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榮
在著名的旅游勝地—福建省武夷山風景名勝區(qū),近年來新開辟了一條天心宗教文化旅游線,現(xiàn)已成為閩臺佛教文化交流熱線。
位于武夷山風景區(qū)中心位置的千年古剎天心永樂禪寺,自1993年開辟天心宗教文化旅游線以來,吸引了國內外佛教界眾多僧侶、信眾前往朝拜、觀光,尤其是深深吸引著臺灣佛教界人士。臺灣傳孝法師開武夷山與臺灣佛教文化交流先河,他20余年致力兩岸結緣,為武夷山佛教的復興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早在19 9 1年,臺灣高雄屏東慈恩寺、德修禪寺、東普陀寺主持傳孝大師,應廈門南普陀方丈妙湛老和尚邀請,慕名第一次登臨朝圣、觀光后,便被武夷山水的靈秀和源遠流長的武夷宗教文化所吸引,萌發(fā)捐資重修天心永樂禪寺的念頭,改變寺廟因年久失修,不能適應開展佛教文化交往和對外開放觀光需要的現(xiàn)狀。
傳孝法師的合理化建議,引起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武夷山市有關方面高度重視,經多方努力,初步擬定重修天心永樂禪寺和開辟天心宗教文化旅游線路建設方案。其中重建永樂禪寺,按皇家寺院標準設計,占地70余畝,總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總造價近3000萬人民幣,由南京工學院負責設計,建成后成為閩北地區(qū)最大的佛教文化中心。1994年1月19日釋迦牟尼誕辰之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傳孝大師不遠千里從海峽彼岸趕來參加開工儀式,并于19 9 9年1月19日落成。
為了盡快了卻千年古剎重放光彩之愿,從1993年以來,傳孝法師共捐資80多萬元人民幣用于永樂禪寺征用和平整土地,并與其臺灣弟子邱慶華、慶忠信先生捐資70多萬元人民幣,資助承建天心佛教文化旅游線的配套工程,修筑通往永樂寺4公里長公路1條,建造巖雕彌勒大佛,總高19米,佛像高12米,號稱中國之最,大型“佛”字摩崖石刻,長11米、寬9米,字面積達99平方米,還興建了放生潭等,為開辟天心佛教文化增添了一批景點。在這兩年期間,傳孝大師在臺灣及東南亞各地為重修永樂禪寺不辭勞苦,四處奔走,廣籌巨資,費盡了心血。
為了籌集巨款,傳孝大師和武夷永樂禪寺方丈妙湛大師,以他們個人名義聯(lián)合向海內外發(fā)出重修永樂禪寺捐資倡議,并把征集捐獻書畫作品的文書在閩臺兩地頻頻傳送。征捐活動在福建省得到書畫家的積極響應。由書畫家、中美武夷山蘭亭書院副院長張自生、老畫家鄭巖、書法家蔣步榮、曾一帆等人,以佛教文化、福建奇山秀水和多姿多彩的福建風情為內容而創(chuàng)作的、具有收藏價值的書畫作品共200多幅,在傳孝法師精心策劃下,于19 9 4年10月在臺灣慈恩寺組織了一次大法會書畫作品義賣活動,旖旎的福建風情、奇秀的武夷山水和古老濃郁的武夷佛教文化在高雄引起很大反響。臺灣工商界、宗教界和慈善機構人士紛紛認購義買,許多社會慈善家和熱心公益事業(yè)人士紛紛慷慨捐助。此次義賣活動,為重建永樂禪寺籌集了一大批資金,而且大力宣傳了武夷山的宗教文化。
此后,臺灣佛教界人士到武夷山朝圣觀光的絡繹不絕。傳孝法師在馬來西亞的弟子圓度法師、臺灣弟子圓塵法師、圓護法師等一批高僧、居士共90多人次相繼赴武夷山觀光游覽,開創(chuàng)了武夷山與臺灣佛教文化交流從未有的歷史新局面。
為了給各方佛教界人士赴武夷山觀光朝圣提供方便,在傳孝法師積極倡導下,由臺灣慈恩山莊投資,在武夷山市百花巖下興建一座武夷山慈恩山莊。這座占地面積23畝,具有傳統(tǒng)佛教特色的
賓館,19 9 5年動工,19 9 6年3月竣工。對慈恩山莊的營建,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提供了最優(yōu)惠的條件?,F(xiàn)在,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每年都迎來一批批來自臺灣及海外佛教朝圣團,2014年8月120多位臺灣及馬來西亞高僧、居士從香港乘包機,親臨武夷山觀光朝圣。
天心永樂禪寺澤道法師介紹說,慈恩山莊落成,每年接待來自臺灣及海外赴武夷山朝圣觀光的善男信女萬人以上。
以佛結緣,以茶結緣已成為海峽兩岸人民共同愿望。從2006年開始在臺灣傳孝法師和武夷山永樂禪寺主持澤道法師共同倡導下,國際禪茶文化節(jié)每年11月16日在武夷山烏龍茶故鄉(xiāng)舉行,現(xiàn)已連續(xù)舉辦7屆,海峽兩岸眾多大德高僧一道會聚在武夷名山寶剎,為盛會增輝添彩。
傳孝法師的善行備受敬仰,1996年被推為重修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名譽主任、天心永樂禪寺導師,2004年又被推選為南平市慈恩功德會名譽會長(已更名為閩北慈善事業(yè)促進會)。他為慈善活動捐款出力,由他創(chuàng)辦的閩北慈善總會,10多年來,每年在閩北地區(qū)10個縣市開展扶貧濟困,被捐助人數(shù)達2萬人以上,已發(fā)放救助金達200多萬元。
2011年5月10日,臺灣傳來消息,功德圓滿的傳孝法師與世長辭,海峽兩岸佛教界聞之震動,作為傳孝法師的弟子永樂禪寺方丈澤道法師立即趕赴臺灣吊唁;武夷山數(shù)以千計的僧侶、居士,懷著思念與不舍,在武夷山永樂禪寺設立的靈堂中傳孝法師遺像前舉行法會悼念。遙望著武夷山秀麗山峰上他生前題寫的“到此般般放下,從此步步高升”的摩崖石刻,懷念他那海一般的胸懷和為發(fā)展武夷山宗教文化,做出的畢生奉獻,禁不住讓人贊嘆這位臺灣佛教界人士崇高的武夷情懷,祈祝他的精神如武夷九曲溪水一樣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2015年5月10日,是傳孝法師逝世3周年紀念日,為了緬懷他,筆者撰寫這篇追憶文章,以示紀念。愿傳孝法師感人事跡傳遍兩岸,永遠激勵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