堂教學資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整合學生的生活資源作為教學素材,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語文課堂增添活力,又能折射出語文作品中的內涵。但是,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深入體會生活,在熟練掌握初中語文教材的基礎上,把生活資源融入語文教學素材。
三、巧用生活實例,豐富語文課堂生活內容
生活中流傳著很多英雄故事和傳奇故事,這些資源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在語文課堂中引入這些故事,不僅能豐富語文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積淀,體驗文化的深厚,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塑造學生積極生活的態(tài)度。
四、巧用生活實例,延伸語文課堂課外實踐
在語文課堂中引入生活實例,可以拓展課外實踐。
第一,教師應延伸語文課外學習。生活就是教育,這說明語文教學和生活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教材的局限性,把語文教學延伸到實際生活中,把語文知識懂和會、學和用相融合,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展開和延伸語文教學課外實踐,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廣闊空間。
第二,教師應補充語文課外內容。為了打破語文教材的局限性,教師可以把生活實例整合后融入教學,做到語文教學與時俱進。
總而言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巧用生活實例,善于捕捉生活元素,尋找語文課文中的生活案例,就能有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使學生保持集中、持久、穩(wěn)定的注意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語文課堂增添活力。
參考文獻:
[1]劉麗.尋找初中語文的生活元素——淺談農村初中語文的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2014,(8).
[2]陳巧梅.農村初中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方法研究[J].時代教育,20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