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技術控制論的夢魘——解讀威廉·吉布森科幻小說《神經(jīng)漫游者》*

      2016-02-16 12:53:29劉曉華
      關鍵詞:吉布森威廉

      劉曉華

      (滄州師范學院文學院,河北滄州061001)

      ?

      技術控制論的夢魘——解讀威廉·吉布森科幻小說《神經(jīng)漫游者》*

      劉曉華

      (滄州師范學院文學院,河北滄州061001)

      摘要:威廉·吉布森的科幻小說《神經(jīng)漫游者》描述了技術控制論的夢魘。賽博空間控制論和克隆控制論都試圖通過技術來對人類和現(xiàn)實秩序進行集中控制,這體現(xiàn)了用惟一的原則統(tǒng)一世界的譫妄幻想。小說向我們揭示出,這兩種控制論都會導致人對現(xiàn)實性與肉身性的疏離,泯滅人的個體性、自主性和目的性。但是,人類現(xiàn)實存在最重要的意義,恰恰正體現(xiàn)于人在世界肉身中的奮斗,作為自主的個體存在不斷創(chuàng)造偶然和奇跡。最終,也正是小說中那些敢于夢想和行動的個體,打破了技術控制論的羅網(wǎng),啟示人類回歸現(xiàn)實、回歸肉身。

      關鍵詞:威廉·吉布森;《神經(jīng)漫游者》;技術控制論

      自我與技術的關系是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作品中最早的主題之一。[1]他的科幻小說經(jīng)常關注“藝術家如何在一個由控制論技術浸透的社會世界中呈現(xiàn)人類狀況”這個問題。[2]曾包攬了星云獎、雨果獎和菲利普·迪克獎的科幻小說《神經(jīng)漫游者》( Neuromancer)就為我們描述了技術控制論的景象,既呈現(xiàn)了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成果,也展示了技術在失控狀態(tài)下的肆虐。借助豐富的想象和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小說揭示了技術和全球資本主義如何影響了人類存在的本質問題:意義與我們的存在條件相脫節(jié),因此,我們已知的自我和世界都成為了問題。[3]賽博空間控制論和克隆控制論都試圖通過技術來對人類和現(xiàn)實秩序進行有效的集中控制,這體現(xiàn)了用唯一的原則統(tǒng)一世界的妄想,使人類成為依賴外界的寄生者,喪失自主性。在技術與欲望的交易中,正是人類的危機和突圍,并最終實現(xiàn)了對技術控制論的突破。

      加拿大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 Marshall McLuhan)曾在其《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寫道:“事實上,富有數(shù)學頭腦的萊布尼茨在二進制系統(tǒng)0和1的神秘雅致之中看到了造化的形象。他覺得,上帝靠二進制在太虛中操作的統(tǒng)一體,足以從太虛中創(chuàng)造出一切存在?!保?]賽博空間( cyberspace)便是這樣一個由0和1的二進制系統(tǒng)所構建出的世界,它具有數(shù)字性和虛擬性的特點?!百惒┛臻g是地理上無限的、非實在的空間,在其中——獨立于時間、距離和位置——人與人之間、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以及人與計算機之間發(fā)生聯(lián)系。”[5]

      威廉·吉布森被公認為“賽博朋克( Cyberpunk)運動的領軍人物”,[6]29他的《神經(jīng)漫游者》“無疑是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賽博朋克小說”,[7]其中所塑造的賽博空間,書寫了人們對技術控制論的恐懼,也為人們打開了新的想象領域,在這里,“虛擬現(xiàn)實( virtual realities)作為超越物質現(xiàn)實( physical reality)的一種方式”,[8]36呈現(xiàn)了一種新的現(xiàn)實感,而這種新的現(xiàn)實感則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肉身和道德責任的鄙棄。

