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斌
?
獼猴桃“小老樹”更新復壯技術(shù)
曹耀斌
有些獼猴桃樹從實生苗栽植到嫁接,長得一直不旺實,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剛進入初果期便出現(xiàn)早衰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葉片小、枝條短(大部分為老化或自封頂枝),不發(fā)新枝,不長新葉,所結(jié)果實不膨大,全樹都是“小蛋蛋”。針對這些“小老樹”,必須盡早分析早衰原因,采取適宜的更新復壯措施。
1)苗木質(zhì)量差。實生苗種子來源于冷庫挑揀下來的小果、病果、傷果等殘次果,也可能來源于pH值過高果園樹上所結(jié)果實,樹體本身不健康,后期生長不旺,易形成“小老樹”。另外,多年老根苗、挖苗時傷根過重、苗木運輸途中根系失水嚴重或受凍、苗木對當?shù)厮敛贿m應(yīng)、與嫁接品種不親合等,均可能形成“小老樹”。
2)定植過淺。淺土層水分、養(yǎng)分含量少,如果栽植坑太小,苗木栽植過淺,則根系伸展不開,營養(yǎng)供應(yīng)不上,樹體不能良好生長,易形成“小老樹”。
3)選址不當。選擇土壤貧瘠、土層過淺、底土太緊實、pH過高、雜草叢生的地塊建園,或在風口雹線、霜槽上建園,易形成“小老樹”。
4)果園管理粗放。栽后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修剪不當,胡亂剪、盲目剪,不夏剪、不秋剪,水肥供應(yīng)不足,施肥方法不對頭、施肥位置不當、肥料品種單一、施肥量不夠,以及不抹芽、不授粉、連年留果量過大,均易形成“小老樹”。
1)科學、配方施肥。6月份前突出氮肥,促進樹體長梢、長葉、長干;7—10月重點施用磷、鉀肥,促進果實生長。采果后至落葉前施足基肥,基肥應(yīng)是全元素肥料,具備有機肥的長效性、緩效性,化學肥料的速效性,礦質(zhì)肥料的增效性,微生物菌肥的特效性,以保證來年萌芽、長梢、開花、授粉、坐果等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采取一切可能措施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通過葉面噴施等方法補充中、微量元素,缺鋅的園尤其要注意適時適量補鋅。
2)促發(fā)新根。更新根系是改造“小老樹”的關(guān)鍵。獼猴桃的根是肉質(zhì)根,水平狀,須根多、主根少,根系含水量大,穿土性差。對于栽植時定植坑挖得過淺、過小的園,在采果后至落葉前,應(yīng)結(jié)合施基肥抓緊擴穴深翻,同時剪截先端衰老根,促發(fā)新根。注意,剪根后要多施有機肥,施肥后立即埋土澆水。
3)科學追肥灌水?!靶±蠘洹备邓ダ希毟?,吸收功能差,尤其要抓住新梢旺長前的追肥、灌水和土壤保墑工作。新梢旺長期要采取涂干、噴施葉面肥等方法適量、多次根外補充氮肥為主的肥料,以促進根系旺長,并促發(fā)新根。
4)限花限果保護樹體。對嚴重衰老的樹,要少留花果,或不留花果。骨干枝上盡量避免造傷,尤其是大的傷口,以免削弱樹勢。
5)科學修剪。科學夏剪、秋剪、冬剪,促控結(jié)合。長勢弱的“小老樹”,修剪時應(yīng)選留中等偏旺枝條,對已結(jié)果的枝條及時更新復壯,實行“三三制”修剪法(保留結(jié)果枝,配置營養(yǎng)枝,培養(yǎng)預備枝)。
6)及時防病治蟲。采果前噴2~3次70%吡蟲啉3 000倍液或20%啶蟲脒6 000倍液,殺滅斑衣蠟蟬、茶翅蝽、小甲蟲、青葉蟬、蚱蟬等害蟲。采果后全園交替使用20%葉枯唑500~600倍液,或20%噻菌酮600倍液,或1 5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1 000倍液,或0.15%梧寧霉素800倍液等藥劑,噴獼猴桃的葉、枝、干,相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預防潰瘍病。
曹耀斌,陜西省周至縣集賢鎮(zhèn)東村二組,郵編710404。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