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春季管理是奪取豐產(chǎn)的關(guān)鍵
春季氣溫回升,小麥進入旺盛生長階段,加強春季管理是奪取小麥豐收的關(guān)鍵。
返青追肥和灌水。3月份,撒施或溝施氮肥40-80斤/畝,并灌返青水,可明顯提高小麥成穗率,壯大小麥群體,為豐產(chǎn)打下營養(yǎng)基礎(chǔ)。建議施用眾德海聚能生態(tài)增值氮肥,技術(shù)指標為:氮≥26%(尿素態(tài)氮≥11%、銨態(tài)氮≥15%)、硫≥17%、鋅≥0.02%、硼≥0.02%。該產(chǎn)品植入純天然海洋高活性物質(zhì),改善根際環(huán)境,促進根系發(fā)達;氮形態(tài)多樣化,并添加DMAP功能液,大大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時含有硫、硼、鋅等中微量元素,解決產(chǎn)量限制因子,促進光合作用,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化學除草。對于年前未開展化除或化除效果不好的田塊,當日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5℃以上時,選擇無風晴朗的天氣及時開展化學除草,施藥時間掌握在小麥開始返青至小麥拔節(jié)前結(jié)束,一般于3月份進行。雜草的防治指標:禾本科雜草每平方米50株,闊葉雜草每平方米10株。
防除闊葉雜草。防除播娘蒿、豬殃殃、婆婆納、貓兒眼等闊葉雜草,每畝用75%苯磺隆1克,或40%唑草酮懸浮劑50-60毫升,或5.8%雙氟·唑嘧胺懸浮劑10毫升,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0毫升,或20%雙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劑50-60克,或15%雙氟·氯氟吡懸浮劑60-80毫升兌水40公斤莖葉噴霧。對貓兒眼、豬殃殃等惡性雜草,要在雜草較小時施藥效果才好,否則效果不佳。
防除單子葉雜草。防除看麥娘、野燕麥等單子葉雜草,每畝用5%唑啉草酯乳油60-80毫升,或15%炔草酯可濕性粉劑20-30克,或5%唑啉·炔草酯乳油60-100毫升,或3%甲基二磺隆乳油30毫升,或6.9%精惡唑禾草靈水乳劑60-70毫升兌水40公斤莖葉噴霧。
防除闊葉、單子葉雜草混生田塊。闊葉、單子葉雜草混生的田塊,可選用以上防治闊葉雜草和單子葉雜草的除草劑的各1種混合后,兌水40公斤針對雜草莖葉噴霧防治。
病蟲害防治。小麥拔節(jié)前是防治紋枯病的關(guān)鍵時期,也是紅蜘蛛、蚜蟲、根部病害等侵染擴展高峰期,要根據(jù)病蟲發(fā)生情況,選用對路的殺蟲劑、殺菌劑,綜合防控。
小麥紋枯病。小麥拔節(jié)初期病株率達10%的田塊及時噴藥,畝可用30%苯甲·丙環(huán)唑乳油20-30毫升,或20%井·蠟芽懸浮劑10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50克,5%井岡霉素水劑每畝150-200毫升,對準莖基部施藥兌水15-30公斤,針對莖葉噴霧防治。最好選擇上午有露水時施藥,適當增加用水量,使藥液能流到麥株基部。重病區(qū)首次噴霧后10天左右再噴一次。遇澇時及時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害發(fā)生程度。小麥紋枯病偏重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與使用氮肥偏多或使用未腐熟有機肥有關(guān),因此,適當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避免使用未腐熟鮮雞糞。
白粉病。典型癥狀為病部表面覆有一層白色粉狀霉層,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葉鞘、莖稈和穗部。春季氣溫回升快且有一定雨水時常發(fā)病嚴重。當田間病葉率達10%時應(yīng)及時用藥防治,可選用烯唑醇、丙環(huán)唑、醚菌酯等藥噴霧。
銹病。雖然小麥種植品種多為抗病品種,但在菌源充足和春季雨水多時仍有可能引起銹病流行。以葉銹較多,病葉正面出現(xiàn)近圓形橘紅色粉皰(夏孢子堆),病斑小,不規(guī)則散生,后期在葉背散生暗褐色橢圓形的粉皰(冬孢子堆)。田間銹病病葉率達5%時,可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等藥噴霧防治。
蚜蟲。開春后氣溫回升快、雨水適宜時會重發(fā)。多集中在莖、葉和穗部刺吸危害并排泄蜜露,影響光合作用,被害處出現(xiàn)淺黃色斑點,造成葉片黃化,甚至整株枯死。當田間蚜蟲達到300頭/百株、天敵數(shù)量在利用指標以下時,畝可選用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5克,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克,或7.5%氯氟·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35克,或24%抗蚜·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30克,兌水噴霧防治,可同時兼治麥田灰飛虱。
注意保護利用天敵,重點保護好七星瓢蟲、龜紋瓢蟲、蚜繭蜂等優(yōu)勢種天敵。當天敵單位數(shù)量與蚜蟲數(shù)量比例大于1:322時,可有效控制麥蚜為害,不必施藥防治麥蚜。
麥蜘蛛。干旱少雨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紅蜘蛛發(fā)生,受害小麥葉片出現(xiàn)黃白色小點,植株矮小,發(fā)育不良,嚴重時干枯死亡。麥壟單行33厘米有蟲200頭時,就需要用藥防治。畝可用5%阿維菌素乳油3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60毫升,或20%噠螨靈乳油30毫升噴霧防治。有水澆條件的田塊可以結(jié)合麥田澆水降低其發(fā)生量。
其他特別注意事項:
1.施藥時應(yīng)盡量避免大風天氣,以防止藥液飄移,避免傷害其它作物。
2.注意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輪換交替用藥,并確保農(nóng)藥的安全間隔期。
3.化學除草采用扇形噴頭,嚴格掌握用藥量、施藥時期,一定要兌足水量,針對雜草莖葉噴霧,保證除草劑發(fā)揮藥效。施藥后應(yīng)及時用清水多次精洗噴霧器。
4.配制除草劑應(yīng)采用二次稀釋法,先將藥劑倒入少量清水中,攪拌均勻配成母液,然后倒入盛有一半清水的噴霧器內(nèi),再加清水至需水量,并攪拌均勻。
5.不要使用含甲磺隆、綠磺隆、胺苯磺隆的除草劑防除麥田雜草。
6.為防止后期倒伏,對部分旺長或群體偏大的麥苗,畝可選用10%多效·甲哌鎓(國光矮豐)可濕性粉劑25-30克,或狀豐安30-40克,于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前兌水噴施化控,注意用藥量要準,用水量要足,噴霧要均勻。
(姚振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