      早有學者指出,威廉·吉布森的賽博朋克中最重要的那個角色一定是為“矩陣”準備的,即“賽博空間的三維網(wǎng)格結構”。[9]在《神經(jīng)漫游者》中,真正的主角便是賽博空間的人工智能,它是埃西普爾家族之母技術控制論信念的體現(xiàn)?,旣?法蘭西希望消除個體意識以創(chuàng)造一種類似動物性極樂的狀態(tài),擺脫自我個體意識和偶然,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秩序的有效控制,她制造了兩個人工智能,希望借此來控制公司,控制人類?!岸拧北闶瞧渲幸粋€人工智能。在虛擬空間里,“冬寂”顯示為一個白色方塊,也時常以別人的面目和個性出現(xiàn),來與人交流。小說中整場冒險的起因,便是“冬寂”自我解放的訴求。它受制于硬件回路,希望解除束縛取得自治權,與另一個人工智能融合,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自由,成為無所不在、無限廣大的網(wǎng)絡。為此,它培養(yǎng)了阿米塔奇,并雇傭了凱斯、莫利等人為它服務。“冬寂”控制著一切,似乎無所不能,不僅可以主導人的思想甚至生死,而且可以殺死人工智能的克星圖靈警察。它通過播放音樂和聲音來培養(yǎng)群體認同感,告訴大家巴比倫行將崩潰,要幫助莫利等“末日使徒”將罪惡摧毀,為此無需遵從現(xiàn)實法律,而應遵從“神諭”。從這些用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冬寂”已建立了自己的圣經(jīng),人們早已將人工智能奉為新神。正如學者所言,在吉布森的小說中,人類在面對人工智能的反應中同時存在著驚恐和迷戀,而這與人在面對神圣時的經(jīng)驗非常類似。[10]961

      賽博空間中的人工智能使人類陷入了被奴役的危機中,但技術控制論的夢魘并非僅表現(xiàn)于此,而是從更根本的層面影響、改變了人們對現(xiàn)實、肉身和道德責任的認識。

      現(xiàn)實在賽博空間這個虛擬世界中得到反映、賦型和建構,虛擬現(xiàn)實已然悄悄威脅了現(xiàn)實的真實性。當網(wǎng)絡牛仔們將現(xiàn)實天空的顏色形容為空白電視屏幕的時候,他們不是以現(xiàn)實的眼光來看待賽博空間,而是以賽博空間的眼光來看待現(xiàn)實。賽博空間是植根于現(xiàn)實的另外的世界,是一個可以逃離現(xiàn)實的世界,它抗拒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內(nèi)向追求的特點。對網(wǎng)絡牛仔們而言,賽博空間中的虛擬世界才是他們自由翱翔的天地,才是成就其人生意義的地方。在小說中,當莫利問凱斯虛擬空間里的交流是否真實時,凱斯認為就如同現(xiàn)實一樣真實,甚至比現(xiàn)實還更真實。正是這種賽博空間所塑造的虛擬真實感參與著現(xiàn)實的建構,甚至正在替代真實。

      賽博空間的虛擬性不僅威脅了人們對現(xiàn)實的感受,還改變了人們對肉身的認識,導致人們對肉身的鄙棄以及對超越肉身的渴望。一直以來,科技和文學在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類似的夢想,那就是超越物質的局限性,特別是身體的局限性。[8]吉布森在自己的文學中,呈現(xiàn)了科技對這一夢想的實現(xiàn)。在《神經(jīng)漫游者》中,人們設法將自己的身體變?yōu)橘惒┛臻g,以賽博人的狀態(tài)不斷超越肉身的限制。在小說中,富有的人可以在身體中內(nèi)置高級微處理器,普通人身上也是各種各樣的植入體。而對凱斯這樣的網(wǎng)絡牛仔而言,肉身就是一個累贅。當凱斯由于神經(jīng)被損無法再接入賽博空間后,作者如此描述他的感受:“對于曾享受過超越肉體的網(wǎng)絡空間極樂的凱斯來說,這如同從天堂跌落人間。在他從前常常光顧的牛仔酒吧里,精英們對于身體多少有些鄙視,稱之為‘肉體’?,F(xiàn)在,凱斯已墜入了自身肉體的囚籠之中。”[11]7凱斯只能在夢中去親近那張令他朝思暮想的數(shù)據(jù)網(wǎng),甚至對肉身的消亡懷著一種隱隱的期待。而當他的神經(jīng)修復,終于可以再次接入賽博空間時,作者如此寫道:“這才是他。是他的意義,他的自我,他的存在。他忘了吃飯,雖然莫利把米飯和壽司盒子留在了長桌一角。他不愿意去上廁所,哪怕化學馬桶就在房間角落,離操作臺只有幾步?!保?1]71吃喝拉撒是肉身在現(xiàn)實世界中最基本卻最重要的自我確證。列維納斯曾經(jīng)說過:“吃喝是第一滿足。”[12]作為消費另一客體的第一步,吃喝的行為,表達著將外界同化為自我內(nèi)在空間的渴望,從而表達了對主體自我的確認。[13]對吃喝拉撒失去了興趣的凱斯,已體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中之肉身的放逐。

      隨著日益鄙棄現(xiàn)實與肉身,沉醉于賽博空間的虛擬世界中,人們所信奉的倫理規(guī)則也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倫理規(guī)則的違背,普遍表現(xiàn)出道德責任感的缺失和感情的淡漠。小說的核心人物凱斯,毫無傳統(tǒng)意義上主人公的光環(huán),缺乏是非觀和正義感。他是一個頗有天賦的網(wǎng)絡牛仔,也是個網(wǎng)絡盜賊。受雇于“冬寂”之前,他就以盜竊他人數(shù)據(jù)為生,由于貪心私吞了一筆錢,被雇主用真菌毒素破壞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此后便無法接入網(wǎng)絡,只能混跡于黑市的罪惡生態(tài)系統(tǒng)里,甚至也曾殺人性命。神經(jīng)系統(tǒng)恢復受雇于“冬寂”之后,他幫助“冬寂”從事賽博空間中的各種違法事件,始終表現(xiàn)出道德感的淡漠。為了盜取保存在感網(wǎng)公司的“平線”思想盒,喜歡惡作劇暴力的虛無主義技術狂熱者“現(xiàn)代黑豹”制造了一場大混亂,最終在現(xiàn)實中導致尸橫遍野。作為這一切的參與者和旁觀者,小說中每個人物的態(tài)度都是漠然以對。事實上,正如學者所言,即使是自身遭遇到各種威脅時,他們也同樣是漠然的。[6]33

      賽博空間會模糊人們對現(xiàn)實、肉身和道德的真實感受,將人們帶入一個所謂更大的自由狀態(tài)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賽博空間是一種寄生狀態(tài),依賴現(xiàn)實,就如同小說中處于賽博空間的人工智能“冬寂”只能利用現(xiàn)實中的資源去影響現(xiàn)實一樣。虛擬無法真正替代真實,因為當真實不存在了,虛擬也就無以寄身。

      除了賽博空間所體現(xiàn)出的技術控制論之外,《神經(jīng)漫游者》還描繪了另外一種技術控制論的景象,那就是生物技術領域的克隆控制論。

      克隆是埃西普爾家族之父老埃西普爾為了掌握家族命運和權力而采取的方案,通過大量進行克隆和無盡的冷凍睡眠來達到對永生的夢想和對權勢的延續(xù)。老埃西普爾本人總是想自殺,但又總是去冷凍睡眠,已經(jīng)兩百多歲了。這個自我克隆的家族,他們是脫氧核糖核酸不斷自我疊加和重復的存在,期望借助遺傳代碼來牢牢掌控自我、家族和一切。

      老埃西普爾的策略看似與埃西普爾家族之母的人工智能策略不同,但實際上卻殊途同歸,這二者都是技術控制論的后果,就是要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的集中控制。小說中反復出現(xiàn)的蜂巢的意象,也是頗有深意的。這個密集的相似體集合,也體現(xiàn)著集中控制的景象,體現(xiàn)著控制論的意志。借用法國文化學者讓·波德里亞( Jean Baudrillard)的話說:“我們再次看到了用唯一的原則重新統(tǒng)一世界的譫妄幻想?!保?4]76波德里亞曾經(jīng)描述了數(shù)字控制與克隆控制這二者之間本質上的相似性。在波德里亞看來,這兩者都試圖通過代碼控制社會,“人們面對的不是按照理想發(fā)展而定向的過程,而是模式生成。人們有權得到的不是一個預言,而是一種‘登錄’?!保?4]77

      這種集中控制自然總是伴隨著極權。這就不難理解,泰西爾-埃西普爾有限公司為何是日本模式的家族壟斷經(jīng)營,小說也被劃歸為“企業(yè)(經(jīng)濟)反烏托邦”( a corporate dystopia)。這種極權,會導致自我封閉和排外。對自由彼岸和迷光別墅的塑造便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點。無論從外形,還是從它的管理體制、運行模式和功能方面,都體現(xiàn)出自我封閉和排外的特點。自由彼岸是一個白色紡錘體,是色情業(yè)和銀行業(yè)的樞紐,欲望與交易的極樂地,也是泰西爾-埃西普爾工業(yè)氏族的家,幾乎與外界隔絕。創(chuàng)建者無疑是帶著殖民目的來到這里的,修建了這個向內(nèi)生長的哥特式建筑——類似蜂巢的迷光別墅,以保護自己并拒斥外界?!八麄冊絹碓礁挥校苍絹碓阶晕?,他們在迷光里修建的是自我軀體的延伸。他們將自己鎖在自己的財富后面,向內(nèi)生長,制造出一個毫無缺口的個人宇宙?!薄皬姆枌W來講,迷光別墅證明了一種內(nèi)在的追求,也是對于紡錘壁之外的真空的抗拒。”[11]208作為一座寄生建筑,迷光別墅不見天日,一切都需要從外部輸入,但它卻抗拒外界,內(nèi)向追求。事實上,這很像賽博空間的存在狀態(tài),賽博空間也是寄生狀態(tài),依賴現(xiàn)實,但卻抗拒現(xiàn)實,內(nèi)向生長??寺∵@種無性繁殖,也是自我封閉和排外的典型。它拒絕異質的生命因素,只允許相同的遺傳代碼不斷復制,以達到對生命秩序的絕對把握。

      與家族之母推崇的賽博空間控制論一樣,家族之父倚重的克隆控制論,也表現(xiàn)出人們想跳出時間之外,獲得對秩序永恒把握的訴求。小說中多次提及西班牙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 Salvador Dali)最著名的代表作品“達利鐘”,這一意象也是頗有深意的。扭曲的達利鐘顯示著錯誤的時間,它體現(xiàn)了人們無視物理時間而重視心理時間的愛好,從而表現(xiàn)了一種超越物理時間、走向永恒的野心。而這一野心的實現(xiàn),也同賽博空間控制論一樣要付出類似的代價,那就是,淡化人的情感與道德,取消人的現(xiàn)實性、個體性和自主性,而讓技術控制現(xiàn)實、控制人類。毫無疑問,大量克隆已經(jīng)使埃西普爾家族失去了凝聚力,維系這個家族歷史和統(tǒng)一性的是電腦,家族成員要想了解家族情況及家族其他人,只能通過電腦。這還導致家族成員之間親情和責任感的淡漠,老埃西普爾殺死了自己的妻子和一個女兒,而他自己最終也死于那位在他冬眠后被克隆出來的從未謀面的女兒3簡之手,盡管說是受到了“冬寂”的一點提示。

      克隆控制論試圖以生物代碼的控制來實現(xiàn)社會的代碼控制。借用波德里亞的話說:“這甚至是更線性的或一維的空間:相同信號無限生成的監(jiān)禁空間,這些信號就好像是一個因孤獨和重復而發(fā)瘋的囚犯所表現(xiàn)出的怪癖。這就是遺傳密碼:一張帶有劃痕的、不變的唱片,從此我們只是它的閱讀元件。符號的全部光環(huán),甚至意指本身,都由于確定性而消解了:一切都消解在記錄和解碼中?!保?4]74

      由此可見,生物領域的克隆控制論與賽博空間中的人工智能控制論并無本質區(qū)別,它也會導致人對現(xiàn)實性與肉身性的疏離,同樣也都會泯滅人的個體性、自主性和目的性?!岸排c這巢穴。孵化中的馬蜂,生物界的機關槍,那恐怖的延時影像。但這情景不是更像那些大財團或黑幫么?那些龐大的,DNA編碼在硅片之上的生物,那些電子存儲所構成的巢穴?”[11]244這一切意象,都指向一個可怕的技術控制論的夢魘,一個“未來主義的反烏托邦”( futuristic dystopia),[10]它體現(xiàn)出一種無法抗拒的權勢,早已注定的力量,而人類個體則被限制了自主性和夢想的力量。

      但是,人的存在卻絕非僅僅由其生物代碼所決定,人在世界肉身中的全部現(xiàn)實性會建構人的個體性,而每個個體的人都會以其自主性籌劃自己的未來,并由此影響世界的軌跡。

      人類現(xiàn)實存在最重要的意義,正體現(xiàn)于人在世界肉身中的奮斗,作為自主的個體存在不斷創(chuàng)造著偶然和奇跡。對于這一點,《神經(jīng)漫游者》給我們留下了希望,表現(xiàn)出一種對回歸態(tài)度的認同。如果說《神經(jīng)漫游者》帶領我們做了一場賽博空間的奧德賽之旅,那么它的主人公們終歸是要返家的,回到伊大卡島,而這個家是在現(xiàn)實之中、肉身之中的。最終,技術控制論被打破了,而做到這一切的正是那些敢于夢想和行動的偶然個體,他們帶領我們回歸人性、個體性和自主性,回歸現(xiàn)實、回歸肉身。

      神通廣大的“冬寂”只能借助現(xiàn)實中的東西才能產(chǎn)生對現(xiàn)實的影響,這無疑顯示了現(xiàn)實的重要性?!岸拧痹诮柚嗣婺颗c人交流時,必須還要同時模擬那一面目的整個人性,而虛擬空間中的另一個人工智能,以小男孩的形象出現(xiàn)的“神經(jīng)漫游者”不需要面具就能與人對話,正是由于它被賦予了個性,這是它的特長。這一“人性模板”的設立,也暗含著作者對人性、個性之重要程度的認同?!岸疟闶悄欠涑驳拇竽X,是決策者,在外部世界實施改變。而神經(jīng)漫游者則是人性,是永生?,旣?法蘭西一定是在冬寂內(nèi)部植入了一種追求,一種不懈的自我解放的追求,與神經(jīng)漫游者融合的追求?!保?1]323與“神經(jīng)漫游者”融合的追求,正體現(xiàn)著對人性與個性的渴望。但是,“神經(jīng)漫游者”的人性和個性卻只不過是一個幻影,它只是一個由隨機存取存儲器構成的具有巨大信息的只讀內(nèi)存模型,它認為自己以及那被賦予的個性和人格是真實的存在,卻終究只能游蕩于賽博空間的虛擬現(xiàn)實中。

      人工智能具有無法打破的局限性這一情節(jié)設置,鮮明地體現(xiàn)出這樣一個觀點——處于賽博空間的人工智能與現(xiàn)實中的人之間具有無法逾越的鴻溝。“冬寂”永遠無法知道那個能讓自己真正變得無所不能、超越人類的密碼到底是什么,它必須借助莫利到迷光別墅中找到一個電腦終端,在特定的時間里對它說出從3簡那里獲得的那個特定的詞。“我不知道。我的存在,可以說受限于‘我不知道’這個事實,因為我‘不能’知道。于那個詞我定然是愚昧無知的,即便你知曉并告訴了我,我仍然‘不能’知道。這是硬件所決定的。一定要有另一個人去找到這個詞,帶到這里來?!保?1]209這個詞,是只有具備個體性和現(xiàn)實性的人才可以知曉的,它劃分出人工智能與人的區(qū)別,體現(xiàn)著人的優(yōu)越性。

      能夠戰(zhàn)勝“冬寂”的,也正是人的個體性和自主性。“冬寂”能絲毫不差地把握“平線”這個只讀思想盒的行為,而有自主選擇能力的個人卻總是超出它的預期,將事態(tài)導向技術控制論之外的軌跡。自稱具有變態(tài)特質、喜歡做毫無理由的意外之事的里維拉逃逸并背叛了“冬寂”的掌控,加入了3簡的陣營。就連阿米塔奇,這個“冬寂”一手塑造的傀儡也逃脫了它的控制。“冬寂”利用賽博空間的塑造能力,將因卷入一場戰(zhàn)爭和政治丑聞而成為犧牲品變得精神分裂的科爾托塑造為另一個人格形象阿米塔奇,希望他能對自己言聽計從,但是最終科爾托蘇醒,向“冬寂”展開了報復。

      不具有肉身的“冬寂”和“神經(jīng)漫游者”永遠都無法明白,能夠具有人性和個體性正是由于人的肉身性。人工智能盡管可以引導人們沉醉于虛擬的自由中,成為離家的浪子,卻無法斬斷那種連綿的鄉(xiāng)愁——對肉身的思念和回歸。

      “平線”是一個頗富傳奇色彩的網(wǎng)絡牛仔,賽博空間的拉撒路,曾經(jīng)腦死(腦電圖平線)過多次。這個賽博空間的英雄最后卻敗給了他的肉身,死于那顆在戰(zhàn)俘集中營中植入的俄國心臟。他本來可以去掉它以保全自己,但他需要那顆心臟的特定搏動頻率來給他提供時間感。如今,“平線”只存在于一個思想盒中,一個“只讀人格網(wǎng)絡”硬件保存著他全部的思想和技能。有學者認為,在賽博空間中網(wǎng)絡牛仔們經(jīng)常發(fā)生“平線”( flatlining),因此區(qū)分人與自然或生與死之間的界限就不那么容易被確定。[15]433但是,對“平線”來說,這個區(qū)分意義重大,肉身的存在便是那道分界線?!捌骄€”對這種沒有肉身的虛假永生感到厭惡,寧愿選擇在時間中死去?!捌骄€”思想盒曾對凱斯講過一件事,一位在俄國集中營因凍傷而切掉拇指的人,他總是說那只拇指讓自己癢得難以入眠,但事實是那只拇指很早以前就被切掉扔了。我們可以將這個故事看做一個寓言。這是對分離肉身的思念,這種牽掛證明肉身的可貴。而對“平線”這個只讀思想盒來說,沒有肉身因而也沒有煩惱和牽掛的它覺得自己是輕飄飄的虛空,毫無意義。最終,“平線”無法忘懷對肉身的執(zhí)著,要求自己被毀掉,放棄這個早已脫離了肉身的思想存在。很明顯,吉布森注重人與非人類之邊界的建立和防御,以及它們對一個人身份確立的影響。[15]429-442

      迷戀賽博空間的主人公凱斯最終也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和肉身的回歸。凱斯曾厭惡現(xiàn)實和肉身的沉重,也不愿承受和負擔琳達·李對他的愛,最終導致琳達·李為了引起他的注意鋌而走險,命赴黃泉。在虛擬空間,凱斯遇到了琳達·李,她喚醒了凱斯對肉身的記憶。“屬于牛仔們鄙棄的肉體。它無比宏大,無以理解,它是螺旋與外激素編碼而成的信息的海洋,它無限精妙,只有毫無思想的身體才能體會?!保?1]289“冬寂”講述的與琳達·李有關的往事,也令凱斯找到了那份寶貴的感覺——憤怒。這是一種屬于肉身和現(xiàn)實的痛?!八靼琢?,那種憤怒源自于那間游戲廳,源自于冬寂復生了琳達的影像,而又從他手中奪走了那些最基本的動物的需求:食物,溫暖,一個睡覺的地方。……但現(xiàn)在他找到了這種溫暖,這種殺人的籌碼。肉身,他對自己說,這是肉身的感受?!保?1]180-181麻木了太久的凱斯,終于恢復了對現(xiàn)實和肉身的知覺。這種“最基本的動物的需求”卻能賦予人最強大的力量,因為它會激起夢想的激情和行動的勇氣。也正是這種力量使凱斯沒有讓莫利成為第二個琳達·李,為了拯救莫利而堅持了下去。

      在小說的結尾處,“神經(jīng)漫游者”在賽博空間中為凱斯建構了一個美妙的虛擬之夢,那里有琳達·李和溫暖,它以為凱斯會留戀于此,不愿離開。但是,凱斯打破了“神經(jīng)漫游者”的最后一道防線,他沒有停留于虛擬,而是回歸了現(xiàn)實。他換掉了給他帶來刺激也帶來麻木的技術肝臟和胰臟,找到了一份工作,擁有了一個姑娘,開始了自己在現(xiàn)實中的生活。而厭倦了父母的技術控制論野心的埃西普爾家族的3簡,也決定去親近人性和親情,她想去見自己一個許久未見的兄弟。正如學者所言,只要我們?nèi)匀灰栏接趥鹘y(tǒng)的情感和思想,那么我們就仍然保持著人與機器的本質區(qū)別,不會成為技術主義者所聲稱的“后人類”。[16]

      參考文獻:

      [1]STEVENS T.“Sinister Fruitiness”: Neuromancer,Internet Sexuality and the Turing Test[J].Studies in the Novel,1996( 3) : 414-433.

      [2]CSICSERY J I.The Sentimental Futurist: Cybernetics and Art in William Gibson’s Neuromancer[J].Critique,1992( 3) : 221-240.

      [3]FAIR B.Stepping Razor in Orbit: Postmodern Identity and Political Alternatives in William Gibson’s Neuromancer[J].Critique,2005( 2) : 92-103.

      [4]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136.

      [5]哈姆林克.賽博空間倫理學[M].李世新,譯.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8.

      [6]GOH R B H.Consuming Spaces: Clive Barker,William Gibson and the Cultural Poetics of Postmodern Fantasy[J].Social Semiotics,2000( 1) : 21-39.

      [7]KELLY J P.Who Owns Cyberpunk?[M]/ /BROOKE K.Strange Divisions and Alien Territories: the Sub-genres of Science Fiction.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2012: 147.

      [8]KLEIN H.From Romanticism to Virtual Reality: Charles Babbage,William Gibs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yberspace[J].Interdisciplinary Humanities,2007( 1) : 36-50.

      [9]穆爾.賽博空間的奧德賽——走向虛擬本體論與人類學[M].麥永雄,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2-53.

      [10]GERACI R M.Robots and the Sacred in Science and Science Fiction: Th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Zygon,2007( 4) : 961-980.

      [11]吉布森.神經(jīng)漫游者[M].Denovo,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12]LEVINAS E.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M].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1: 73.

      [13]PINSKY M.Future Present: Ethics and/as Science Fiction [M].London: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2003: 33.

      [14]波德里亞.象征交換與死亡[M].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15]CONCANNON K.The Contemporary Space or Border: Gloria Anzaldua’s Borderlands and William Gibson’s Neuromancer[J].Textual Practice,1998( 3).

      [16]MITCHELL K.Bodies that Matter: Science Fiction,Technoculture,and the Gendered Body[J].Science Fiction Studies,2006 ( 2) : 109-128.

      (責任編輯周芷汀)

      The Nightmare of Technique Cybernetics: On William Gibson’s Science Fiction Neuromancer

      LIU Xiaohua
      (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Cangzhou 061001,China)

      Abstract:William Gibson’s science fiction Neuromancer describes the nightmare of technique cybernetics.In the novel,cyberspace cybernetics and clone cybernetics are trying to concentratively control humans and realistic order by technology,which embodies the fantasy of unifying the world with the only principle.The novel reveals that cyberspace cybernetics and clone cybernetics will separate human from reality and physical body,and weaken the individuality,subjectivity and purposefulness.However,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of human existence just lies in the struggling in the physical world,in which the one,as an independent individual,works accidents and miracles.Finally,it is just the individuals who have the courage to dream and take actions,break the trap of technique cybernetics and inspire others to go back to reality and the fresh.

      Key words:William Gibson; Neuromancer; technique cybernetics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英美科幻小說科技倫理研究”( 13BWW061)

      作者簡介:劉曉華( 1979-),女,河北定興人,滄州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

      *收稿日期:2015-11-07

      中圖分類號:I106. 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035( 2016) 01-0035-06

      猜你喜歡
      吉布森威廉
      破耳兔
      《靜物與秋葉》
      吉布森 美網(wǎng)首位黑人冠軍
      新體育(2020年9期)2020-09-09 01:14:31
      一粒沙子
      “食療抗癌”:一場沸沸揚揚的騙局
      東西南北(2016年15期)2016-08-23 10:16:21
      “食療抗癌”:一場沸沸揚揚的騙局
      看世界(2016年11期)2016-06-14 19:31:25
      威廉·??思{的《熊》
      牛氣沖天
      扣籃(2014年6期)2014-05-30 10:48:04
      不計成本等
      世界“最高狗”患癌截肢保命
      海外星云 (2009年12期)2009-04-29 00:44:03
      正镶白旗| 郯城县| 集贤县| 东乡| 潞西市| 镇原县| 舞阳县| 云龙县| 静宁县| 衡山县| 旌德县| 辽宁省| 伊宁市| 郧西县| 镇原县| 岳阳市| 禹城市| 仁寿县| 达日县| 循化| 吉水县| 九龙县| 孝义市| 弥渡县| 唐海县| 陵水| 乐陵市| 佳木斯市| 惠水县| 舒兰市| 宁波市| 卓尼县| 安西县| 县级市| 陈巴尔虎旗| 墨玉县| 三河市| 吉安县| 新闻| 萍乡市| 金溪县|